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科論普

    謠言有時候也被稱為流言。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是很多散播謠言的人的心理,正因為如此,闢謠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因為“當真理還在穿鞋時,謠言已跑遍世界”。

    舉個例子:

    臺北時間2016年2月11日23點30分(美國東部時間2月11日10點30分),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aser Interferometer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簡稱LIGO)專案主管David Reitze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宣佈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在這一激動人心的訊息釋出後,各家媒體和平臺紛紛推送了一系列科普文章,對引力波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而同時也有一些謠言開始出現,其中較為典型的是“ 今晚12:30—3:30請務必關手機:新加坡電視已經宣佈了這一訊息。請仔細閱讀一下和照顧好自己。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透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傷亡或者損壞。”而且還言之鑿鑿地提到了NASA和BBC。

    Gordon Allport和LeoPostman在《流言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Rumor)中說過,每個流言都有觀眾(every rumor has its audience)。而流言也和科學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方式和途徑對流言進行粉碎和制止。Massimo Crescimbene等人發表過一篇名為《流言的科學》(thescience of rumors)的文章,其中就談到了流言方面的一些問題。

    流言的歷史和認識問題

    流言的歷史和人類歷史一樣久遠。甚至在遠古時代,流言、八卦和騙局就流行並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無論其初衷是好是壞。The goddess Fame就是一個例子。年輕且衝動的女神,翅膀遮蓋著雙眼、口和舌頭,不斷地大聲呼喊,傳遞這好訊息和壞訊息。這個長著翅膀的“怪物”就代表著所產生、傳播並獲得人們信任的流言並沒有區分真與假,並且可以隨意地誇大和歪曲事實。其他類似的流言還有很多,比如1938年10月30日,CBS(哥倫比亞廣播)的一檔節目《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就描述了外星人入侵,從而引發了廣大聽眾的恐慌。該節目播出六分鐘之後,各居民家中空無一人,大家都紛紛擠到教堂中,還有人大哭小叫,在大街上撕扯著自己的衣服。而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和新興媒體的繁榮,流言開始無處不在了。“人類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希格斯波斯子關上帝什麼事?”、2011年10月21日地球要毀滅、以及2012地球毀滅的謠言。現在我們身邊也存在著很多流言和謠言,科學家們也一再對這些流言和謠言進行闢謠,似乎一些工作陷入了一個怪圈,流言出現、闢謠、新的謠言出現、再闢謠…

    該文的作者們認為在談論流言的時候,首先要理解有關認識論的一些哲學問題。認識論源於確定的知識、科學(certain knowledge, science)以及話語(discourse)。用大白話說,認識論處理的是一系列科學學科的基本問題。在古代哲學中,觀點指的是不確定的知識。所以關於流言的問題就變成了什麼是科學與什麼不是科學之間的劃界問題,或者說是把科學與偽科學及宗教區別開來的困難問題。如果要舉例子的話,我們還會面臨著下面的問題:事實(truth)更接近科學還是更接近人們所信任的?我們如何獲得科學的事實?科學事實可以在科學共同體大部分人認同的基礎上實現嗎?那又該如何考慮少數人的意見以及分歧的看法呢?既然流言傳播的是普遍看房,那科學又應該如何來對抗流言呢?

    對流言進行科學研究

    在1940年,美國有關二戰的流言就開始傳開了。而美帝政府擔心這些流言會產生不良影響(實際上美國在1941年12月才參戰)。為了對抗這些流言,美政府決定成立一個委員會,而同時社會科學家們開始對流言現象進行研究。透過對波士頓診所(Boston Clinics)收集到的資料,《波士頓先驅報》每週日都會對過去一週最流行的流言進行公佈,並且在頭版拿出一個專欄來對這些流言進行闢謠,這頗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流言百科或者闢謠聯盟的工作,看來我們找到鼻祖了啊。

