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浪貓
-
2 # 風大豬也能飛
這個問題如果簡單地說,隋以前的皇帝稱的基本上是諡號,所以是某某帝,唐開始則多稱廟號,所以多稱某某宗(或祖)。這樣簡單地說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但要詳細說這個問題又很複雜,涉及到廟號和諡號的問題,很難說清,不過還是擇要說一下吧。
以前皇帝死了之後,禮官們會根據皇帝生前的表現,用一個字給皇帝一個蓋棺定論式的總結,這個字就稱為諡。諡有美諡、平諡、惡諡,比如文、武、明、睿、康、景等,都是美諡,而厲、靈、煬等則是惡諡。
同時,早期的皇帝死了之後,還要建專門的廟祭祀,但是幾代之後就會毀掉,把牌位移到太廟中集中祭祀,而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後代永遠銘記的皇帝則會上一個專門的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早期的皇帝想得到廟號是極其艱難的,比如兩漢,僅有劉邦(高帝)、劉恆(太宗)、劉徹(世宗)、劉詢(中宗)、劉秀(世祖)、劉莊(顯宗)、劉炟(肅宗)等七位皇帝有廟號,其他的都沒有。
在這種情形下,就沒法用廟號尊稱去世的皇帝,因為有的沒有廟號,沒法稱呼,但諡號每個皇帝都有,於是就是諡號來尊稱去世的皇帝,比如漢太宗劉恆,諡為文,就稱期為漢文帝;漢顯宗劉莊諡號為明,就稱其為漢明帝。
不過,皇帝都是好面子之人,死也要死得有面子,因此,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由一兩個字,增加到了十幾個字、幾十個字,比如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的諡號就是”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光緒皇帝的諡號則是”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這時要用諡號來稱呼皇帝就有點太麻煩了,恐怕一般人還真記不住這一長串。不過,這個時候,好面子的皇帝們開始都有廟號了,廟號只有一兩個字,所以自唐開始,後人又改用廟號來稱呼已去世的皇帝,比如李世民的廟號是太宗,則直接稱其為唐太宗。
從明朝開始,每個皇帝基本上只有一個年號,所以多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朱棣的年號是永樂,就稱其為永樂皇帝,但也有例外,比如朱祁鎮有正統和天順兩個年號,後人基本上都稱他的廟號英宗。
回覆列表
廟號和諡號是皇帝死後尊稱,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對個人在稱謂上做出區別,同時也可以用來標誌該君主在位時期,方便記載史書。這兩者在商周時就已經出現,而年號則是漢代的發明,專門方便紀年。
商代尚無避諱制度,商王生前用本名,稱王,死後用天干日名,商代後期又在日名前面加稱帝。如紂王名字是受(紂),死後稱帝辛。他的兒子名字是祿父,死後稱武庚。日名一般認為同祭祀有關,所以學者很多認為是廟號的前身。在《史記》中所有的商王死後都稱帝某某,而在甲骨文中只有武丁之後的王才是這樣。另外周代文獻中稱個別商王為某宗,比如祖乙稱中宗,武丁稱高宗。顯然,這樣的尊稱是為了在祭祀中突出某些祖先的豐功偉績。
古代各種廟號的出現次數。(引自《國家人文歷史》2020年第9期)周人說古者生無爵,死無諡。所以諡號從周代開始有。最初的諡號據說都是美諡,用以概括死去君王的功業美德。但後來逐漸出現惡諡,用來貶損造成巨大政治損失或災難的君主,以表示繼任者與他劃清界限,政治上改弦更張。
漢以前的皇帝或者天子,並非人人都有廟號。所謂祖有功,宗有德,只有做出巨大貢獻的君主才會有。所以史家通用諡號稱呼漢代君主君王,三國兩晉沿用。在用字上漢代多“孝”,魏晉尚“武”。漢代除了劉邦,皇帝諡號都加“孝”。魏晉南北朝則有九位帝王用武字,雙字諡號加武字的更多。到了唐五代兩宋時期,歷史已經累積了大量選用同一國號的王朝,用諡號稱呼會造成重複和紀年混淆。而唐代廟號已經迅速普及,成為帝王的標配。歷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習慣上用廟號稱呼唐宋皇帝。
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武帝前後共改元11次,每次改元都冠以一個美好的名字,即年號。但是單用諡號或者廟號紀年,卻有很大的不方便。那就是它只能記載死去君王的時間年數,對於在世的君主,只能說今上多少年。時間一長,檔案文獻就會出現紀年的混淆。所以漢代時出現了年號,用於在世皇帝的紀年。這大大方便了年代的記載。像漢武帝開心起來,就會換一個年號,但也不會影響紀年。此後歷代統一過程中,割據政權如果承認中央政權的年號並以之紀年,就表示放棄獨立,接受統一。於是年號又被賦予強烈的政治意義。在紀年之外又成為王朝正統的象徵。甚至被印在錢幣上以示權威。所以年號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宋太祖在位時,從宰相趙普等人擬定的年號中選用了“乾德”。但三年後滅蜀國,在一面鏡子上發現蜀國已經搶先用過了這個年號。趙匡胤心中不快,說“作宰相須是讀書人”一一這是公開罵趙普沒學問了。
明清之後,皇帝一般一人只用一個年號,所以年號用來稱呼皇帝最為方便,無分生稱死後。
本帖參考了《國家人文歷史》2020年第9期《皇帝的名片》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