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靜聊財經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GNP是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組合:gross,即毛的、總的;national,即國民的;product,即產值,翻譯成漢語就是"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⑴生產法或稱部門法,是從各部門的總產值(收入)國民生產總值中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民生產總值;

    ⑵支出法或稱最終產品法,即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國內資產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淨增或淨減)+出口與進口的差額

    ⑶收入法或稱分配法,是將國民生產總值看作為各種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勞動)所創造的增加價值總額。因此,它要以工資、利息、租金、利潤、資本消耗、間接稅淨額(即間接稅減政府補貼)等形式,在各種生產要素中間進行分配。這樣,將全國各部門(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上述各個專案加以彙總,即可計算出國民生總值。

    從理論上說,上述3種方式最後統計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現在國際上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行方法為FPA,並將它得出的資料作為標準。

    計算公式:Q1·P1+Q2·P2+……+Qn·Pn = 國民生產總值

    Q代表各種勞務與最終產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產各環節中重複計算的部分。

    P代表勞務與最終產品的價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5s忘記ID密碼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