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砍有言
-
2 # 米齊Mickey
麻煩去掉標題上的“中國”兩字。
小學生愛包書皮,這與國家層面有什麼關係?一不是教育部門要求,二不是學校或老師要求的。
這純屬家長及學生自己的習慣和出於新書的保護所為。再說小朋友對書本的愛護也是對知識的珍惜,何罪之有?
-
3 # 嶽陽樓記
記得小時候,去外祖父家做客,經常見他從抽屜裡拿本書輕輕翻看,長約20多公分,寬大約16公分,封面是一層灰色粗布。聽母親說,外祖父很愛這本書,視書為寶貝。父親則說,那是論語。那時莊稼人有本書很稀罕,捨不得弄髒,更怕翻爛書頁。後來,一旦有了新書,我也趕緊包個書皮,一般用舊報紙,直到現在步入老年,仍有這一"嗜好‘,是否可笑?至於小學生要給書包皮子,大概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舊社會,勞動人民很少有機會讀書,渴望讀書,視書為寶。我想不光這些,大概還折射出一個孩子是否愛整潔,愛整潔的人不光環境整潔,個人衣著整潔,就連寫字也會盡量整潔,作業認真,很少馬虎。他的書本學完時,封面仍舊如新。總之,是愛護書的表現,是愛整潔的習慣!
-
4 # 楓香檀蘂
包書皮完全屬於學生的個人喜好,與老師無關。
新書,散發著醉人的墨香,也曾讓兒時的我們愛不釋手,珍愛有加。我最感甜蜜之時,就是從老師手裡接過新書的那一刻。光滑的表面,動感的封皮,聲脆的書頁……讓學生都不忍觸碰,很多學生在接書之前,會有一個情不自禁的舉動——在身上搓搓手。這是出於對新書的珍惜,還有一種情緒在裡面,就是對知識文化的膜拜。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延續了五千年而從未間斷。自古以來,華人都對文化人和承載著傳播文化的書本充滿敬重與膜拜心理。我認為:從基因遺傳學來看,學生包書皮的行為,就是這種心理的具體體現。
學生生怕弄髒了書皮,有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捨得寫,彷彿那也是玷汙書本的行為。包上書皮,既很好地保護了書本,又可以當作署名的替代品,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彩色書皮大小書店都有出售,有塑膠的,有牛皮紙的,動漫畫,卡通人物,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兒。學生包書皮的目的,已經有所改變。不再單單為了保護書本,更大程度上是追求美,享受美感!
回覆列表
習慣成自然,然而這個自然很不好 ,為什麼不從愛好、愛護、愛惜事物的角度入手教育孩子呢?包書皮大抵是應學校要求所為,可這個要求實在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