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恐龍的滅絕
1: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非鳥類恐龍消失於655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同時間還有許多生物也跟著滅亡,包含:菊石、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植食性的烏龜與鱷魚、大部分鳥類、以及原始哺乳類。自從1970年代以來,有許多研究試圖探索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並形成數個理論。通常的解釋是一個撞擊事件造成了滅絕,有些科學家提出其他理由,或者是幾個綜合事件導致這次滅亡。
在恐龍時代末期,極區並沒有冰帽,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00到250米。地球各地的氣溫差異不大,極區與赤道地區的氣候相差不到25°;整體而言較今日暖和,極區的氣溫高於現在的氣溫約50°。
恐龍時代的大氣成分也與今日有很大差別。二氧化碳是今日的12倍,氧氣則佔了大氣的12%到18%,而今日則佔了21%。但是在白堊紀晚期,地球的環境有顯著的變動。火山活動增加,造成氣候變冷。也有部分科學家進一步推測,氣候變化是導致滅亡的原因之一。
位於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次撞擊事件導致了非鳥類恐龍的滅亡
撞擊事件
2:撞擊事件
在1970年代後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提出了彗星撞擊理論,造成了白堊紀末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阿爾瓦雷茨提出世界各地的地層,銥含量在6,550萬年前有大量的增加,可視為撞擊的直接證據。有許多證據顯示當時有顆直徑5到15公里的隕石或彗星,撞擊現在的猶加敦半島地區,形成寬17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引發此次滅絕事件。但科學家不確定恐龍是在撞擊事件中滅亡,還是在此之前就已經衰退。
化石紀錄不能看出恐龍滅絕的速度,但許多不同的測試研究發現它們的滅亡相當迅速。這些結果使科學界更加相信彗星撞擊理論。撞擊事件短期內會造成高溫,而揚塵會遮闢天空,造成全球性的長時間氣候冷卻。大部分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而消失,植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而死亡,而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來源,也漸漸滅亡,僅有小型動物和少量植物倖存下來。
在2007年9月,美國科羅拉多州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與數位捷克籍的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據他們的模擬計算結果,該隕石坑有90%的可能性是由一個名為巴普提斯蒂娜的小行星所造成的,該小行星直徑接近160公里,運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在1億6000萬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被一顆直徑約55公里的未命名小行星撞擊後粉碎,主要的碎片形成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帶,而某些碎片則闖入地球的公轉軌道,其中一顆直徑10公里的碎片,在6,550萬年前撞擊了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158]。
威廉·波特克的研究結果與阿爾瓦雷茨的理論相似,另外也採納了柏克萊大學的物理學家查理·穆勒(英語:Richard A. Muller)所提出的太陽伴星理論。查理·穆勒提出太陽有顆名為復仇女神(Nemesis)的伴星,復仇女神每隔2,600萬年會經過奧爾特雲彗星帶,干擾了彗星的軌道,使眾多彗星進入內太陽系。這些彗星的少部分會進入地球的公轉軌道,與地球發生撞擊,進而造成大規模的滅絕事件。
3:火山爆發
在2000年以前,就有學者主張德干暗色巖是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但因為這次火山爆發始於6,625萬年前,並持續超過20萬年,所以當時認為德干暗色巖火山爆發所造成的滅絕事件應該是逐步、緩慢的。但現在有證據顯示,有2/3的德干暗色巖地形,是在一萬年內形成的,發生於6,550萬年前。顯示這次火山爆發造成了快速的滅絕事件,可能在數千年內,但還是遠比撞擊事件長。
德干暗色巖火山爆發藉由數種方式造成了滅絕事件,灰塵與二氧化硫大量噴出,灰塵使地表的日照量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當灰塵慢慢降落至地表時,火山爆發噴出的灰塵和二氧化硫氣體,造成許多植物因此而死亡,植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在恐龍大規模滅絕前,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造成了氣候變動,大氣溫度曾下降2°C。
在德干暗色巖火山爆發仍被認為是緩慢滅絕事件時,路易斯·阿爾瓦雷茨便已提出古生物學家被少數的資料所混淆。他的警告當時被沒有被接受,但後來針對化石層的研究工作,證明早期的相關研究有誤。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學家已普遍接受撞擊事件是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主要原因。不過,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的兒子沃爾特·阿爾瓦雷茨認為在這次撞擊事件前,地球上已發生其他重大事件,例如:海平面下降、造成德干暗色巖的大規模火山爆發,它們可能也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綜合原因之一。
這是目前比較具有權威的回答至於跟疫情有沒有關我個人認為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恐龍的滅亡經科學家多年研究得到的結論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造成火山爆發,大氣層汙染等環境變化而滅絕,並非病毒感染。
