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槓精大叔

    孔儒習慣為尊者隱,為親者隱,又把自己思想塞進歷史,取捨歷史。導致中國歷史書汗牛充棟,卻無信史之尷尬。。這種習慣從孔子作春秋開始。。因為他做了取捨並加塞,應該成為“作”,而不是“述”。孟子用詞準確。孔子則虛偽了。

  • 2 # 煩人無法想象

    不同語境,不同意思而已。古漢語要在語境中體會,不能望文生義。感覺我們對古漢語那種按部就班的翻譯根本就是錯誤的,傻不拉幾的,尤其是對於漢代以前的文章。翻譯這些古漢語要靠強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發散思維,不能按部就班。

  • 3 # 紅桃KLp6m

    我們周圍也有很多人碎片想法很多,顯得很聰明,可是不具備系統綜合能力。不喜歡實幹喜歡琢磨,琢磨完了讓別人幹,別人幹壞了是因為沒悟透,幹好了就拿來無限誇大自己的聰明,一點點用處都沒有。“作春秋”就好比剽竊別人的試驗成果或學術論文。

  • 4 # 山堅海闊

    孔子的這個做法我認為有句話有參考性,“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為什麼這樣說?國家記載歷史,其中有一個目的就是總結教訓,但經過孔子春秋筆法篡改的歷史,你有總結教訓的效果嗎?你能夠根據一個虛假的並不存在的歷史做的學術只能是孔子的那一句是真話?當然經過篡改的春秋歷史看了之後,哇!領導們都是好同志,我等就不要反了吧!這就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的真實含義。

  • 5 # 陪你看明星的扎心君

    我扎心君,我嗶嗶幾點。

    1孔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自比周公,做古代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整理古代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六本先秦經典書籍。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春秋。

    2正是孔子的不懈努力,中國文化才傳承下來。善莫大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3後代,受孔子影響,編24史,薪火相傳,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不成中斷的文明。為天地立心,為蒼生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4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文化歷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5中國文化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易經卦象的二進位制對電腦二進位制的影響。南南韓旗設計靈感來自八卦圖。

    6有人批評孔子,只繼承不創新,其實,不先繼承,那裡來的創新了。孔子整理的時候,也夾帶自己的感情的,所以孟子說孔子作春秋。大家把握好度就行了。

    7中國老師的地位比較高,學習的氣氛濃都要感謝孔子的。

  • 6 # 本昌談歷史

    關於孔子"述而不作"的意思不在再贅述。

    一,孔子自稱"述而不作"。我認為主要三層意思。(一)是對古代聖賢理論的崇拜。(二)是對創新的謹慎態度。(三)是表示自己的謙虛。總之,孔子在觀念上把傳統視為絕對權威,“述而不作”是孔子對先聖之道的基本態度,在他思想體中居於至為重要的位置。

    二,孔子自稱“述而不作",而孟子說他作"春秋"並不矛盾。為什麼?

    《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的編輯的編年史加以修定,成為儒家的典籍之一,這其中雖然是隻"述”,但在孔子對史料的取捨之中,以及用語上已隱進了自已的觀點,代表了自己的思想。孔子修定的"六經"《詩》《書》《禮》《樂》《易》同《春秋》一樣,在傳述的過程中,所貫串的是儒家思想,孔子說"述而不作”,實際上是"以述代作,寓作於述”。所以,孟子說孔子作《春秋》是正確的,也說明亞聖孟子對聖人孔子的崇拜。

    三,"述而不作”對後世學術的影響

    孔子"述而不作”在後世的學術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述而不作”的經學思維方使經學成為傳統學術的主宰,併產生了箋註因襲的傳統。

    "述而不作”成為後世編史的重要原則,因此才保證了文脈的連續,精神一貫和歷史資料的不斷積累,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中華文化就得益於這一傳統。

    就今天而言,我們編修《方誌》還是以"述而不作”作為重要原則。

  • 7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此處的“作”是多義詞,不要簡單等同起來理解。簡析幾句,供參考。

    【1,孔、孟本意的差別】

    孔子的“述而不作”裡,“作”指創作,引申義與“發明、創新、創造”很接近。孔子如此評價自己畢生的文化成就,用意有三個:(1)強調繼承性,即在說畢生的教義,都不是自己的原創,而是傳承自古流傳至今的聖賢思想。(2)強調傳播性,即在說自己只是宣說推行古已有之的聖教,過去消失了,現在恢復起來。(3)強調無我性,即在說儒家思想的源頭不是自己,而是天地萬物共有的本性,自己只是將這個隱藏的真理明說,其實本該是人人皆知的。

