回覆列表
  • 1 # 宋天祥

    疫情過後製造業大調整,主要表現在產業鏈格局的調整。

    我們先看一下目前經濟格局的背景。自從2016年特朗普實政以來,主要基調是逆全球化的。不僅大打貿易戰,而且出臺一系列政策吸引美國企業迴歸國內,這可以透過近幾年不景氣國際貿易市場和航運市場得到充分的印證。

    這次在全球爆發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更進一步隔離了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這也為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提供了機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的經濟格局特別是製造業格局,將可能發生這樣的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技術實力,資金實力決定了他們抗擊疫情打擊的能力比較強,比如美國、英國給市民發票子,技術實力幫助他們研發新產品,獲取高附加值收益。但這些國家存在著產業鏈體系不夠健全,人工成本比較高,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大眾商品製造都沒有比較優勢,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福耀玻璃在美國的投資工廠得到明顯的印證。

    發達國家的企業還將面臨一個主要障礙是銷售市場。不管是什麼檔次的產品,歸根結底都要透過市場來消納。國家之間的不信任將加劇貿易保護,這就會透過加徵關稅體現出來,從而提高國內企業採購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買的負擔。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特別是中國這樣的製造業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疫情過後政府已經出臺了許多針對先進製造業的政策,比如說“新基建”,從戰略上爭取主動。另一方面針對傳統制造業當中的薄弱環節,比如說關鍵汽車零部件、半導體晶片、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支援政策。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高新技術需要高技術人才,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技術轉化為商業也需要時間。這不僅需要我們提高耐性,而且要改革我們不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的人才制度和文化。

    顯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製造業都將面臨經濟放緩的現實,前者面臨市場營銷的障礙,後者面臨人才緊缺的窘境。美國3月份製造業ISM指數降至49.1,工廠新接訂單竟將至11年低點。歐元區失業率更是攀升到7%以上。中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降低1.1%,而1~2月份兒為降低13.5%,說明中國經濟正在企穩上升。

    一季度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8561元,名義增長0.8%,扣除物價指數減少3.9%。儘管中美兩國GDP佔到世界的40%,但是華人的消費能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也是我們不敢撒錢的原因。一季度人民幣住戶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在疫情危機期間,竟然比去年同期還增加了4000億,這也從側面折射出華人的消費心理。

    概括來說,發達國家的短板在需求端,包括製造業的中游和下游。而中國的主要矛盾在供應端,包括就業、質量、安全與健康、政策、營商環境。

    因此我在這裡呼籲,就像當初我們改革開放初期,鼓勵、支援企業家成長一樣,現在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呼喚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時代。一般來說,凡是優秀人才都有偏激的缺點,希望企業領導能夠有寬廣的胸懷容納這些人,除了給予更多的報酬之外,還應該在智慧財產權股份方面給予充分的考慮。

    政府要特別支援小微高新技術創新公司,這類公司一般是由幾個志同道合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的,他們有創業的激情,也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但他們更需要政府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援。他們所從事的領域往往就是製造業產業鏈條的薄弱環節,而這些環節大的公司一般不願意去做,即便去做效率也不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經濟要擺脫疫情危機,近期靠基建,遠期靠智慧經濟,加快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關鍵就在於怎樣支援和鼓勵高新技術小企業的發展!

    更多產業網際網路與資料化管理資訊與諮詢,請關注問號。

  • 2 # 快樂小孩金星

    肯定會的,疫情過後確定的是全球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放緩,進一步加劇全球金融海嘯。

    目前應該嚴格抓疾病控制,避免疾病進一步擴大,降低增長率,快速降低新冠疫情。

    努力吧!維持自己目前的生活,才是出路,其他都是白扯。

  • 3 # 金融行業的思想者

    疫情影響下許多國家發生製造業無力的情況,疫情過後,全球會出現製造業的大調整嗎?答案是肯定的,具體表現在出現區域化的製造業叢集,強化以標準為準入門檻的製造業壁壘,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出現多種標準,終端產品排他性強,增加了配套成本。接著我來具體分析。

    首先,疫情過會,全球會出現區域化的製造業叢集。

    疫情檢驗了世界各國的製造能力,中國憑藉著完整的工業製造業體系,在兩個月的時間,由口罩靠進口,變成口罩出口大國。其他各國見識到了中國製造的強大,也必紛紛效仿,但是國家體制與國情決定了其他國家只能在製造業體系中扮演一個角色。網路上調侃,其他國家連抄中國作業都不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現代製造業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就拿口罩製造來說,需要有材料如熔噴布,有過濾紙,而核心材料熔噴布的生產裝置就涉及到高階製造業,沒有一定的製造業技術積累很難做到。正緣於此,各國在製造業產業鏈中只能佔據一個配角位置,而製造業發展需要在全球範圍分工協作,地緣政治的存在,在全球會出現區域化的製造業叢集,如以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為區域的東南亞晶片製造叢集,橡膠製造中心,越南,泰國這些東盟國以服裝工藝品製造,中國,西歐的裝備製造業叢集。這些都是結合本地資源,財力和國家的發展戰略產出的區域製造業叢集。表現為製造業強國以高階製造業為主,落後一點的國家靠引入裝置來生產成品或半成品,形成一個區域特色,既有分工又有協作。

    其次,全球各國為了保護本國製造業,會出現以強化標準為準入門檻的製造業壁壘。

    世界各國發展很不平衡,發達國家為了佔有壟斷獲取暴利,紛紛制訂自己的標準,只有達成這一標準的產品才可進入,如歐盟標準,美國標準。發生在疫情期間的西歐某國對中國新冠試紙的指責,表面上是質量問題,這個質量就是以標準為考量,實質上是受西方某大國挑唆對中國製造的打壓,潑冷水。中國對此的反制就是推出自己的標準,符合中國標準的中中中國產品可出口,進口的產品也要符合中國標準,透過標準這個門檻保護自己,打壓對手,將被各國效仿,築起製造業壁壘。

    最後,製造業在全球出現多個標準,產品排他性強,增加了配套成本。

    5 G 時代已來臨,這個5G 是中國提出,中國製定了很多標準,別國使用需要付費。德國有工業製造4.0,中國有工業製造2025,這些製造背後,有一系列的標準推出,而在該系列標準下的產品才可以配套,排他性很強,比如華為5G 標準,只有符合該標準的產品才可入網,那要生產5G 產品,就要購該標準,只有在該標準的產品才可聯網配套,例如,電信要開5 G ,就要買華為5G 的交換機,路由器等系列產品,因為壟斷,所以配套成本要高,好在華為是國家企業。同樣,中國許多產品要進入歐洲市場,需符合對方標準,需付費購買標準,並由對方檢驗,因此產品排他性強,配套成本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本科畢業,男,93年,沒有穩定工作,身高160偏瘦,長相也較醜,能找到女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