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路118
-
2 # 樹德漢碩
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這話在舊時,或許有點道理,在今日,時代變了,沒什麼道理了。俗語前半是因,後半是果,這前因後果隨時代不同已有變化。
中國現在公曆,農曆並用,農曆是陰陽合力。陽曆一年有365或366天,陰曆一年十二個月是354或355天,陰陽曆年日差有十天多,要合用,就要解決年日差的問題,於是便使陰曆有閏月法來解決,形成了十九年七閏法。即陰曆十九年內設定七個閏月後的總天數,與陽曆十九年的天數基本相等,有差也僅是一天。陰曆設閏月後一年有十三個月,384天。閏哪個月,要看節氣而定。閏月無中氣,推算到哪月無中氣,就閏那月。依二十四節氣安排法則,冬天節氣歷月時短,夏天時長,要使月無中氣,冬天極少,即閏十一月,臘月,正月,百年無一。夏天節氣歷月時長,會長見。所以閏月多在夏天,陰曆五月最多,十九年七閏裡常有兩次,次為閏四六月,十九年裡總有一次以上。所以閏四月常見。因為閏月一年有384天,節氣年用時週期為365天約6小時,所以,凡在二月到十月閏月的年,都會岀現“兩頭春”的現象,不單是閏四月。兩頭春,即是從陰曆看節氣,正月會遇一次立春,到惜月十二月又遇一次立春,是一年立二春,見兩次立春。從陽曆公曆看是沒這種現象的。只有從陰曆看,有閏月的年才會見這一現象。這是因為設定閏月所產生的,沒什麼奇怪特別。可舊時人對曆法知之不多,就覺得怪異,而引出不少說法來。有一年立兩春,也就有無春年,無春年被說成寡婦年,這也是沒道理,十九年有七閏,就有七年一年立兩春,也有七年無春。這是因設定閏月而得,不神秘,不奇怪,很平常。
舊時人窮,有三荒四月,清黃不接之說,常常在青黃不接,最易鬧饑荒的四月出現無食捱餓現象,會賣兒賣女來渡過饑荒。捱餓又逢閏四月,是難上加難了。本來四月青黃不接要捱餓,現又閏多一個四月,就會給人一種錯覺一一受飢餓時間更長,更難捱了,所以有閏四月,賣兒孫之說。這說法在今天已無道理了。去年庚子年,就閏了四月,2012壬辰年也閏四月,沒有什麼賣兒孫的事吧?
回覆列表
這很明顯,是說今年潤四月,有兩個立春,這樣的年頭基本上都是天災人禍,特別是天氣災害頻繁發生,收成不好。
老農民的諺語基本上是祖祖輩輩根據實際情況口口相傳留下來的,不能把它當成封建迷信,要重視。要節約糧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