關於恐龍的滅絕
1: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非鳥類恐龍消失於655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同時間還有許多生物也跟著滅亡,包含:菊石、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植食性的烏龜與鱷魚、大部分鳥類、以及原始哺乳類。自從1970年代以來,有許多研究試圖探索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並形成數個理論。通常的解釋是一個撞擊事件造成了滅絕,有些科學家提出其他理由,或者是幾個綜合事件導致這次滅亡。
在恐龍時代末期,極區並沒有冰帽,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00到250米。地球各地的氣溫差異不大,極區與赤道地區的氣候相差不到25°;整體而言較今日暖和,極區的氣溫高於現在的氣溫約50°。
恐龍時代的大氣成分也與今日有很大差別。二氧化碳是今日的12倍,氧氣則佔了大氣的12%到18%,而今日則佔了21%。但是在白堊紀晚期,地球的環境有顯著的變動。火山活動增加,造成氣候變冷。也有部分科學家進一步推測,氣候變化是導致滅亡的原因之一。
位於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次撞擊事件導致了非鳥類恐龍的滅亡
撞擊事件
2:撞擊事件
在1970年代後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提出了彗星撞擊理論,造成了白堊紀末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阿爾瓦雷茨提出世界各地的地層,銥含量在6,550萬年前有大量的增加,可視為撞擊的直接證據。有許多證據顯示當時有顆直徑5到15公里的隕石或彗星,撞擊現在的猶加敦半島地區,形成寬17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引發此次滅絕事件。但科學家不確定恐龍是在撞擊事件中滅亡,還是在此之前就已經衰退。
化石紀錄不能看出恐龍滅絕的速度,但許多不同的測試研究發現它們的滅亡相當迅速。這些結果使科學界更加相信彗星撞擊理論。撞擊事件短期內會造成高溫,而揚塵會遮闢天空,造成全球性的長時間氣候冷卻。大部分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而消失,植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而死亡,而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來源,也漸漸滅亡,僅有小型動物和少量植物倖存下來。
在2007年9月,美國科羅拉多州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與數位捷克籍的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據他們的模擬計算結果,該隕石坑有90%的可能性是由一個名為巴普提斯蒂娜的小行星所造成的,該小行星直徑接近160公里,運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在1億6000萬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被一顆直徑約55公里的未命名小行星撞擊後粉碎,主要的碎片形成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帶,而某些碎片則闖入地球的公轉軌道,其中一顆直徑10公里的碎片,在6,550萬年前撞擊了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158]。
威廉·波特克的研究結果與阿爾瓦雷茨的理論相似,另外也採納了柏克萊大學的物理學家查理·穆勒(英語:Richard A. Muller)所提出的太陽伴星理論。查理·穆勒提出太陽有顆名為復仇女神(Nemesis)的伴星,復仇女神每隔2,600萬年會經過奧爾特雲彗星帶,干擾了彗星的軌道,使眾多彗星進入內太陽系。這些彗星的少部分會進入地球的公轉軌道,與地球發生撞擊,進而造成大規模的滅絕事件。
3:火山爆發
在2000年以前,就有學者主張德干暗色巖是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但因為這次火山爆發始於6,625萬年前,並持續超過20萬年,所以當時認為德干暗色巖火山爆發所造成的滅絕事件應該是逐步、緩慢的。但現在有證據顯示,有2/3的德干暗色巖地形,是在一萬年內形成的,發生於6,550萬年前。顯示這次火山爆發造成了快速的滅絕事件,可能在數千年內,但還是遠比撞擊事件長。
德干暗色巖火山爆發藉由數種方式造成了滅絕事件,灰塵與二氧化硫大量噴出,灰塵使地表的日照量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當灰塵慢慢降落至地表時,火山爆發噴出的灰塵和二氧化硫氣體,造成許多植物因此而死亡,植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在恐龍大規模滅絕前,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造成了氣候變動,大氣溫度曾下降2°C。
在德干暗色巖火山爆發仍被認為是緩慢滅絕事件時,路易斯·阿爾瓦雷茨便已提出古生物學家被少數的資料所混淆。他的警告當時被沒有被接受,但後來針對化石層的研究工作,證明早期的相關研究有誤。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學家已普遍接受撞擊事件是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主要原因。不過,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的兒子沃爾特·阿爾瓦雷茨認為在這次撞擊事件前,地球上已發生其他重大事件,例如:海平面下降、造成德干暗色巖的大規模火山爆發,它們可能也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綜合原因之一。
這是目前比較具有權威的回答至於跟疫情有沒有關我個人認為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