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灑鉛筆re

    從小聽老人說上墳時:

    兒哭一聲驚天動地,

    女哭一聲嬌聲嬌氣,

    媳婦哭一聲假心假意,

    女婿哭一聲等於放屁。

    現在時代不同了,媳婦半個女,女婿半個兒,在世善待家人每個成員,離世後人也必惦念。厚養薄葬,中華之美德也。

  • 2 # 藏識

    女婿莫上墳,除了女婿是外人這個理由之外,女婿上墳還有“後繼無人”的說法,在古時候女婿上墳一般出現在丈人家沒有兒子的情況下,如果外嫁的女兒帶著女婿回來給女方先人上墳,就說明這個家已經沒有自己的男丁了。

    古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下,所以老一輩還是非常忌諱讓他們的女婿進行祭拜的,畢竟無後為大這個封建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誰都不敢去打破,所以女婿上墳在當時是非常忌諱的一個事情。

    在古代祭拜習俗中,如果讓一個外人來祭拜就會被認為是家道中落,家中無人,就會讓外人瞧不起,對於女方家庭來說是一種侮辱,所以女婿回家祭拜女人的先人是非常避諱的。

    在古時候,女兒如果外嫁就會跟隨自己的丈夫姓氏,嫁出去的女兒會被認為是女方人家了,對於外嫁姑娘來說,孃家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因此這個時候,女兒就是外人,女婿更應該是外人。

    另外,在清明節這一天,女婿應該回到自己的家裡上墳。如果女婿不回家上墳,那麼女婿的祖先就會生氣,祖先一生氣,那麼就不會保佑女婿諸事順利和發財了。

    在古代,很多人家不會將女婿留在家裡過清明節的,如果女婿已經在未來的岳父岳母家裡住了一段時間,但是必須在清明節前一天離開未來的岳父岳母家。

  • 3 # 讀書文史

    文 | 讀書君

    中國是一個極其講究文化禮儀的國家,在喪葬方面,就衍生出了諸多的講究。

    比如時間上的講究。古代的不少帝王將相,死後的屍體並非是都是直接下葬的,而是被放置數日、數個月甚至是數年才被下葬。

    這其中除了受社會環境、政治、工程進展等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了人們對“黃道吉日”的選擇影響。

    此前,賭王何鴻燊病逝後,屍體也是被放置了一年多才下葬。問及原因,據說和風水大師說,2020年是雙數年,不能下葬有很大的關係。

    這理由聽起來多少有些迷信,不過,拋開其他不下葬的考慮因素不說,上面這說辭用在這位大佬身上,也似乎說得過去。

    在中國,婚嫁和葬禮都被視為是重要的大事,何鴻燊家族地位顯赫,重視下葬時辰,這就跟古代的帝王注重帝陵風水是同一個道理。

    關於喪葬習俗的各種禁忌講究,在我們民間的俗語、諺語中,就能找到諸多反映。

    比如“女兒不上孃家墳”、“清明當天不燒紙”、“女婿莫上墳,上墳辱先人”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一問題。

    看到俗語“女婿莫上墳,上墳辱先人”這句話,估計有不少人感到納悶,女婿上個墳而已,怎麼就成了有辱先人了?

    為什麼女婿不能上墳?這是“族別歧視”嗎?

    下面,我們具體來聊一聊,為什麼說女婿不能上墳。

    為何說“有辱先人”呢?

    ▲第一,女婿上墳,被視為是一種“入侵”、“打擾”,是對祖先的不敬

    中國是一個極為強調宗族觀念的民族,極其強調血緣關係。

    從古至今,我們的社會結構深受宗法制度與宗法觀念的影響,這點無論是大到國家,還是小到小家庭,均是如此。

    什麼是宗法制度呢?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經詳細講過,這裡再順帶一提。就是指:

    建立在宗族的基礎之上,宗族由若干個同血緣的家族集合而成,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結成鄉社,進而成為國家的基石。

    簡單地理解,就是指血緣宗法制度,所以往下才有了一系列族規、宗祠、家譜等。

    幾千年過去了,時至今日,我們的這種觀念和社會結構依舊沒有多大的改變。

    關於這點,或許城裡人的體驗和感觸比較少一些,而鄉下的人們,應該都有比較深的感觸。

    如今,大家逢年過節到祠堂裡燒香祭拜,也是這樣的講究。

    在鄉下,若論起打群架,同姓同族的人往往都是抱成一團,團結一致對外,也是受此思想觀念的影響。

    不過,如今年輕人的親戚觀念在逐漸淡化,我們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這種宗族觀念,以後肯定也會受到影響,而逐漸被淡化。

