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知道“業內人士普遍對自主品牌未來缺乏信心”這一說法由何而來。但我在汽車行業幹了十幾年,確實有些看法:
1)汽車,是由幾萬個零部件組裝成的一個系統性整體,而且關乎乘員和路人的安全,所以它的研發、生產和驗證過程都是非常嚴謹的。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對整個過程有很多年的經驗積累,更是一種企業文化的沉澱,沒有辦法一蹴而就。我們還有不少汽車行業的企業和從業者缺乏這種意識;
2)汽車工業整個產業鏈非常長,覆蓋面非常廣,而上下游之間的關係紛繁複雜⋯⋯我們應該看到我們一些主機廠確實在過去的幾年取得了進步,但與之相適應的供應商體系還不很成熟。所以對於一些核心東西,我們不得不採購外資品牌。可是呢,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不是說你把一些好零件攢到一起就能生產出好汽車。匹配、協同和調教更為重要!而這正是我們自主品牌的短板;
3)品牌的力量不可小覷——這點不用多說,我們自主品牌還需要更多時間,用更好的產品贏得更多認可;
4)我們一直渴望在新能源汽車上實現“彎道超車”,但我個人並不十分樂觀——拋開國家政府補貼和引導不說。新能源車除了電池以外,還有傳動系統、安全系統、外觀設計⋯⋯這都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快速提高的;
綜上,雖然我們的汽車工業在前一百多年落後了,但憑藉我們華人的勤勞和智慧,要最終贏得與外資品牌的競爭,遠景可期⋯⋯
首先我不知道“業內人士普遍對自主品牌未來缺乏信心”這一說法由何而來。但我在汽車行業幹了十幾年,確實有些看法:
1)汽車,是由幾萬個零部件組裝成的一個系統性整體,而且關乎乘員和路人的安全,所以它的研發、生產和驗證過程都是非常嚴謹的。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對整個過程有很多年的經驗積累,更是一種企業文化的沉澱,沒有辦法一蹴而就。我們還有不少汽車行業的企業和從業者缺乏這種意識;
2)汽車工業整個產業鏈非常長,覆蓋面非常廣,而上下游之間的關係紛繁複雜⋯⋯我們應該看到我們一些主機廠確實在過去的幾年取得了進步,但與之相適應的供應商體系還不很成熟。所以對於一些核心東西,我們不得不採購外資品牌。可是呢,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不是說你把一些好零件攢到一起就能生產出好汽車。匹配、協同和調教更為重要!而這正是我們自主品牌的短板;
3)品牌的力量不可小覷——這點不用多說,我們自主品牌還需要更多時間,用更好的產品贏得更多認可;
4)我們一直渴望在新能源汽車上實現“彎道超車”,但我個人並不十分樂觀——拋開國家政府補貼和引導不說。新能源車除了電池以外,還有傳動系統、安全系統、外觀設計⋯⋯這都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快速提高的;
綜上,雖然我們的汽車工業在前一百多年落後了,但憑藉我們華人的勤勞和智慧,要最終贏得與外資品牌的競爭,遠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