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梅丫頭

    首先,李世民雖然逼父退位,但不代表謀反。他殺兩位兄弟,縱然有錯。但當時兩位兄弟並不一定是將來的皇帝。而且,當時李世民的聲譽蓋過了所有人,大家都覺得他的登基,實至名歸。

    而朱棣不同,他是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直接從自己的侄子手裡搶了皇帝寶座。這叫以大欺小,以老欺少。而且,當時的朱允文剛剛登基,在朱元璋臨終的安排下,他在施政上並沒有什麼實質上過失。朱允文的德行與聲望,是蓋過了皇叔朱棣的。朱棣強行奪權,不仁不義。在德行方面,眾多非議。

    其次,在治理國家方面。李世民的施政明顯要高於朱棣許多,他透過文爭武鬥、外交手段,成為了“天可汗”,為李隆基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朱棣上位,雖也實施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但與李世民比起來,還是遜色許多。

    最後,李世民與朱棣雖跨越數百年曆史,但他們都在同一個中國評判標準之下。在華人的眼裡,大唐盛世,是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最閃光的點。明朝絕對不能與其並肩而語。李世民不論犯下怎樣的錯誤,他的歷史功績絕對都能與其相消。朱棣則不行。他的錯誤,不論怎樣洗白,別人也會拿他“謀侄子權,篡侄子位”的行徑,對他嗤之以鼻。

    天下大勢,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朱棣和李世民之間,相差的就是兩個字——強大!在老百姓的眼裡,明不如唐,朱不如李。

  • 2 # 東方絲綢1812

    我們後人知曉歷史上的當年,源自當年文人筆下流於後世的史書記載。而二位皇帝對待文人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李世民當初不殺功臣優待文人,優待文人的實際效果是,變向籠絡文人。皇帝籠絡文人的效果,就是我們今天看歷史對李世民的褒獎效果。相比之下,朱棣得位後,大開殺戒誅方孝孺十族。更以“瓜蔓抄”手段殺人無數。此舉,足以使永樂年間創史文人心寒爆恨。就算抱大腿的解縉著《永樂大典》,也是瑕不掩瑜。

    皇帝不要得罪文人,尤其是寫歷史的史官。說到此處,讓我想起了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裡的那句“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話核心意思就是不知道加個不知道。不知道那些已經過去式。我們今人知道的歷史,全是當年寫歷史的人的個人主觀情緒支配自己執筆。與其說是我們今人看歷史。不如說是當年失意的偽憤青噴子亂噴。我們千萬別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定節假日加班,公司不給加班費,違法嗎?應該怎樣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