    當然,這都是後話。

    受氏族宗族觀念的影響,自古以來,華人非常重視香火的延續,所以才有了重男輕女的封建陋習,有“子孫滿堂、多子多福”等美好的寓意祝福。

    此外,也是受此影響,華人才有了死後講究“落葉歸根”,“魂歸故土”的講究,有了一個人要是客死他鄉,會被視為是一件極為悲慘的事情的看法。

    而女婿本身和孃家人並不是一個宗族群體的,屬於外族人,且又是男性。

    在中國傳統的儒教禮儀教化思想中,外族人是不被允許到他人祠堂或墳地裡的。

    如果女婿給孃家人上墳的話,就會被認為這是一種“入侵”、“打擾”,是對祖先的不敬。

    ▲第二,暗喻孃家人丁不足,香火不旺,侮辱諷刺意義十足

    在中國的家庭結構中,某些事情男女的分工通常都比較明確,比如傳統觀念認為的“男主外,女主內”。

    像上墳、祭拜祖宗這類的大事,通常都是交由男性來安排打理。

    不過,假若家中沒有男丁,那麼這些事情肯定就只能落到了女人身上。

    所以,女婿回妻子家上墳,通常會被視為是孃家人缺少男丁,陽氣不足的表現。

    而在我們傳統的思想理念裡,缺少陽氣,會被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恥辱,正如“斷子絕孫”所詛咒罵人的話,給人的一種極大的恥辱感一樣。

    女婿上墳,預示著家族的衰敗,這彷彿就是在說,孃家人不行了,“絕後了”,需要輪到女婿來上墳。

    中國是一個極為講究人情世故的國家,很多人都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別人的看法。為此,不管孃家人是不是還有男性,都肯定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家族,被別人這樣質疑和詬病。正所謂古語所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犯了大忌!

    所以才有了不讓女婿上墳的講究。

    另外,從男方家的角度來說,男人自己家有祖宗不祭拜,跑到老丈人家裡去拜,這被視為是一種不認祖大不孝的行為。一如男人到女方家做“倒插門”女婿,被視為低人一等,矮人三分一樣。

    03 讀書君說

    中國地域遼闊,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風俗等影響,即便是像葬禮這樣的習俗,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也同樣存在著不少的差異,而其中,有不少的觀念習俗是屬於封建迷信和文化糟粕的內容。

    比如上面提到的這句俗語,“女婿莫上墳,上墳辱先人”,和“女兒不上孃家墳”,其背後折射的思想觀,差不多是同一個意思,皆為“重男輕女”觀和封建迷信,其映射出了華人諸多的思想觀念問題。

    給先人上墳,本來是後人對祖先、前輩、逝世親人的一種追憶和緬懷。

    女婿也同屬於親人的一部分,我們如若非但沒有把女婿當親人看,把女兒當親人看,還要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婿上墳有辱先人”等封建思想糟粕的理念,來指導生活,讓活著的人“受辱”、“受罪”,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這樣的做法,不僅傷害了親人,破壞了家庭的和諧,還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時代在發展,文明在進步,如今男女平等,這種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就像毒瘤,害人不淺!像這種文化糟粕,我們應該將其一把掃進歷史的垃圾桶裡!

  • 4 # 弈坤2

    隨著時代的變遷,重生命不重族群,已是潮流。所謂的女婿不上墳,也在時代的潮流中被淹沒。我們作為唯物主義者,只要有一份誠心就行了,搞那麼複雜的古文化,實在說來,意義不大。

  • 5 # 不過感覺

    有這個想法信這個的人這個說法一定準。你從心裡就壘上一堵牆,再好的女婿也心寒。我見過的很多人當兒子可能都比不過當女婿口碑好,翁婿情同父子者很多很多,就看自己

  • 6 # 秋季紅楊

    老傳統有深刻道理。其實是古代嫡長子制度的遺痕,以及古代男女平等制度的真實實踐,因為古時的入贅女婿也是深思熟慮的創新制度,如此看問題就可以好理解了。

    補充一點:舊時有過繼或領養男孩,撫養成人,繼承家世的做法,或為本族或親戚的,也有體現舊時人義氣的做法,好友間,對方有女無兒,甘願己方男孩過繼給對方當兒子撫養的。

    舊時家族家庭風俗,從明朝小說中發現其中傳承案例,如《拍案驚奇》中,就不乏敘說。不展開了。

  • 7 # 小溪匯入大江

    我們這裡不這樣的,女婿僅次孃家人,要有大禮(過去的禮儀一禮四叩、108叩禮等等)大小響、禮盒、紙紮的房子小車等等一些東西,一七、五七、百天、一年、二年主要是閨女兒子,三年大辦所有的親戚,有往來的都到場,才算完整結束,以後就正常了。

