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態潮人

    我是一名回鄉創業人,在鄉創業已經10多年了。我們地處桂西南山區,據我瞭解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開始,村裡人進城越來越多,目前為止,外出務工進城的人達到三分之二左右,只有留守老人和部分在鄉讀書的孩子們。如何看待和應對這個問題呢?

    首先,我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第一,農業生產能力提高了,有勞動勞力溢位,需要流動重新配置,這是整合社勞動力的客觀要求。如今農業生產勞動效率確實比過去提高很多,尤其是機械化作業在各個生產環境廣泛應用,以前人工挖一個立方米,需要半天功夫,現在勾機一個挖鬥完成同量工程,不到一分鐘。可見,有多少人力減少出來。

    第二,進城務農、勞務輸出比在鄉從事農業生產收入高,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動因。通常種一畝水稻,一年下來收成1000公斤左右,收入2500—3000元左右,還不扣除成本,而外出務工一個月工資至少也有3000元以上。一個農村家庭僅種田,如果土地面積少,要維持日常開支是比較困難的,需要部分成員外出務工。

    第三,孩子讀書,年輕人戀愛婚姻問題,也是農民進城務工的一個因素。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在我們廣西崇左市大新縣部分農村,農村人口增長緩慢,加上有部外出人員把孩子帶到務工地,生源少,學校撤的撤,拼的拼,有的鄉村孩子要到縣城讀中學、上大學,畢業之後在外就業,農村人口就這樣減少了。雖然,也有一些孩子完成義務教育階段以後就走向社會,但是,同齡都外出務工了,如果不外出工,難批難解決婚戀問題,留在農村的大齡剩男現象值得關注。

    其次,如何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要帶著三農持續穩定和長遠發展的眼光來正視這個問題。農民進城越來越多,鄉村的人口越來越少,依然是一種趨勢。這種現象存在必然導致土地拋荒越來越多,鄉村越來越衰落,農業基礎地位和作用就是受到影響,農業農村現代化程序減慢,進而會影響整個的現代化發展的問題。這些現象問題,不能忽視,不應任由其持續下去。

    第二,要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去解決。明確鄉村振興發展的方向和任務,制定好鄉村建設的規劃和方案。解決好鄉村發展的基本問題,包括基礎設施、人口、產業、教育、資金等問題,發揮農民主體責任和作用,加大政府和社會扶持和支援的力度,實現鄉村宜居宜業、拴心留人的目標。只有這樣農村才會有振興繁榮的未來。

  • 2 # 吳士平

    這樣的現象也有但不普遍,大多都是季節性的,主流一般是,讀各種大中本科專科,技術院校的學生,及為了讓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的培讀的家庭,能夠進城經商的,離開農村去城裡了,還有一些還末脫單家裡無牽掛的人,其餘的還有基本在鄉務農,這與我地農業很早就發展高效,特色集中大面種植裁培經濟效益較高有一種的關係,另一方面,在一年四季由於勞力緊張就地用短工幹零活的農戶也多,且又不離鄉土,技術含量不高都是農業方面的,工資雖不如城裡的承包工程的工地高但能幹會幹工資當天結算又不影響自家的土地耕種管理,所以外出務工的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一生,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是什麼歲數?缺陷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