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興陝西秦川興平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是豐富多彩的正月裡的節日,自古流傳有吃元宵,點蠟燭,猜燈謎等節日講究,節日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流傳千古,逐漸形成了一種“節日文化”。

    “正月十五鬧元宵”,十五這天,興平轄區的十八個鄉鎮都要組織“社火”,從四面八方匯聚到興平縣城,“社火”表演有鑼鼓,秧歌,高蹺,竹馬,……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過年”,是中華民族流傳千古的“五大傳統節日”:一、“春節”(過年),農曆年的新年正月初一開啟,“正月十五元宵節”進入高潮,正月三十晚上“燎花花”,這春節“過年”才算過畢了,被稱為中華五大傳統節日之首,“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褔滿門。”“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親人“團圓聚會拜年祝賀祈福”的日子,一元復始,永珍更新,重要的節日賦予了美好的希望;二、“清明節”;三、“端陽節”(五月當);四、“中秋節”(八月十五);五、“重陽節”(九月九)。

    秦興於二0二二年二月十日(農曆正月初十)6:52興平市南位鎮陳王二村

  • 2 # 梨花園主

    簡短說是: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寄託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祝願;今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擴大增加了元宵節的風俗內容,比如敲鑼打鼓、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放煙花等。

    點蠟燭是代替了原先放燈的習俗,製作了各規格型號蠟燭以備元宵十五夜人們點燃,寄託家庭生活幸福,紅紅火火。

    猜燈謎是把元宵節當天的祝福話寫於紅紙等上面,提前裝裱於好看燈籠上,待十五元宵活動時,人們取下念來聽,也有讓有知識的人接出通俗話語,活躍現場氛圍,增添節日喜慶氣氛。

    總之,隨著國家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幸福感提高,元宵節的風俗還會挖掘並豐富多彩內容,成為人民及和諧社會發展的傳統文化,併發揚廣大。

  • 3 # 麟角1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又稱“元月”;古人稱夜為“宵”。因正月十五之夜,是農曆開年的第一個圓月夜,故稱之為“元宵”。之於吃“元宵”,那是北方人的稱呼;南方人叫吃“湯圓”。(元宵、湯圓,其實都一樣,只不過是製作方法不同而已。)。元宵節吃元宵,應該是從宋代開始的,源於南方的“湯圓”,諺曰:“天上圓月,碗裡湯圓。”,寓意:閤家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元宵節點蠟燭,是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那時佛教剛傳入中國,正月十五,又恰巧是僧眾點燈參佛的吉日良辰(燈,即蠟燭。 ),漢明帝篤信佛教,他為了弘揚佛法,即當日下詔,要在宮中“燃燈表佛”,以示虔誠。此後,逐漸傳入民間而成為一種習俗。在佛教,燈光代表著光明與智慧,之所謂:“無量光焰,照耀無極。”。佛說:點燈可以照亮前程,也可以照亮自己的心,多做善事,從而獲得善報。元宵節民間點蠟燭,其寓意是為了驅邪避穢,祛病消災,以求美好的生活。

    猜謎語,是漢文化獨有的一種娛樂活動,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而元宵節“猜燈謎”,是始於南宋,據說元宵節的那天晚上,有人將謎語寫在紙條上掛在彩燈上,供賞燈的路人猜,故稱“燈謎”。因“猜燈謎”能活躍節日的氣氛,並且還能益智助興,從而倍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所以“猜燈謎”,作為元宵節的一種傳統節目,而被後人傳承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