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諮詢師天生
-
2 # 黃家老爹
怎麼可能沒有影響?美國又不是“天神”!加徵關稅對貿易戰的雙方國家都是有影響的,只是美國受到的影響相對比較小一些而已。
美國加徵關稅首先受到衝擊點就是美國自己的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會提高。所以特朗普在加徵關稅的同時會對本國老百姓進行“補貼”用來適當平衡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問題。
當然,加徵關稅對於“被加徵國”影響最大,只不過這種影響會有一個“效應傳遞”的“時間量”,影響會逐漸體現出來,而不是一下子體現出來,“被加徵國”的企業由於關稅的增加導致銷售價格的提高,產品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企業就會慢慢的失去訂單,逐漸蕭條,甚至出現“大幅裁員”或者倒閉的情況,不過這需要時間慢慢體現出來,不會直接反應出來。這個跟美國那種直接體現出來表現不同。
總之,加徵關稅的做法受到第一波衝擊的就是美國自己,受到第二波衝擊的才是“被加徵國”,而且“被加徵國”受到的衝擊最大。
總之,加徵關稅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舉動,美國也會“疼”!只是他的“疼”比對方好一些,對方受傷更重一些,這個沒辦法,美國有這個優勢,所以特朗普敢用這一招。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說:大不了我不做你生意,把產品賣到其它國家去。話是不錯,但是其實不容易。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格局,各國貿易早就形成規模和飽和度,哪裡有那麼容易再突然加進去這麼多貿易量?哪個國家能夠替代美國這麼大的進口市場?因此,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才是應對特朗普這一招的根本辦法,在轉型升級成功之前就必須承受特朗普的這種“攻擊”,這個沒辦法!
-
3 # 閒看秋風999
美國拿關稅說事兒,其實就是因為四個字—貿易逆差。
想必網友們對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場“鴉片戰爭”應該記憶猶新吧?鴉片戰爭的起因就是貿易逆差;那個時候的大英帝國解決逆差的辦法就是一個——打你沒商量;
現在世界形勢與那個年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要解決貿易逆差的方法當然也不能動輒訴諸武力;而且美國對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存在逆差,你美國不可能向全球宣戰吧?
怎麼辦?美國就動用了“關稅壁壘”。什麼是關稅壁壘呢?就是一道牆,阻斷它國的商品不能進入或者少進入美國國內市場,以保護美國自己的民族工業;
問題來了。美國現在還有“民族工業”嗎?
非常遺憾,美國實際上早就將那些重汙染,勞動力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轉移了出去,美國在這些產業比如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中根本就沒有“民族工業”;
提高關稅,但是國內又沒有同類產品的生產廠家,國外也難以找到“替代品”;但是美華人又須臾不可或缺這些產品。怎麼辦呢?只有漲價一條路,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然,如果說美國要恢復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投資哪裡來?廠房需要用地的錢來自何處?工人的工資有沒有吸引力?怎麼計算“價效比”?
還有,美國對他國的高額關稅,對方必然要報復;美國自己的商品賣不出去,這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即使政府可能會補貼,但是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美國提高關稅,其結局必定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
4 # 馨月說財經
特朗普上臺以來,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尤其在全球貿易問題上風向大轉,利用關稅壁壘不斷要挾他國,這一錯誤政策將會損人不利己,對美國經濟形成影響也是必然的。
美國提高關稅的目的無非是三大要點,一是促進內部實體經濟的發展,二是縮小國際貿易逆差,三是戰略性打擊對手。
由於美國長期以來將中低端製造業外移,以保護國內環境與降低能耗,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佔據全球產業鏈高階,所以美國實體經濟空心化情況比較嚴重。
特朗普政府確實想恢復美國的實體經濟,因為恢復實體經濟可以加強轉化美國的高科技技術的能力,可以加強美國商品競爭力,還可以減少對外部商品的依賴,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內部就業還可以消減貿易赤字,對美國經濟長期發展有利。
