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0後小公

    沒有家庭方面的後顧之憂,完全可以考慮去,實惠看得見。

    第一,職務提升了。鄉鎮機構改革後,原來的七站八所絕大多數被整合到兩大服務中心,一是便民服務中心,二是黨群服務中心,與綜合執法大隊形成“兩中心、一大隊”的格局,中心主任多數設定副科。從縣城科員到鄉鎮副科,級別實打實上了一格,一步快步步快,一個副科在縣裡意味著什麼不用我在這裡多說了吧。

    第二,待遇提升了。從科員到副科,每月到手工資會可以增加四五百元;提拔了副科後,副科的年終績效也比科員高出一截,少的一兩千,多的幾千甚至上萬都有可能;鄉鎮還有工作補貼,標準視地區而定,每月400-800元之間;還有車補,鄉鎮事業編現在參照公務員也核發車補了,從縣城公務員到鄉鎮哪怕變成事業編,在車補方面實際上並沒有損失。各項收入加起來,從縣城科員到鄉鎮副科,一年保守可以增加一到兩萬元收入,平攤下來相當於每個月增加一千多元,對於拿死工資的上班族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

    第三,能力提升了。縣城機關工作以宏觀為主,重指導講程式,業務相對簡單,工作環境和壓力要小很多。在鄉鎮人少事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作為科級幹部,還會承擔很多與崗位無關的事務,比如招商引資、重大專案建設、拆遷徵地、移風易俗等等,碰到重大活動、重大會議、重要接待,鄉鎮一盤棋,幹部力量幾乎都要全員投入,接觸的東西涉及方方面面,且絕大多數直面群眾,對於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絕對有益處。這是幹部一生的財富,對未來的發展有利無害。

    第四,前景拓展了。還是前面的話題,從科員到副科,在縣裡是質的跨越,意味著以後有很大機率晉升正科主政一方,或者主管一個領域,集權力和地位於一身,成為很多人豔羨的物件。而且,還有機會提拔副處。如果留在縣城當科員,且不說什麼時候提副科,就是晉升四級主任科員都要費上一番力氣。能夠早日邁入副科行列,何樂而不為?

    有的人可能會說,在縣城當科員輕鬆,容易接觸到領導,也有機會啊。話是沒錯,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平臺決定一切。一個科員你幹得再好可能也接觸不到副縣長、縣長,科員的直屬領導是股長,股長尚且都接觸不到處級幹部,更遑論科員。而鄉鎮的副科級幹部不一樣,有工作需要他可以代表鄉鎮向縣領導彙報工作,平常開會、培訓、調研等接觸到的基本上都是同層次或者更高層面的領導,這些都是未來縣裡的中堅力量,由此積累的人脈資源對於個人後期成長的助力根本不是一個科員所能企及。僅僅為了所謂的輕鬆、便利而放棄提拔副科,把目光放在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上,格局未免小了點。

    當然,去鄉鎮忙是事實,這點要有思想準備。而且,因為鄉鎮的中心基本上都是事業單位,從縣城科員到鄉鎮有可能面臨身份的轉換,從公務員變為事業編,也是一個變數。但是隻要副科到手,在縣裡隨時可以調任行政機關任職置換為公務員,大可不必擔心回不去。近年來,縣裡類似從公務員提拔到事業單位再回公務員隊伍任領導職務的案例不在少數。

    以上分析建立在提拔副科的基礎上,如果去的鄉鎮中心主任不是副科實職,僅僅是股級,可以考慮放棄。

  • 2 # 城市中最寂寞

    當然會去啦。鎮中心主任最起碼應該是實職副科,比縣上的科員強太多,將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甚至還會再調回縣裡。還有一點,華人的觀念中,寧為雞頭,勿為牛後,就是此道理。為什麼不去呢?!

  • 3 # 職場探秘者

    這是一個關乎到工作身份、職務、環境都發生了變化,難以取捨的複雜話題!

    縣裡科員,是公務員但級別低;鄉鎮當中心主任,是事業編但屬於副科級,對於一個縣域內體制來說,能升到副科級已是相當不容易的了;縣裡工作環境相對優越,而鄉鎮大多基礎條件較差。

    透過對比,我覺得以下幾種人員可以去:

    1.年輕、有後勁的可以去。年輕人升一職,到鄉鎮接受鍛鍊,對今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先在職務上解決副科級,然後利用鄉鎮換屆等時機,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為今後有更大的發展鋪路。

    2.圖謀“曲線”升職的可以去。有比較過硬的關係或後臺,在縣裡一時半會沒有進入副科的機會。可以不妨先到鄉鎮任職中心主任,然後再透過調入的方式回縣直機關。

    3.不滿足科員級別,對升職特別渴求的可以去。到鄉鎮任職,雖然身份變了,但也是實打實的副科級。工資收入得實惠。還成了單位的一把手,擁有一定的權力,體驗到了當官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有盡頭麼,如果有,宇宙之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