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宇宙守護者可愛奧母

    反同的人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越是發達的國家,都要立法來保護同性戀平權。難道這些國家都是道德敗壞喪心病狂的嗎?越是落後的國家對這個問題越反對?在強烈反對同性戀問題的時候,你真的知道同性戀是什麼嗎?真的知道中國有多少同性戀人口嗎?真的知道同性戀是怎麼形成的嗎?還是隻是來自於偏見和誤解?

  • 2 # Lovely番茄醬

    其實同性戀從古至今就存在,只是基於當時的社會無法將自己的性取向表現出來。分析為何很多人討厭同性戀需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們對厭惡情緒的敏感性(即容易噁心的程度)是否會直接影響與他們對同性戀的態度?2009年,英巴與其同事透過兩個實證研究探索了這個問題。他們發現,人們的厭惡敏感性與其對同性戀的態度確實呈負相關:厭惡敏感性越高,對同性戀的態度越消極。並且這種對同性戀的消極態度不一定是外顯的。——文章:怎樣的人更容易對同性戀產生偏見?

    當一個人對某一件事產生厭惡感後,他對此事,以及之後發生的事情,都會更傾向於做出消極的道德判斷。這種判斷是帶有情緒的,不客觀的。但是這無法避免,因為厭惡是一種本能——在早期人類演化過程中被證明有很重要的用途:迴避感染,更好地生存。

    厭惡有什麼用?有研究者認為,人類的進化形成了一種“行為免疫系統”來避免自己面臨新異的病原體或者寄生蟲的威脅。不熟悉的群體,特別是那些與自己有著不同飲食、衛生和性活動習慣的群體,會被認為極有可能攜帶新異病原體或者寄生蟲。這些“異常”的人會啟用行為免疫系統,以及相伴的厭惡情緒。從這個角度來講,厭惡情緒的產生,是為了迴避環境中可能的感染,從而更好地生存下去。——文章:怎樣的人更容易對同性戀產生偏見?

    不過,大腦為了使這套行為免疫系統100%起效,故意調高了人對異樣產生厭惡的敏感度:“寧可錯殺一萬,不能放過一個”。事實上,很多“異類”(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並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但行為免疫不考慮這些。

    最初產生抵制的是本能。然後,我們(大部分異性戀)會意識到這麼一件事:“同性戀是噁心的。”對同性戀沒有好感或立場支援的人,此時自然不會抑制這種判斷,而是表示認同。這時候,大腦的另一套機制開動了——那就是“證實偏差心理(Confirmation bias)”。

    當人確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時,在收集資訊和分析資訊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援這個信念的證據的傾向。也就是說他們會很容易接受支援這個信念的資訊,而忽略否定這個信念的資訊,本能免疫→產生厭惡→證實偏差→抵制

    為了有個實在的“罪名”,反對同性戀者開始極力從法律,宗教和道德規範等方面搜尋不利於同性戀的材料和證據。這之後的事情就是我們都聽過的了:“本地法律禁止同性戀行為”;“上帝認為同性戀有罪”;“我們視同性戀為一種精神疾病”;“同性戀和嫖娼,吸毒一樣傷風敗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反對者的理由,讓人越發感覺不實際,不理性——沒有道理。即使是一個不喜同性戀的人,也能明白同性戀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而反對的呼聲恰恰來自恐同者的心理驅動力而非邏輯驅動力。

    “恐同”的心理

    儘管大部分反對者只是處在厭惡階段,但厭惡情緒會在一部分人身上井噴式出現,甚至因此導致某種恐懼。同性戀恐懼(恐同)即在於形容這種過激的心理狀態。

    不過,恐同並不能算作一種真正的疾病。“過度偏見”可能是更好的形容方式。恐同有兩種主要的產生因素,一是“性別刻板印象”——男人一定是陽剛,女人一定陰柔,任何中間地帶都不能接受。還有一種觀點則十分有趣:有學者認為,至少一部分恐同者,本身就是潛在同性戀者,但因為理念,社會地位,外界環境壓力等因素不願接受或不敢承認,甚至站到對立面極力反對,成為反對同性戀陣營的標誌性力量。

    基爾馬丁教授(Prof. Kilmartin)在《論男子氣概本身》一書中提到,男性恐同者無論從數量還是程度上都要超過女性恐同者,而男性恐同者對男同性戀的恐懼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性別刻板印象。換言之,對於一些男性而言,與男性同性戀者的交往會讓他們感覺自身的“男子氣概”受到了威脅。男性恐同者害怕自己被同性戀者“像女人一樣對待”,無論是從友情角度或是愛情角度都是如此。恐同的態度可以“保護”他們不被“同性戀式的行為”威脅,從而保全自己的“男子氣概”,有文章指出:同性戀是正常的,“恐同”反而是種病?

    2、恐同即“深櫃”:不敢承認自己同性傾向

    “恐同即深櫃”這種觀點認為,很多恐同者實際上具有同性戀傾向,只是他們否定並壓抑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2013年美國最大的“同性戀治療組織”Exodus International宣佈關閉,其原因是該組織主席艾倫·錢伯斯終於無法壓抑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宣佈出櫃,並解散了該組織。此外還有參議員、著名律師、施洗師等公開反對同性戀的公眾人物紛紛被爆出具有同性戀傾向。——文章:同性戀是正常的,“恐同”反而是種病?

