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所謂45713

    《紅樓夢》講述的是亂世的根源,朝堂的沒落。

    《水滸傳》講述的是亂世的苦難,民間的疾苦。

    《金庸傳》講述的是亂世的童話,凡人的美夢。

    當然是《紅樓夢》境界高。

  • 2 # 吳震啟

    簡而答:舍庸小說,快餐而已。宿命論多多,跳不出三言二拍。水滸講生存,三國講平臺,紅樓講情感,西遊講信仰,各得其所,暗寓人生。四大支柱,缺一不可。古今中外,無一例外。(呉震啟)

  • 3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金庸俠之大者 與水滸傳,紅樓哪個境界更高,怎麼比呢?,紅樓夢,水滸傳是古代名著,金庸是現代作家,強行把他們放在一起相比較,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前者是古人,後者是現代人,哪個境界更高,我也說不好,我覺得好像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境界更高。水滸傳,紅樓夢他們的作者是古人,小說中的故事,離他們生活的年代相對比較近,寫起來得心應手 ,水滸傳人物是寫實的,每個人物都豐滿立體,正與斜同時存在,每個時期人物的思想意識不是一成不變的,隨這故事的發展,人物的思想也是不斷轉變,循循漸進,引人入勝,比如林沖,武松,宋江,這三個人的描寫就是這樣。林沖最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並沒有多少俠義心腸,是比較善良的,也救助一個叫李小二的店家,但更多的時候,與世無爭,悠哉遊哉的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當遇到不平事後,表現的是隱忍,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不能翻臉,所以高衙內調戲他的老婆時,知道他是高俅的兒子,抬起的手就放下了,但是這個人物不是永遠都這樣,被逼無奈時,也會奮起反抗,殺陸候,富安,都後來火併王倫。武松最初象個小混混,打傷了人,為了逃避官司躲到柴進莊上,脾氣壞的很,吃醉酒就打人,對於柴進來講沒什麼好印象,但是打了老虎之後就是打虎英雄了,光輝形象就立起來了,一改小混混的標配,當知縣讓他做都頭時,也變的謙遜有禮了,賞的銀子不要,全都給了獵戶,前後差距很大呀!再說替兄報仇,經過一段官場生活,變的成熟了,要想讓惡人繩之以法,必須要有證據,武松沒有亂了方寸,而是耐心的蒐羅證據,但是還是太天真了,原來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沒人為他撐腰,要報仇還得靠自己,才會怒殺潘金蓮,鬥殺西門慶,武松是英雄好漢,不是俠客,醉打蔣門神完全是幫一個勢力戰勝另一個勢力,算不上是正義之舉,當被張都監陷害之後,徹底憤怒了,對官場絕望了,原來江湖這樣險惡,武松不顧一切的殺戮,以洩心中的怨氣,似乎以已前的善良說白白了,隨便殺個道童就是為了祭刀,再一次成了小混混的標配,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可是老天跟他開了個玩笑,能夠打死一隻老虎的武松,這次卻被一隻狗弄到水裡,也太丟人了吧!宋江一開始也不是投降派,當他殺了閻婆惜時他是一個逃犯,他不知道將來是個什麼樣子,就是強盜他也敢結交,王英一夥跟他是朋友,他還把秦明,花榮,呂方,郭盛介紹給梁山晁蓋,不是收到家信,宋江肯定也會上梁山,因為沒有地方去呀!後來皇帝大赦,宋江有希望洗脫罪名,才果斷的排斥梁山,因為在他眼裡,梁山是賊寇,而自己是大宋的子民,和賊寇不能攪在一起的,發配時不想經過樑山泊,不願晁蓋他們留他做寨主,因為寫反詩,差點丟命,眾好漢劫法場,宋江不得已才上梁山,還道村透過九天玄女才知道自己是星主,是帶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的,這個時候才正式走招安路線,直到被高俅用毒酒毒死。金庸小說人物不是這樣的,金庸是現代人,寫武俠小說沒經歷過那個時代,情節都是想象出來的,雖然也借鑑古點小說寫法,但還是和古典不同的,他當然也看過外國名著,又看過話劇,所以他的小說有基督山伯爵的影子,又有類似於話劇,固定場景,把人物集中到一個場景,各色人物同時出場,感覺像老舍的茶館是的,比如,大雨商家堡,鐵廳列火,圍攻光明頂,等等情節,更象話劇。這種寫法古典小說裡沒有這樣寫的,小說中的人物,中心思想基本是變化不大的,主人公行俠仗義,幾乎不濫殺無辜,出手豪闊,只要想幫人,伸手一掏就是大把銀子,隨取雖有,忠真,愛國,民族意識很強,郭靖從始至終都是善良的,嫉惡如仇的,不象武松那樣的變來變去,九指神丐好稱一生專打壞人,不殺一個無辜的人,這種人設在水滸傳裡很少見。蕭峰蕭大俠,俠之大者到了最高境界,為了和平,為了消除戰亂,願意犧牲生命,思想到了那麼高的境界,水滸傳裡任何人都做不到的。紅樓夢中小姐丫鬟和江湖上,金庸塑造的女俠,不是同一類人,沒法拿他們相比較,我也分不出來境界高低。