  • 8 # 吾嫩唯

    活了快六十歲,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雖是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淺薄,但在我們這城市也從未聽聞,我也年年和妻子及他的家人去祭掃岳父。

  • 9 # 落日wan

    小時候,經常聽奶奶跟我說,”女婿莫上墳,上墳辱先人”這句話,後來親身經歷去給岳父上墳,岳母趕來把我臭罵一頓,說我不懂禮節,我才明白為什麼女婿不能給岳父上墳了。

    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每天睡之前奶奶就會跟我講故事我聽,那個時候,爺爺奶奶都沒有讀過書,也講不出什麼有知識文化的小故事,經常都是講一些她們自己經歷的事情。或者一些祖輩傳下來你老話。

    比如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女兒不能回孃家過春節,還有女人做月子的時候,不能吹電扇,不能到處跑,更不能去別人家裡,那樣會給人家主人帶來不吉利等等……同時也跟我說了”女婿不上墳,上墳辱先人,這個話,當時我還小,奶奶講,我就聽,也沒當回事。

    後來成家立業後,我們也是按照普通的家庭生活方式,逢年過節去買禮物去丈母孃家玩,去年臘月,岳父大人突發心梗去世了,當時老婆哭的撕心裂肺,悲痛欲絕,看著老婆那麼悲痛,想起岳父對我的好,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的流出來了,想著岳父大人不在了,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岳母大人,讓她安享晚年。

    去年大年十五過完後,我跟老婆回去看望岳母大人,同時也去”插親”,(在我老家,每年大年十五過了後,女兒都要回去給以故的長輩插親)於是,那天我們吃過早飯,就買了一些插親的東西然後去了丈母孃家,丈母孃看到我們後非常高興,馬上繫上圍裙就開始做飯,吃完飯,丈母孃收拾鍋碗瓢盆去了,我跟老婆就拿著東西給岳父上墳去了。

    當我剛把鞭炮點燃,就聽到岳母大聲喊,讓我走開,我跟老婆都愣住了,岳母氣喘吁吁跑過來,上氣不接下氣的把我臭罵一頓,說你活了幾十年,女婿不能給岳父上墳,你都不懂嗎?趕緊跪下道歉,我還在猶豫。岳母使勁踢我一腳,把我踢的跪下了。

    跟岳母在回來的路上,我跟老婆都好奇的問岳母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女婿不能給岳父上墳?這有什麼講義嗎?岳母說:”女婿不上墳,上墳辱先人。這句話我也是聽奶奶說的,這都是老話,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我聽你奶奶說,女婿給岳父上墳,會被視為入侵,打擾,打擾了岳父在天之靈。

    中國是一個極為強調宗族觀念的民族,極其強調血緣關係。

    從古至今,我們的社會結構深受宗法制度與宗法觀念的影響,這點無論是大到國家,還是小到小家庭,都是如此。幾千年過去了,老人們一輩一輩把這個傳統文化傳承下來,時至今日,我們的這種觀念和社會結構依舊沒有多大的改變。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或許沒有這麼多禮節和傳統觀念,對於農村人來說,還是要尊重傳統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女婿本為外人,並不是跟岳父是一個宗族群體的,屬於外族人,且又是男性。在中國統的儒教禮儀教化思想中,外族人是不被允許到墳頭上去上墳的。

    如果女婿給岳父上墳的話,就會被認為這是一種“入侵”、“打擾”,是對岳父的不尊敬,因此,才有了”女婿不上墳,上墳辱先人這個說法。

  • 10 # 平淡是真1533

    上墳祭拜是對先人的一種緬懷,一種敬重。女婿也是人,也受到岳父岳母的關心照顧,老人去世,上墳祭拜太應該了。再者陪同妻子去上墳,也顯示和睦,也給下一代子女樹立了榜樣。新社會新時代不要有太多的束縛。

  • 11 # 梧桐3333

    根據現代的遺傳學,女兒是遺傳父親的大部分基因,兒子是百分百遺傳母親的基因。因此,兒子是母親家的種!女兒是父親家的種!女兒和女婿必須上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獅心王理查一世回到歐洲後為何會被扣押?最後還得湊錢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