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破竹2366
-
2 # 杜坤維
公司股價決定於公司營收和增長,如果營收業績下滑,未來股價就會下調,營收利潤增長,股價就會上調。中金調低中國平安目標股價,就在於業績下滑的憂慮。
在平安1月份公佈的保費收入顯示,其壽險及健康險個人業務的新單和續期均出現下滑,其中新單保費265億元,下滑14.90%;續期業務795億元,下滑12.77%,下滑超過10%,這個幅度還是不算小的。
中金公司報告指出,中金公司報告稱,市場仍未充分預期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轉型對2020年全年的負面影響,同時對於轉型完成後的長期增速預期過高,預計平安保險2020至2022年新業務價值增速分別為1%、8%和8%,低於市場預期,因此下調公司A股目標價10%至92元人民幣,這個目標價相比於今天的收盤價80.91億元,還有15%左右的上漲空間。
任何公司渠道轉型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資源需要整合,平安也不例外,平安壽險代理人轉型也會是一個很艱難甚至是痛苦的過程,既然是轉型,就需要摒棄掉舊有的一些觀念和做法、制度,而是會長出新的模式、新的制度出來,這就需要人員的磨合,這個過程會相當漫長,這一轉型,短期肯定是負面不會是正面的,但中長期可能是利好,會有利於平安長期健康發展,這需要跟進觀察。
另外保險公司 是低利率的受害者,在低利率環境下,債券收益率下行,會傷害到保險公司的利潤增長,這也是保險公司未來的一個挑戰。
-
3 # 溯源歸一
中金公司的這波操作有點任性。
2月21研報:中國平安的A股目標價從95元/股上調到102元/股,港股目標價從107港元/股上調到114港元/股。
這才兩週時間,就推翻之前的研報,下調中國平安A股目標價10%至92元人民幣,下調H股目標價11%至101元。
這就有些意思了,作為中國平安這樣的大公司,治理相對透明,資訊披露規範,咋可能在兩週之內出現其內在價值發生這麼大波動呢,顯然不符合常理。
我們再來看看中金下調的理由:市場仍未充分預期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轉型對2020年全年的負面影響,同時對於轉型完成後的長期增速預期過高。而2月21日上調目標價的理由是:新業務價值符合預期,我們認為代理人渠道調整將在2020年持續。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5%(4Q19同比增長7%),符合市場預期。
這前後矛盾嘛?至於中金公司為什麼會這麼任性,就不好說了。
截止2020年3月6日收盤,中國平安A股報收80.91元,動態PE9.9倍。
就2019年年報來看,(1)保險業務收入業務實現 主營收入7950.64億元 ,同比增長10.49% (2)銀行業務利息收入業務實現 主營收入1766.21億元 ,同比增長9.22% 。這個增速在所有上市險企中獨佔鰲頭。目前動PE(TTM)J僅僅約10倍,何來低於預期。
就營收來看,2011年以來,營收增速分別為31.4%,20.27%,21.13%,27.65%,33.94%,14.61%,25.04%,9.65%和19.66%。過去9年最低增長9.65%,最高33.94%,中位數約為21%。
同期扣非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2.25%、3.41%、41.05%、38.33%、37.43%、14.15%、44.90%、20.71%、29.42%。同樣最糟糕時為3.41%,最高44.90%,中位數約24%,這樣的增速都還不符預期,那怎樣才是符合預期喃。
綜述,中金公司前後15天兩份完全相佐結論的研報,我等看不懂。
-
4 # 老萌有個存錢罐
中金調低中國平安目標股價,A股目標價調低10%至92元人民幣,H股目標價調低11%至101元,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中金的依據主要是平安的代理人隊伍轉型,具體有兩點:
1.認為市場沒有充分預期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轉型對2020年全年的負面影響。
2.認為市場對於平安轉型完成後的長期增速預期過高。
我說一下我對此的看法。
1.中國平安的產品定價較高,現在很多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並不明顯。之所以業績還不錯,代理人團隊的自保件和關係件起了很大作用。平安希望透過提高代理人團隊的產能和綜合素質,透過科技賦能提高銷售轉化率。而這期間,如果淘汰下來的代理人過多,增員又無法跟進,勢必會導致業績震盪。代理人的人均產能是否能夠大幅提升是個未知數。
2.中國平安作為國內綜合金融做得最出色的公司之一,非常一來代理人團隊。平安的代理人可以說是最像綜合金融客戶經理的。這給平安旗下的各個產品線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龐大的代理人團隊就是平安的移動廣告。如果這個團隊出了問題,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平安保險,還有平安旗下的其它綜合金融業務。
3.平安轉型中,保險代理人團隊勢必會大福縮減。團隊規模縮減後,原有的銷售模式肯定無法支撐新的業務規模擴張。未來的業績能夠繼續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平安這樣體量的超級公司,每走一步都不容易,更不要說是對賴以生存的代理人隊伍“動手術”了。
-
5 # 甲先生侃財經
“價值投資不能保證我們盈利,但價值投資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沃倫·巴菲特
曾被私募大佬稱“買平安,就是買平安”的中國平安,卻遭中金調低中國平安目標股價,而值得一提中金上週剛調高其目標股價,為何如今反轉?