    【2,孔子的“述而不作”既是道德風範,也是教育準則。】

    孔子有大智慧,卻不去搞發明創造,或做帝王將相,建功立業,而是投身教育,整理史籍,傳播聖理,誨人不倦,為何?聖教是天理,傳播天理能延長自己的理體壽命,這也是一切古代聖賢們都選擇的人生道路!孔子如此,老子如此,耶穌如此,穆罕默德如此,釋迦牟尼更如此。縱觀人類歷史,對世界影響力越大的人,就越畢生投身教育事業。孟子以孔子為師,對他的這個評語裡有崇敬和讚美之意。

    【3,孔子“述而不作”的本質是“修、齊、治、平”的理想起點】

    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怎麼挽留民眾和社會,施展抱負和理想,眾說紛紜。孔子選擇“從我做起,先正己,後正人”,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育己後再去育人,才有公信力和教育力。人們接受他傳播的聖理,會本能抬高他的社會和歷史地位,感恩於他,所以孔子要撇清所謂的“功勞”,將一切善舉歸功於古代聖賢。因此“述而不作”也可通俗理解為“只轉述、宣說和流傳,而不創作”,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沒有“原創權”,歡迎無限翻印。孔子的這種心量,豈是今人能做到的?

    總之,孔子的“述”是教育,“作”是教育,背後都是“公和濟”的大仁愛心。孟子看懂了這一點,將老師的偉大推至頂峰去讚美,這種後世人對前輩聖人的“拜服”用意是容易理解的。

  • 8 # 上坪農夫

    “述而不作”是孔子的原話,應該是準確的。原因有:

    一是、孔子屬於自學成才者。這從他的出身與他多次對春秋末期的禮制存有諸多疑慮而不遠千里請教於老子等可以看出。同時,當時的教育模式,還是體現出那種“官學”,而非朝廷有關係的高層人員或與高層官員有關係者,都沒辦接觸到官家收藏的圖書典籍。能流於中下層官員或民間的資料少之又少,而且不可能是系統的體系。才能決定了孔子的教授知識只能是把他所理解的東西進行口述,沒辦法形成系統的書面材料。對於孔子實際才能偏低的質疑,並非完全是我們的推測的。這一意見也可以從他登上魯國大夫時,就以莫須有的理由殺掉同樣是中下級官員的少正卯。據說,這個少正卯大人的講學口才很好,甚至出現了把同時聽的孔子講課的學生都吸引了過去。於是,孔子就以少正卯“蠱惑人心”、“詭辯”等理由殘忍地把他給殺害了。此事件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孔子作為魯國大夫的地位。

    二是、“四書五經”非孔子親手著作而留下的。就是巜春秋》這樣一部史記材料,也是當時魯國已有的歷史事件記錄進行整理修編。但說一句不尊重的話,就是孔子整理編輯的這些經書,不知被他拋棄了多少原始資料,僅就巜詩經》一書就被孔子刪節的數量是今天幸存的幾倍之多。曾經有人指出,所謂的秦始皇的“焚書”之舉,遠遠不及孔子的編著之結果。而巜春秋》的成書,也不知被孔子以不符合周公禮制之藉口,刪節了多少列國諸侯所發生的事件。

    三是、時間方面的不允許。離開魯國大夫的職位,孔子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華,率領了一大批學生周遊列國——據說他唯一沒有進入的國家是秦國——說服各諸侯國王來實行他所謂的繼承周禮制度,遺憾的是,並沒有一個諸侯國王聽進去並採用的。直到五十餘歲,孔子才回到魯國這一令他傷心欲絕的地方,繼續他的教授學生的職業。這時的他,除了繼續編著巜四書五經》以外,就是深入研讀巜易經》。還要受到老年身體機能的影響,他根本不可能抽出什麼時間來親自留下自己觀點書籍了。

    由此可見,孔子的這句“述而不作”是符合他的生活實際的。

    但是,孟子卻又說了這麼一句:“孔子著留了巜春秋》”。這可能嗎?不可能!要說孔子依據別人留下的(魯國大事記)進行修改編著是可能的,親自著寫一部春秋時期的史記這樣的資料,非當時的孔子所能完成的。於是,唯一的可能,是孟子看到並閱讀了孔子編著的巜春秋》,並聽了他的老師講授之結果後提出的。因為孟子生活年代已經離孔子所在春秋很遠了,他的老師還是孔子的孫子呢。對於自己編著留下的這部史記資料,孔子還說了那麼一句名言,那就是“知我者,巜春秋》也;罪我者,《春秋》也。”可見現留的巜春秋》已經與原來的資料相比,是面目全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依然愛著她,我該怎麼做才能對她傷害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