    即使是經歷了無數抵制,無數道德非議,無數法律懲罰,同性戀仍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自古以來,同性文化就屢見不鮮,如果遇到坐擁帝位之人有如此愛好,就更是蔚然成風了。

    “斷袖之歡”,“龍陽之好”,這些典故都是出自中國古代的同性戀故事並流傳至今。比如“龍陽之好”就出自兩千多年前的《戰國策·魏策》。有一天,魏王與龍陽君同船釣魚,龍陽君釣到十幾條魚,卻突然哭了起來,魏王問他為什麼哭,龍陽君說,最開始釣到魚很高興,但越釣得多,卻發現魏王越是不斷把小魚扔掉。想到舉國上下美人眾多,不禁擔心魏王對自己也會喜新厭舊,所以傷心落淚。魏王為了不讓龍陽君傷心憂慮,下令舉國禁論美人,違禁者滿門抄斬,以表對龍陽君的愛。

    作為心機婊典範的龍陽君有權力金字塔頂端的魏王撐腰,自然不用擔心他人的非議或者威脅。而在那些同性文化不被皇家推崇的時期,為什麼同性戀也沒有大規模減少?歷史資料表明,在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不同時期,同性戀人數當時總人數的比重始終穩定。

    “存在即合理”

    同性戀現象是自然界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從蒼蠅到鳥類和哺乳動物都有發現。同性戀也在智人(Homo Sapiens)中持續地、高比例地、跨文化地存在著。同時,這也是最困惑人們的一點:同性戀有遠低於異性戀的生育率(不是沒有哦),為什麼還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1、最唬人的猜想:先天基因

    親緣選擇假說。 科學家們推測,產生利他主義的基因幫助了有遺傳關係的親屬,從而使後者的利他基因具有了遺傳優勢,利他主義便得以延續。同樣的道理也可能適用於同性戀:同性戀個體不用在其自身的繁殖上投入時間和精力,或許他們就能夠幫助親戚養育後代,而最終使這些孩子身上潛在的同性戀傾向基因在演化中受益。

    這種觀點認為,同性戀(尤其男同)多出現在多子嗣家庭與此有關。後代成長的競爭減少了,同一個後代的撫養者則增多了。不過,這種觀點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它提到了“同性戀傾向基因”。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的一個遺傳學研究小組發現,位於 X 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Xq28 能夠預測男性的性取向。這一研究爭議不斷,後續也沒有更有價值的進展。但如果類似能夠預測性取向的基因確實存在,勢必是對親緣選擇假說的有力支援。

    2、後天“習得”派

    另一方面,有許多學者認為,同性戀是後天“習得”的產物。後天說的核心在於認為同性戀者往往在童年或者青春期與異性交往受挫,因而形成心理陰影。如果在此基礎上,有遇到過同性的誘惑,則更有可能形成同性戀心態。

    除此以外,童年時更認同女性也是重要誘因。有些父母把男孩當做女孩養;或者出於安全考慮常常讓孩子與女孩為伴,這些早年經歷會讓一個人更容易認同女性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等,從而一定程度上放棄男性性格的養成。

    到今天,同性戀經久不衰的緣由仍然沒有定論。在自然演化的漫長過程,這種表面上違背演化規律的現象,得到自然的認可並延續,似乎已經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生活中,我們也能夠從身邊的同志人群中發現很多優秀的品質;他們往往上進,思維活躍觀念自由,對時尚有更成熟的見解,而且懂得“避開偏見,客觀而理性地探討問題”的重要性。在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

    1、親密而獨立的戀愛關係

    同性戀情侶與異性戀情侶不同,他們沒有結婚生子的壓力(除非想認領),因而在經濟活動和生活方式上都更加靈活。這也是如今“粉紅經濟”在中國日益興盛的原因之一。這種經濟上的靈活性,塑造了同性戀人群更加獨立的處世態度。在一段戀愛關係中,不論同性戀還是異性戀,親密而獨立的相處是最健康的狀態。同性戀者更能夠成熟的對待彼此的關係。

    戀愛的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並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這兩個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的相處。

    2、換位思考

    這一點基本屬於處於少數派位置的同性戀者的必修課。他們被誤解和排擠太多,非常清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有多麼重要。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一部影片短片,製作者虛構了一個同性戀主導,異性戀為少數的世界。在短片中,異性戀遭受了難以估量的貶低,歧視,打壓,詆譭。在真實社會,同性戀所能遭遇的負面待遇,片中那個異性戀女孩都遇到了。

    對於異性戀而言,可能很難理解同性戀的真實感受,但我們明白,當兩個人相愛時,那種感覺是多麼美好。也許我們並不需要去理解什麼。

    對待同性戀,你無需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他們(她們)和我們是不同時的世界,但在同一個社會。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一顆寬容的心,一個普通人的眼神看他們(她們)

  • 3 # 桂心三物

    同性戀在西方歐美國家大多數承認了它的合法性,只是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制度,生活方式與西方不同,這裡要涉及到法律的,社會的,家庭的,倫理的等等各個方面的許多問題,因此在中國由於同性戀的不合法性,許多人是抵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你被選擇為參加聖盃戰爭的魔術師,你會如何做來獲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