一、業績
2月20日,中國平安釋出業績報告稱,2019年實現營收11688.67億元,同比增長19.70%;實現淨利潤1494.07億元,同比增長39.10%;個人客戶數突破2億人。其實這些資料都很亮眼,但誰叫他是大佬,保險龍頭績優股,要對的起稱號,就要拿出更亮眼的資料才符合在人們心目中的人設。
業績報告中的隱憂:中國平安的壽險代理人經營情況資料顯示,月均代理人數量下降了9.1%,由2018年的月均132萬人下降為2019年的120萬人,而個人壽險銷售代理人數量下降高達17.7%,從2018年的141.74萬人下降為2019年的116.69萬人。而其中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科技業務營運利潤相比下滑了28.9%,在集團營運利潤中的佔比為4.46%,而年報資料中,更是進一步下滑。
二、轉型期
每個公司要轉型發展,必然要經歷陣痛期,而中國平安也不例外,中國平安公司於2019年開始主動推進代理人轉型,管理層在業績會中表示預計2020年代理人的轉型仍將繼續。也正因為如此,中金研報稱,市場仍未充分預期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轉型對2020年全年的負面影響,同時對於轉型完成後的長期增速預期過高,預計平安保險2020至2022年新業務價值增速分別為1%、8%和8%,低於市場預期。所以才反轉,調低目標價。
三、低利率
受疫情影響,本週美聯儲降息,而全球利率目前進一步走低是必然趨勢,低息環境為保險股主要挑戰,保險公司部分產品的盈利能力及投資回報極易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利率的下降嚴重削弱其的盈利能力。
總結:正是基於此原因,中金才反轉調低中國平安目標股價。
而投資者又該如何操作平安呢?首先績優股每次大回調,都是長線價值投資者的福音,投資者逢低買入就完事,而持有的也不要受暫時的短線波動。資料:中國平安上週回購46億用於員工激勵,之前回購50億是看好自身公司發展。
人生若只如初見,你的一點則有緣,關注小甲,真誠感謝:第一時間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轉債熱門資訊,一起走進投資財富人生。
-
6 # 心是幾維空間
中金:下調中國平安目標價格,引起不同機構之間的爭議。有爭議,不是千篇一律的吹捧,對廣大(包括本人)股民們是好事。
一大原因是低息環境。
國內在去年推出LPR前,低貸款基準利率維持了三四年,全面實施LPR,各段LPR基準利率持續走低已成定局。全球範圍內,美聯儲連續降息進一步推動全球低息大環境的形成。連續走低並會繼續走低的利息環境,影響保險也的部分資產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據人保的一份招股說明書顯示:“利率的下降可能會導致按公允價值計算的存量固定收益資產價值增加,但亦可能導致我們新增固定收益資產的投資回報下降,嚴重削弱我們的盈利能力。”
二大原因新業務預期走弱
根據中金研報,調低目標價來自對中國平安關鍵指標預測值的降低。科技業務、壽險新業務等走弱,平安主推的代理人轉型未能帶來應有的增速,市場預期增速明顯低於投資者心理預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平安的估值。
2月21日,中國平安華麗的2019年報,給市場激起浪花一朵朵。個人感覺,在學習各大機構的研報時,兼收幷蓄,最終持倉意願仍需努力
-
7 # 貓頭鷹理賠
個險渠道面臨重大危機,割韭菜模式難以為繼,人口紅利已經不在,保單繼續率並不高,很多團隊人力已經是大幅度萎縮。改革大幅度推進低於預期,建議中金繼續下調評級,目標價60!
-
8 # Sharethelife
國內保險公司面臨的問題是渠道扁平化的問題,各大保險公司傳統的代理人渠道會在金融市場完全開房過程中受到衝擊。面對高階市場的競爭對手的加劇及低端市場線上化的展業方式,各家保險公司都在積極處在轉型期,自然平安也一樣。轉型成功後,大象一樣可以再次跳舞,所以在這轉型期是陣痛的,同時也是隱含了巨大的風險,資本市場調低近期壽險公司的價值也就很自然的了
-
9 # 龍騰家族辦公室
平安是我們家族辦公室的合作方,他的壽險業務最近肯定嚴重受損,因為壽險銷售很多都是人情單 沒法面見很難開單。但是疫情過後大家會不會對保險有更深的認識,增加營收就不好說了
-
10 # 汪沛
四月一號中國對外資金融保險證券放開,會分流中國國內保險公司市場,比如地震險中國沒有,日本常年地震災害有地震險,中國很多險種不夠,服務方面還有欠缺。
回覆列表
平安續期保費出現負增長的原因預計是由於2015-2017年公司開門紅超高增長帶來的較多3/5年繳費期的保單在2019年繳費期已經結束,使得2020年續期保費出現缺口,往後看由於公司持續堅持聚焦長期期交的產品策略,預計20年後續月份將恢復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