  • 4 # 我思故我在A01

    謝邀!佩服題主提問之玄妙,本題看似是一種另闢蹊徑對"境界"之中"意境"這一哲理的探討,實則也是對答題者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為進行考驗和比拼,因為在其出題解釋中有著很客現的辯論意味,這無意中給答題帶來了難度,現本著向題主學習的態度答題如下:

    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裡我將《水滸》中的人物、背景等比為現實"眼前的苟且",將《紅樓》的大觀園及賈寶玉生活狀態比為"詩",將金庸小說中郭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比為"遠方",來探討我對本題的理解和答題觀點:

    《水滸》中人物繁多,有高官、有衙內、有鉅商、有小販,有地痞惡霸、有義士英雄,有不守婦道的婦人,更有"非人類"的奇葩,他們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掙扎,他們有的走南闖北,有的落草為寇,有的屈服於命運,有的聯合抗爭,他們在各種欺壓下苟且的活著,被視為冥頑不化的刁民,《水滸》所能表達的最高境界便是為改變命運的抗爭和對美好生活嚮往意思的覺醒。

    就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已丟下年邁雙親和幼崽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感受著外面世界的各種精彩和無奈,期望著自已有一天也能住著像大觀園一樣四季鮮花簌簌的房子,過著像賈寶玉一樣四周鶯鶯燕燕,天天兒女情長像"詩"一般的生活。

    有此想法的本身並沒有錯,也是人之常情,更是符合像獅子一樣站在食物鏈頂端等一切動物的本能。“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故為此付出再大的努力也不為過。

    "詩"是一種境界,嚮往像賈寶玉一樣過著"詩"一般的生活又是一種境界,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生命價值的提升與思考,更是對生命未觸及的美好部分的嚮往和詮釋。

    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受所處環境的影響,我的努力的活著,卻最怕的是被問初衷,因為有的初衷是幻夢成空,有的雖然功成名就卻又背馳了初衷,好比有人透過努力當了官且做了大官,其最初的想法誰人不是想為民謀利,造福一方,然而當著當著卻又漸漸變成了魚肉百姓貪汙腐敗的物件。

    有人當初打工,其目的是為了改變生活,給妻兒老小一個安穩的家,透過努力他甚至變成了大老闆,最初想擁有"房子,車子"的夢想早已換成了"豪宅"和"豪車",甚至連妻子都換了,孩子則因為吃喝不愁,漸漸淪為"佛系青年",雖然有著無數套房子,然而最初心中真正意義上美滿幸福的"家"卻沒了。

    這些都是現實,也是事實,擁有財富是幸福的保障,然而,財富也會使人扭曲和貪婪,甚至墮落,所以,此時我們應給人一種新的境界,那便是金庸小說中像郭靖那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遠方"。有"遠方"便有新的希望和力量,則一念成佛;沒有"遠方",就很容易墮落,就有可能一念成魔。

    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此話比為人生成功境界的第三境,相對於苟且般的活著、打拼式的《水滸》和有著像"詩"一般愜意生活的《紅樓》而言,金庸的俠之大者的境界,既在遠方,又在驀然回首的眼前,生活不想苟且,人性更不能苟且;

    "詩"是你心中的夢想,也有可能是一方淨土,一個是樂園,甚至是你一直想品嚐的一種美味。然而,無盡頭,何處有香丘,獨倚長天嘆悲歌,一抹淨土掩風流。繁華有盡時,且不可把理想中的《紅樓》在一念之差後淪陷為奢靡的魔窟。

    唯有樹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遠大理想,心繫國家和民族的安危,多做利國利民之事,才無愧於華夏兒女的氣節和龍的傳人的驕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生活中所謂的“閨蜜”真的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