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雨飄渺
-
2 # 浴火
主要是普法戰爭的歐洲形勢發生了太大的變化,德國的地理位置可以這麼說是屬於歐洲的心臟地帶,以前在這一地帶沒有明確的強大國家,現在已經歸屬於德國,這實際上就在地理上改變了歐洲的戰略形勢,所以戰爭的中心地帶向其他方向轉移了--東南歐。
至於德國本身,沒有輕易開戰的可能性了,在普法戰爭之後,形成了新的國際結構當中,也不利於戰爭的快速爆發,德國的迅速崛起,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於直接對抗德國,德國在當時的外交還是相當成功,他與義大利,奧匈等國結盟,一度與沙俄都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就造成了德國是一個不可能隨便被別人欺負的國家,它也不願意輕易動手與別人開戰,法國雖然有報復德國之心,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一時半會還沒法動手,後來才建立一個反德同盟,這就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準備,可以說戰爭的要求等等發生很大的變化,讓戰爭的準備時間不得不拖長。
普法之戰前,普魯士與英國是盟友,普法戰爭後,法國與英國是朋友。
東方普魯士與俄羅斯戰前是盟友,戰後與奧匈為盟友。
這就是地緣政治的核心,有人形容為鯰魚效應。
原來歐洲大陸法國工業化最早的國家,經濟上僅次於英國,國家綜合國力非常強大。
歐洲因為普魯士軍事上,徹底的擊敗法國,又先擊敗了奧匈帝國,在英華人眼裡,普魯士強勢崛起,改名稱為德意志,這完不符合英國利益。
歐洲國又開始從新洗牌,合縱連橫,英國向法國丟擲了橄欖枝,英法之間結束敵對,逐漸成為盟友,德國為了歐洲抗衡英法勢力,與奧匈結盟,義大利因為在北非與法國爭奪殖民地失敗,轉而支援德國,奧匈與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爭奪戰激烈,看到德奧同盟,英國又拉攏自已,英俄又結成了同盟。
由於德國越來越強大,英國與德國就成了競爭關係,英法俄聯合,德意奧聯合,兩大陣營形成了。
這中間轉移需要時間,大約經歷了十年時間,兩大陣營才建立起來的。
隨後開始了軍備競賽中,長達二十幾年時間,相對平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