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古典音樂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是三國以前的古樂,以孔子的所謂雅樂為主,第二個是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清商樂,又名清樂,第三個是唐朝初期由清商樂吸收西域音樂而興盛的對民樂影響最大的燕樂,又名宴樂。
清商樂是三國、兩晉、南北朝興起並在當時音樂生活中佔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傳統音樂。它是晉室南遷之後,舊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發展起來的“吳聲”、“西曲”(或稱“吳歌”、“荊楚西聲”)相結合的產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繼續和發展。其中“吳聲”與“西曲”,一方面從相和歌中吸取了有益的經驗,另一方面仍發揮其原有的音樂特色,形成了多樣的富於特色的音樂結構。
它與相和歌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是它的作品絕大多數皆以愛情為題材,較少有觸及社會矛盾的現實內容。其風格一般都較纖柔綺麗,但也有許多確實具有清新自然之美。這種情況的產生,固然和士族地主階級的享樂需要有直接的聯絡,但作為一種最普通的感情表現,卻也另有其時代的需要。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定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吳聲、西曲:吳聲原是建康(今江蘇南京)一帶的民間徒歌,西曲則是荊、郢、樊、鄧地區(今湖北)的民間徒歌。兩者的風格雖較柔婉抒情,但由於語言、風俗習慣等差異,各具不同的特色。
文獻記載,吳聲、西曲的曲調頗為動聽。所謂“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大子夜歌》)就說明了這一點。由於人們喜愛,有些樂曲不斷變化、發展,從而形成了同一曲調的眾多變體。
587年,隋滅陳統一中國後,仍設有清商署,專管六朝以來的清商樂和當時儲存的所有漢魏舊曲,總名清商樂,簡稱清樂。隋文帝時,清樂作為“華夏正聲”在七部樂中列在國伎之後,受到相當的重視。隋煬帝對清樂也十分喜愛,曾令樂工白明達等人利用其曲調大制新詞豔曲,如《泛龍舟》、《鬥百草》等。隋末戰亂,清樂散佚較多。
唐初,將包括隋時新聲在內共63曲,總稱清樂,列為九部樂或十部樂的第2部。武則天長安(701~709)以後,宮廷不重古典,清樂逐漸散亡。開元(713)以前,能演奏的只有《有君》、《楊叛兒》、《堂堂》、《春江花月夜》等 8曲。
開元時(713~741),歌工李郎子尚擅長清樂舊曲。此後,清樂舊曲在宮廷內已很少有人能奏。它已被當時“雜用胡夷里巷之曲”的新聲所替代了。實際上,它在民間仍以新的面貌在繼續流傳。
中國傳統的古典音樂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是三國以前的古樂,以孔子的所謂雅樂為主,第二個是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清商樂,又名清樂,第三個是唐朝初期由清商樂吸收西域音樂而興盛的對民樂影響最大的燕樂,又名宴樂。
清商樂是三國、兩晉、南北朝興起並在當時音樂生活中佔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傳統音樂。它是晉室南遷之後,舊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發展起來的“吳聲”、“西曲”(或稱“吳歌”、“荊楚西聲”)相結合的產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繼續和發展。其中“吳聲”與“西曲”,一方面從相和歌中吸取了有益的經驗,另一方面仍發揮其原有的音樂特色,形成了多樣的富於特色的音樂結構。
它與相和歌的一個顯著不同之處,是它的作品絕大多數皆以愛情為題材,較少有觸及社會矛盾的現實內容。其風格一般都較纖柔綺麗,但也有許多確實具有清新自然之美。這種情況的產生,固然和士族地主階級的享樂需要有直接的聯絡,但作為一種最普通的感情表現,卻也另有其時代的需要。
主要用於官宦、巨賈宴飲、娛樂等場合,也用於宮廷元旦朝會、宴饗、祀神等活動。由於它與漢代相和舊曲都是傳統音樂,因此,在當時各種樂伎中,被稱為“清商正聲相和五調伎”,為宮廷所重視。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定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吳聲、西曲:吳聲原是建康(今江蘇南京)一帶的民間徒歌,西曲則是荊、郢、樊、鄧地區(今湖北)的民間徒歌。兩者的風格雖較柔婉抒情,但由於語言、風俗習慣等差異,各具不同的特色。
文獻記載,吳聲、西曲的曲調頗為動聽。所謂“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大子夜歌》)就說明了這一點。由於人們喜愛,有些樂曲不斷變化、發展,從而形成了同一曲調的眾多變體。
587年,隋滅陳統一中國後,仍設有清商署,專管六朝以來的清商樂和當時儲存的所有漢魏舊曲,總名清商樂,簡稱清樂。隋文帝時,清樂作為“華夏正聲”在七部樂中列在國伎之後,受到相當的重視。隋煬帝對清樂也十分喜愛,曾令樂工白明達等人利用其曲調大制新詞豔曲,如《泛龍舟》、《鬥百草》等。隋末戰亂,清樂散佚較多。
唐初,將包括隋時新聲在內共63曲,總稱清樂,列為九部樂或十部樂的第2部。武則天長安(701~709)以後,宮廷不重古典,清樂逐漸散亡。開元(713)以前,能演奏的只有《有君》、《楊叛兒》、《堂堂》、《春江花月夜》等 8曲。
開元時(713~741),歌工李郎子尚擅長清樂舊曲。此後,清樂舊曲在宮廷內已很少有人能奏。它已被當時“雜用胡夷里巷之曲”的新聲所替代了。實際上,它在民間仍以新的面貌在繼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