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乃人皇429

    修身養性,簡稱修養。身是命,服務於自性的載體;性是神,是主導命運的上司:性命是一個系統的兩個部門,性以命為寄託,命以性而生華。無性則命絕,無命則性無所依,兩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因此,修身離不開養性,性養而後身修。 古人素重修養,今已名存實亡,雖有修養之意,卻無修養之力。究其因,不外乎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近二十年氣功席捲大江南北,參入者數千萬之眾,然而有築基功夫者,萬不見一。所幸者勞命傷財,眾人為健康投資不可謂少,心力不可謂不堅,有成效者了不可得,所謂的”大師“們應承擔責任。種種是非顛倒,自迷猶可,更迷他人,老少皆是,如痴如醉,手舞足蹈。形似瘋痴,卻言發氣(可能受氣太多,需要發洩),神經兮兮。花錢買罪受,你說他迷信,他說你愚痴。是可忍,孰不可忍。奈何!眾人昏昏。 今為健康計,為未來計,復修養之真義。鑑前人之經驗,不敢以明白者自居,唯願喚醒有識之士,明辨慎思。 生活中,我們要求修身、治心、悟道。說成功人士都有好習慣,懂得節制,天天堅持自己的必修功課。曾國藩的必修課是寫日記、巴爾扎克的必修課是每天必寫作。有的人是每日必鍛鍊身體、有的是每日必讀史若干、有的是每日必閉目靜坐若干時間,有的是每日必揮毫練字以養性等等,不一而足。必修課持之以恆,大道無形,實際已經找到修身養性的捷徑了。路在自己心中,他人不知,書上沒有,唯有自知。所謂”至樂無如讀書,養心莫善寡慾“,”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內不欺己“,”小人治跡,君子治心“,等等。這些古人修身養性的格言,至今的確仍有借鑑意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更新,科技在發展,資訊資源在傳播,修身養性也要隨機應變,也要靈活應用,也要因事因時因地的有所不同。不可墨守成規,不可刻舟求劍。病萬變藥亦萬變。現代社會,講求要有經濟觀念,講求經濟效益,講求人脈就是錢脈,人際關係就是生產力,態度就是生產力。所有的資源和資訊,要設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方式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經濟效益。這與己與人與社會都是有益的。如果有很多資源不知利用、不知挖掘其經濟效益,那麼這種資源就好似閒置,就沒有合理開發和管理。譬如同學關係、同鄉關係、戰友關係、校友關係、等等,這種關係就是資源,就有可以開發的可能性,就存在產生和拉動經濟效益的可能性。我們修身養性的目的是為什麼?這是一個必須明白的問題。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葛亮在臥龍崗好為梁父飲,目的就是治國平天下。就是為了出山,而不是老死臥龍崗。所有修身養性,其目的都應該是為了實踐,在實踐中建功立業。而不是皓首窮經、之乎者也、脫離現實生活。必須學以致用,必須和實踐接觸,在實踐中發揮修身養性的功用。所以,修身養性要隨機應變。《孫子兵法》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因敵而致勝,水因地而致流。所以,修身養性,也要靈活處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待韓寒1月8號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