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創新媒體傳播

    其實三通一達已經佔有快遞80%的市場份額,但想要順豐的速度這個成本又太大,如果阿里理智點,暫時來講對順豐沒啥影響。

  • 2 # 諮詢師張東明

    個人認為:沒有後不後悔吧。

    作為強者,有一個強大的對手能讓自己變得更強。

    此外,有競爭對於消費者說好事。如果真獨家壟斷了,後果很可怕。

  • 3 # 空說電影

    阿里和順豐的恩恩怨怨其實也是人們的熱門談資了,當年順豐拒絕了阿里的融資要求,到最後的順利獨立上市。可以說,王衛作為順豐最大的股東,也在上市之後是最大的贏家了。

    那麼究竟王衛是否會後悔沒有和阿里合作呢?

    就我個人觀點而言,說到後悔,肯定倒不至於,因為畢竟阿里想透過順豐上市分一杯羹,王衛多少有點不願意的。而失去阿里這個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的更近一步的合作機會,王衛肯定也會多少覺得有點遺憾了。

    其實更應該看到的是,即使和阿里合作,對順豐的市場份額的影響其實並不會太大,畢竟阿里很早就成為三通的股東了。和阿里合作,只不過加快了阿里在快遞業務上的進一步壟斷程序而已。

    而順豐的獨立上市也給王衛帶來個人資產的暴增,所以對於王衛個人來說,其實也沒有必要去後悔。其實順豐作為國內快遞業龍頭之一,王衛肯定也知道順豐的業務粘性並不高,單單靠快遞業務很難使順豐更進一步。所以這些年來,順豐一直也在尋求業務的擴充套件。然而效果卻一般,無論是駭客還是豐巢,這些業務要麼涼涼,要麼現在都沒有實現盈利。

    2018年順豐總營收900億,雖然營收增長了,但是利潤卻出現了下降。這是因為一方面現在快遞業已經競爭非常充分,隨著物價的上漲,運營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了。另一方面也和阿里的競爭多少有些許關係。

    而從長遠來看,順豐如果未來不能實現業務多元化,業績(盈利)必然還可能會下滑。但是從資本運營的結果來看,一個公司的上市無非有兩個目的,第一,實現融資更加便利,使企業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第二,大股東實現股權套現(華誼兄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4 # 量子黑科技

    自從阿里搞了個菜鳥以來,現在的快遞員很多都不打電話貨物隨便一放,沒有以前方便。這樣的快遞又怎麼會斗的過順豐,只會把更多優質的資源讓給順豐。現在快遞業很亂!優質的通道順暢的公司會快速崛起

  • 5 # 楓城財經

    當阿里在“三通一達”中又攻下一城後,社會各界又不自禁的懷疑起馬雲的目的。其實如果真瞭解了阿里的意圖,當事人的“三通一達”大可不必擔心控制權旁落的問題,相關人士也不必擔心快遞壟斷的問題,反倒是順豐,最應該焦慮的應該是王衛,也許用“焦慮”這個詞有點杞人憂天,但順豐必須要做出進一步的更有創造性的變革了,否則在快遞這個飽和市場裡,一方的進攻,必然會導致另一方生存空間的壓縮。

    我們需要用戰略的眼光看待阿里的動作。

    一.阿里在物流業的投資成果。至46.6億投資申通後,阿里幾乎完成了物流業的包圍圈,佔比申通14.65%的股權,佔比中通8.43%的股權,佔比圓通11.065%,佔比百世快遞27.79%,並且這四家快遞總的營收上同順豐已經不相上下。不僅如此,在此之前,還與中國郵政、俄羅斯郵政、西班牙郵政等全球主要國家的郵政網路達成戰略合作,與新加坡航空、阿聯酋航空、空橋航空等全球主流航空公司建立空運網路深度合作,與中歐班列、東南亞和澳洲海運專線網路形成了常態化運輸合作。那麼阿里為什麼對物流業情有獨鍾呢?

