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對於古代航海,風向當然十分的重要,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船隻前行的最主要的動力來源,哥倫布時期航海都還需要參考風向,御風而行,更不要說古代時期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舉羅馬帝國時期的例子。那時侯的埃及已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只要實現從埃及到印度的海路即可滿足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需求。

    從紅海出亞丁灣後,順西南季風,越過大洋可直接行至印度河口、印度西北海岸或西南海岸,從曼德海峽到穆茲里斯約2000海里,大約需要20天。12月和1月時,正值適宜的東北季風離開印度,進入紅海後借西南風或南風返回。因為冬季風從11月一直持續到4月,人們可以自由選擇離岸時間。從埃及出發的時間卻不宜過早,若6月離開埃及會在8月左右到達印度,而在夏季的大部分時間,由於印度西海岸的惡劣航海條件,海上活動基本上停止,尤其是穆茲里斯所在的西南沿海。古代商船最早7月離開紅海,這樣不會在9月前抵達印度從而可避開西南季風,因9月的西南季風已經開始消停,10月份到達也不合適,因為此時船會受到東北季風的反向影響。 此外,從東非沿岸返回波斯灣和印度的船隻走直線行程,可直接在4月西南季風到來的時候離開,6月左右返回恰好避開印度西海岸的險惡泊船條件。

    由於古代航海條件所限,船隻和風帆的進步程度尚不能抵過氣象因素對海上活動的影響。對於往返紅海和西北印度洋海域的船隻而言,季風的作用更甚。出於貨運和季風的考量,埃及到東非最遠航段一次往返約兩年時間,而去往印度的船隻在一年內可完成。

  • 2 # 平民經濟學人

    當然看季風的,古代航海主要靠風帆借風力,而且不能被吹到大洋裡面去;逆向航行是不可能的。

    比如鄭河下西洋,那個時候不是穿越大洋,而是沿著海岸線航行,所以都是刮西北風出海,刮東南風時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感恩節禮包兌換那個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