但問題在於美國恢復實體經濟的成本過高,在基礎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工資等多方面都與發展中國家無法相比,一旦實體經濟經過長期投資建成,商品價格也難以具備國際競爭力。而美國三產發達,附加值高,美國資本根本就不願意去追求低收益高風險的行業,這就導致美國的一些中低端製造業無法生存,所以美國恢復實體經濟非常困難。而高階製造業投資成本巨大,研發成本高,投資風險高,也不是想投資就能投資的。
特朗普推動關稅政策就是想降低非美國家商品的競爭力以保護本土製造業的競爭力,但是美國的企業是全球產業佈局的重要參與者,美國的產業鏈佈局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當中,例如中國,所以美國提高關稅,這是對自身產業鏈的打擊。而美國的跨國公司不管是數量、質量還是規模都位於世界前茅,美國提高關稅無疑將嚴重打擊美國跨國公司的收益,當前特朗普政府推動關稅壁壘就導致一大批美國科技業巨頭利潤大幅下降,就說明提高關稅對美國自身經濟影響很大。
另外,實體經濟的建設與供產銷週期都比較長,在抬高關稅期間,如果美國的製造業還沒有形成產能,那麼等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價格被抬高,這是美國消費者的損失。畢竟商品生產都有成本,中國等生產的商品也不可能長期虧損銷售給美國,所以關稅成本主要還是由美國消費者自己來承擔。
所以從全球產業鏈來說,美國很難恢復中低端產業,這是由成本與利潤決定的,提高關稅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除非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徹底將社會成本推倒重來,與發展中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競爭,但是這對美華人民來說根本不可能接受。
美國提高進口關稅之後,美國的貿易逆差不僅沒有有效縮窄,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這都說明美國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提高關稅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而關稅問題都是相互的,美國提高進口關稅,非美國家自然也會提高進口美國商品的關稅,這反而形成了逆全球化的趨勢,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
目前美國不斷利用關稅問題要挾對手,更主要的是戰略性打擊對手,試圖透過關稅武器在經濟上訛詐對手,以獲得貿易談判與貿易協議上的利益。關於這一點中國、歐盟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都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加強非美國家彼此之間的合作,逐漸邊緣化美國,這會迫使美國最終回到正確的國際貿易軌跡上。
-
5 # 經韜
特朗普執政以來,經濟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氾濫,對他國加徵關稅的做法,引發了廣泛不滿,並遭到中國、印度、歐盟等國的貿易報復和反制,“回火效應”導致自身的經濟利益遭受損失。
關稅措施對美國經濟影響非常大第一,遭受出口損失。從印度角度看,美國取消對印度的普惠制,遭到印度對美國29種產品加徵關稅,農業等部門遭受損失。
從歐盟角度看,因為波音和空客的競爭事件,以及之前的鋼鋁232關稅時間,歐盟也對美國採取的報復措施。
從中國角度看,美華人口調查局以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兩個時間段做比較後發現,貿易戰導致美國對華商品出口同比下滑26%,約184億美元。其中,美國大豆、化工燃料、汽車、木材、銅對華出口分別從91億美元、65億美元、59億美元、17億美元、11億美元下滑至18億美元、14億美元、41億美元、10億美元、6億美元,降幅分別高達80.22%、78.46%、30.51%、70%、45.45%。特朗普貿易霸凌行為正在自食惡果,面對中國的強力反制,美國出口部門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
第二,拖累經濟增長。貿易戰將直接加重美國消費者負擔,提升企業生產成本,進而拖累美國經濟。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統計,當前中美相互加徵關稅,導致了美國家庭負擔平均增加550美元,如果特朗普對華5000億美元產品全部加徵25%關稅,將導致美國家庭(3口之家)負擔平均增加2200美元。美林銀行預測,若特政府進一步對華加徵關稅,美國經濟增長率將損失0.75%,就業崗位損失超58萬個。
第三,影響美國財政貨幣政策,應對下一輪危機能力不足。為了緩解貿易戰對美國的經濟壓力,特朗普政府在財政政策已經沒有空間的情況下,不得不連續喊話施壓美聯儲進行加息。而當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僅為2.25%-2.5%,一旦掉頭向下。美聯儲應對下一輪危機的空間就會十分有限了。