    二.阿里為什麼對物流業情有獨鍾?不可否認,各大快遞公司業務量的爆發式增長來源於淘寶網的成功,時至今日,淘寶和天貓的訂單依然佔快遞公司業務量的50%以上;但反過來講,沒有物流,何談網購?我們毫不懷疑的相信阿里在之初是動過自己做快遞的念頭的,但馬雲的聰明就聰明在他很快的意識到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是不可能被壟斷的,打破物流業現有平衡的代價也超乎想象,於是,從控制到指導其發展,這種戰略思想上的轉變直接成就了各大物流公司和中國億萬的網購使用者,從網購體驗,派件速度和處理投訴上,幾大主流快遞公司的進步非常明顯。

    三.我為什麼說順豐是有危機的?雖然順豐的利潤是絕對強大的,但其市場份額從2016年至2018年是持續被蠶食的。2018年,中國的快遞業務量達到了507.1億件,在全國總業務量增長26.6%的前提下,順豐的份額扔在10%左右徘徊,而同期僅“三通一達”的份額就上升到54%.在資本市場上,順豐的市值也從3000多億縮水到今日的1600億,並且近幾年順豐四處出擊,試水多個專案,但收效並不大。

    四.順豐的危機來自哪裡?2018年,順豐用僅3億多的業務量營收88.86億,創造的淨利潤比這四家快遞的總和還要多,他的強大在於他的服務優勢和速度優勢,這種優勢是其維持較高客單價的保障。可是當這種優勢慢慢減弱甚至不存在時,順豐要何去何從呢?馬雲曾說:未來中國每天的快遞量將達到10億個,相當於每天都是雙11。我們必須相信這不是吹牛,在2018年雙11,僅淘寶和天貓的物流訂單總數就達到了10.42億個。每個人都可以看看我們身邊的快遞員的工作量,每天風吹日曬工作15到18個小時,這種高負荷和低利潤的擠壓式工作狀態已經成了快遞公司變革的掣肘。馬雲在一個主題新物流時代大會上表示,透過智慧物流和社會化大分工大協同,要使快遞成本降低三分之二,要讓廣大客戶24小時甚至12小時內收到包裹。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這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工程,馬雲和阿里毫無疑問已經在為此準備,那王衛和順豐準備好了嗎?

    王衛是我們很多人的偶像,白手起家,員工從4萬到40萬,創立了行業的標杆。順豐和王衛是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也絕對不會後悔。他們都是中國社會變革的一份子,有這些優秀的企業家可以說是中國之幸,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他們的能力和格局,對此我們拭目以待吧。

  • 6 # 創業者李孟

    2017年6 月 1 日下午,中國最大快遞公司順豐和最大電商阿里巴巴的衝突。暴露在臺前順豐的訂單不再出現在阿里巴巴子公司菜鳥物流的系統裡。淘寶賣家也不能從順豐發貨。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暫停開放資料介面。第二天,京東、騰訊、網易等公司以及與快遞沒什麼太大關係的美團,先後發表宣告,表態支援順豐。阿里巴巴那一邊則獲得了 EMS、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的支援。這起衝突在第三天結束了。當事雙方在中國郵政局的調停下恢復了資料連線。

    這就是最知名的順豐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發生衝突的事件,其實阿里的意圖很簡單,希望順豐能成為阿里大電商其中的一個物流產業鏈,而且後續有可能進行入股順豐,可是這第一步並沒有談攏!

    所以後來阿里開始投資入股、中通、圓通到現在的申通,有網友調侃這裡還差一個韻達了,入股再被入股可以說阿里巴巴的產業鏈形成了,那麼順豐和京東都會慌了吧!京東一直說他自身的物流體系,而且物流體系很強大投入也很大,而且曾經也一度說過天貓和淘寶的短板就是物流,這個需要和京東學習,沒想到後來馬雲就打造了菜鳥物流網路體系,融合了三通一達等快遞產業!

    而這兩年順豐的市場也不好過,業務也在不斷下滑,那麼在這個時候,確實順豐確實物流發貨速度快、而且送貨的安全係數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順豐在一定程度上並沒有太大的電商體系所支撐!所以就沒有辦法達成長期的客戶源,除了這兩年的數碼家電以及手機產業是和順豐的合作關係特別密切。但是如果是京東購買也是採用了京東自身的物流體系,蘇寧也是自己的蘇寧物流體系。所以順豐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尷尬!

    那麼有人說馬雲為何這麼做?其實阿里巴巴電商體系在物流方面並不是唯一怕的是京東,其實這兩年的拼多多的崛起也速度特別快,所以就會給阿里的電商體系不得不去建立屬於自己的壁壘,去補缺自己的缺憾,這樣才能去更好的迎擊市場!

  • 7 # 燈塔指路魔鬼

    壟斷慢慢之後隨之而來是服務質量的下滑,因為少了競爭對手,消費者即使不滿意也別無選擇。其他看客說的對,後悔的還真的是消費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維世界的引力是否類似於二維世界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