    在對二戰期間的一些流言進行了一些研究後,1947年Allport和Postman出版了《流言的心理學》一書。他們的研究也被認為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里程碑,畢竟原先躲在象牙塔裡的科學成為了和現實打交道的科學了呀。雖然流言是透過口口相傳的形式從一個人到另外一個人(過去是,現在可能是從一個螢幕到另外一個螢幕了),但是媒體還是在傳播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兩位作者認為流言有三個基本特徵:口口相傳;提供了與人、事或者情況相關的資訊;表達或者滿足了某些人的情感需求。與此相關的是在界定流言方面的幾個關鍵因素:曝光(口口相傳,被媒體在放大)、內容(在公共領域中,與私人或者瑣事相區別)以及收聽(因為滿足了情感需求而在人群中廣為傳播)。作為Allport的學生,Robert Knapp根據流言的內容把流言分為三種類型:不可實現的夢想的流言(白日夢流言pipe-dream rumors),這反應了公眾的願望和預期的結果;鬼神的流言和建立在恐懼基礎上的流言(鬼怪或者恐懼的流言 bogieman or fear rumors),這反應了大眾的恐慌和擔心;導致分歧的流言(挑起紛爭的流言 wedge-driving rumors),這個流言的目的是對同盟關係進行破壞。

    同時Knapp認為負面的流言比正面的傳播更容易,這應該很明顯。同時2013年也有調查顯示,很多網民傾向於相信和轉發負面訊息。對於流言持續的時間,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區分,比如普通流言和預見性流言(visionary)。預見性流言具有廣泛的象徵意義,因而持續時間會更長。當然也有人認為流言對恐懼和驚恐具有支援和輔助作,在這種情況下,流言的功能就是預防性的,並且在災難性事件中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功能。

    流言的影響力和強度

    2004年,Prashant Bordia和NicholasDi Fonzo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網路上社會互動中的問題解決:作為社會認知的流言》,他們認為流言的傳播可能預示著“闡釋的集體過程”(collectiv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而在這個對問題進行集體解決的過程中,任何流言都經過四個階段的發展:流言的產生、自發地產生觀點,並基於此產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興趣喪失。

    在反覆提到的《流言的心理學》一書中,作者們還提出了流言的基本法則,在這個法則中,流言的強度(R)是和話題的重要性(i)以及模糊程度(a)相關的,用公式表達就是:R~i*a

    此外,在傳播學上有一個第三人效果理論,它是社會學家W.P.Davison於1983年首次提出的。它是這樣一種觀念,即個人傾向於認為其他人要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資訊的影響。雖然這個理論適用於很多媒體資訊型別,但是它更適合於與健康傳播和危機傳播相關資訊。比如,個體可能會認為有關新藥的廣告或者吸菸有害健康這樣的資訊對其他人的影響要大過對自己的影響。

    也正因如此,很多流言會經過我們的手機被轉發出去,因為我們傾向於認為這些資訊對其他人會有用,特別是健康方面的資訊,而這其中很多可能都是未經證實的流言,因為我們也沒有對這些資訊進行證實,只是隨手轉發而已。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親人的微信群中經常會有人分享很多有關健康方面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未必經得起推敲和證實,因而也促進了流言的傳播與擴散。

    流言這麼多,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但是抗擊流言並非是小菜一碟。這方面的建議也不多,比如:核實一下這個資訊從何而來;不要給任何資訊賦予先驗的權威性;提高個人的科學知識;時刻保持批判的懷疑主義並加強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因而,在抗擊流言並傳播真實可信的科學資訊中,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提高科學新聞的質量,對科學新聞記者進行恰當的培訓,而是科學家必須參與到科學傳播中來。而至於科學教育,也應該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應該為學生提供方法論的培訓,以促進他們進行觀察、掌握現象學的方法、形成批判式思維。同時也改變凡是追求唯一標準答案的非黑即白式做法,同時把科學的可靠性、精確性和深度的內涵(態度,方法,精神,理性等)融入到科學傳播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賣豬肉的比養豬的掙錢多,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