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股教育
-
2 # 莫事來嗑
很多人總是看不起印度,認為印度什麼都差,但個人以為,假以時日,印度一定會成為中國最大的麻煩,不是之一——相鄰的大國,相鄰的死敵。
印度和中國擁有很多相同點:人口眾多,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眾多是未來最大的優勢——不然我們幹嘛放開二胎生育呢?尤其是在今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拉動內需是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2016年印度人口年齡中位數是28歲,中國2015年中位數是37歲,意味著華人口老齡化程度遠超過印度,並且印度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在1%以上,而中國2018年人口增長率只有千分之四不到。
中國的人口、土地等紅利已經結束,而印度才開始。為啥各國公司如此看重印度市場,包括國內公司?自然看中的是印度巨大的潛力,印度手機市場中,中國品牌佔有率超過65%,我們發現了藍海的佐證。
所以,想說的是,不要看不起印度,他們遲早會成為我們最大競爭對手的。
-
3 # 天下會會天下
印度股市走了十年牛市,上漲四倍,5月23日飆升至歷史高位,孟買SENSEX指數站上40124點歷史高位,我大A股股民表示不服。
印度做對了什麼制度保障
印度股市設立之初就是按照國際慣例採取註冊制,印度股市整個體系架構也是按照國際慣例設計的。資金進出自由,做空機制、退出機制完善,印度對國際資本沒有市場準入要求。
另外印度股市並不是一個年輕的股市。孟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875年,是亞洲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包含3500家上市公司。
GDP穩步增長
2000年印度GDP僅為5000億美元,而2017年就已經達到2.6萬億美元,印度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長,現在已經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08年GDP增速3.89%,09年8.48%,10年10.26%,11年6.64%,12年5.4%,13年6.39%,14年7.41%,15年8.15%,16年7.11%,17年6.62%。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印度GDP今年將超3萬億美元,越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到2032年,印度可能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穩步增長的GDP是股市走長牛的基礎。
印度正迎來產業大轉移
印度、越南在人口紅利的催生下,正迎來產業大轉移的機遇,印度2017年新生人口1700萬,而且印度由於子女眾多,沒有啃老的條件,不去工作就坐等餓死,所以印度的淨勞動力很高。
昨天郭臺銘宣佈,將把富士康的蘋果主要生產線全部搬遷到印度,目前富士康已經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和安得拉邦設立了生產廠,約投資50億美元,為蘋果組裝高階iphone。同時在印度建立了研發中心,下一步還將在印度建立晶片廠,約提供4萬工作崗位。美資、韓資更是大舉進入印度,最近的投資就達400億美元,臉書、特斯拉、三星等知名企業先後宣佈在印度投資、設廠。美國的F-21和F-16也宣佈將在印度由塔塔公司生產。
現在一些優秀的製造業企業已經開始轉向更有製造業紅利的國家,催生印度的製造業和產業鏈的生態逐漸成型。
印度股市有哪些紅利人口紅利和高消費率的紅利
印度股市還有著人口紅利和高消費率的紅利,2017年印度新生人口1700萬,印度的消費是GDP的主體,最近幾年佔比均超過60%,部分歐洲國家佔比在58%左右,日本這一資料為55%。同時,印度最大城市的消費支出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
印度莫迪的改革紅利
印度總理莫迪剛剛開啟第二個任期,他當選後股市的大幅上漲其實就反映了投資人對他的期待。在第一個任期,2017年7月開始實施的一系列稅改,大幅度降稅促使企業的盈利資料大幅好轉。約88種商品的消費稅稅率進行了下調,包括洗衣機、冰箱、化妝品和小螢幕電視等,一些商品的消費稅稅率甚至被取消。最為激進的廢鈔改革曾經弄得怨聲載道,但是效果卻是出奇的好,改變了印度多年的陋習,使得印度整個社會更趨向於正道。廢鈔改革,莫迪可以說是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和個人風險,但是他成功了。
廢鈔運動後,印度人開始將大量的資金放入共同基金中,而共同基金將資金投入印度股市,而股市十年的上升培育了國民消費和有競爭力的企業,國民財富進入良性迴圈的通道。
印度經濟還有加速期
印度現在整個製造業和產業鏈的生態才剛剛開始磨合,遠未成型,印度有高階教育,2006年《泰晤士報》全球大學排行榜上,印度理工學院名列前50名,工科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麻省理工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但是印度的大量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才剛剛起步。
等到印度全社會深度融合到國際分工的大潮中,製造業和產業鏈的生態系統趨於完備後,印度產業開始升級換代之時,經濟還將迎來高速高質量發展。
回覆列表
印度自稱世界第三,我們稱為三哥。
看到三哥家的股市創新高,總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股市對三哥的經濟增長的一種肯定,憂的是三哥家的股市是不是槓桿牛
首先三哥作為世界上第二的人口大國,近些年釋放的人口紅利為三哥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也從三哥家的股市走牛可以看出
再有就是三哥受益於全球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為自己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還有就是全球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向東南亞轉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印度成為全球製造業的加工生產基地,這也為三哥家的經濟增長帶來的貢獻
我們知道,日本90年代的悲劇是當時日本GDP差點超越了美國,後來被迫與美國簽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協約,導致日本的經濟奇蹟消失,這主要跟美國在日本有駐軍跟日本是美國小弟有關
我們知道印度不是日本,印度有自己的殺手鐧核武器,作為基石,再有就是印度也不可能真正完全的屈服於美國,距離上也比較遠
但是應該認清的是,三哥的軍購一直是買買買,產業結構的發展有待趨於合理,還有就是三哥家的兩極分化,國內環境堪憂,這也為三哥家股市是否繼續走牛埋下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