在如此被動的情況,特朗普政府還一意孤行,總拿關稅威脅其他貿易伙伴,具有多重原因:第一,極限施壓的砝碼。特朗普認定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類似於墨西哥、加拿大等的很多出口導向型的國家十分依賴美國。美國希望以此為砝碼,要求他國在經貿談判中做出更多讓步。同時,特朗普將貿易問題與移民、安全、戰略等問題掛鉤,希望透過經貿極限施壓,獲得更多的現實利益。
第二,競選政治的需要。特朗普把經貿強硬,作為了鞏固執政基礎,保護農民、白人藍領政府基本盤的重要手段。尤其是,2020年大選程序已經開啟,特朗普希望透過對外關稅施壓,積極佈局下一輪大選。
第三,轉移國內矛盾焦點。雖然通俄門”告一段落,但民主黨對特朗普的納稅狀況、妨礙司法、“許可權危機”等調查仍在展開,府會關係日趨緊張。特朗普急需對華示強,禍水外引,轉移國內矛盾。
-
6 # 人間戲
我們都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不能幹,但是如果是傷敵一千自損兩百呢?估計就會有很多人躍躍欲試了。
美國就是屬於後者。
(▲特朗普率先舉槍開打貿易戰)
美國可以肆無忌憚地利用關稅來打貿易戰,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買方市場;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賣方市場。具體到實際案例,幾乎所有和美國打貿易戰的國家,都是對美貿易順差的,也就是說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值要比從美國進口多得多。
這就註定了一旦美國對你提高徵稅,你無法對等回。美國可以對你1000億的商品徵稅,你卻找來找去也湊不齊500億的商品可以報復,最後肯定是你吃虧更多。
這就是買方市場的優勢。
(▲2018年美國貿易創新高,全年貿易逆差6100億美元)
那賣方市場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美國的技術主導優勢,許多美國生產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全球市場找不到同類產品或說找到了但不如美國的產品好,而一旦你報復美國,對此類產品提高關稅,而國內的買家卻因為找不到替代品沒辦法只能繼續購買美國的產品,那相當於提高的稅收都由國內買家負擔了,美國一點損失都沒有,國內買家卻大大增加了成本,這就變成傷敵為零,自損一千了。
這就是賣方市場的優勢。
(▲全球品牌排行榜,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那為什麼別的國家沒有同時擁有這兩種優勢呢,一句話,還是技不如人。因為你出口到美國的東西大多是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價值的日常消費品,美國很容易可以從其他渠道找到替代品。當然,提高進口商品關稅也不是對美國毫無影響的,只是說這些影響美國可以承受,但對方卻不能。這就好比是痛苦忍耐比賽一樣,就看最後誰先忍不住喊停認輸。
(▲美國和歐盟開打貿易戰)
關稅戰爭對美國的影響主要有:短期看:
提高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尤其是本已捉襟見肘的底層人民;
進一步減少本國商品出口,尤其是農業,拖累經濟基本面;
提高高科技企業的成本,因為很多高科技企業的零部件供應商就來自於貿易戰的對手國家。
長期看:
逼迫對方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從而打破美國的技術壟斷,並降低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打擊投資者對美國的投資信心,並影響股市的長期穩定;降低美國本土企業利潤,從而無法提供足夠的經費用於科研,對美國的創新能力造成破壞;不利於全球貿易的健康發展,拖累整個世界的經濟從而反過來傷害美國自身。(▲“請小心貿易戰陷阱”!)
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貿易資料會比較好看,短期內,會削減貿易逆差;
其次促進本國的製造業發展和在外企業的迴流,提高稅收和就業率;再次,提高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有助於主導貿易規則的建立。而且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和美國打貿易戰的國家大多屈服了,墨西哥和加拿大、歐盟、日本、南韓,基本都已經俯首認輸,印度還在掙扎,但預計也掙扎不了多久,唯一可以和美國打持久戰的國家就只有一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美國洋洋得意,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回覆列表
有影響啊。
實際上美國最穩妥的要挾方法是金融制裁,因為大部分國貿都是透過美元體系,即使用了美國的銀行金融系統進行交易的,所以美國可以輕鬆使用長臂條款對貿易進行制裁,這也是美國過去一直採用的手法。
現在美國採用了關稅方式,實際上是特朗普個人的傾向。其實看特朗普的書,他在2011年就覺得該用關稅大棒了,所以這個人也有政/策的一貫性。
關稅實際上對美國影響還是很大,因為美國之所以維持了較低的消費成本,從各國的大量進口是功不可沒的。美元在全球供應鏈的體系中,也收益頗豐,因此關稅對於美國,只能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