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一百楊京廣

    華人要掂記著怎麼拿我們自己的“中獎”,而不是國外的什麼“弱笨兒獎”、“弱智獎”、“缺心眼獎”。

    自己跪著,讓別人尊敬你,可能嗎?

  • 2 # 譚宏21

    諾貝爾獎不是獎金多少的問題,它已是一個“品牌”了。人們獲得諾貝爾獎不是衝著其獎金去的,而是其給予的榮譽去的。中國現在也有自己的國家級大獎---自然科學技術獎,這份榮譽只能是華人自己心中最高的,沒法成為世界級的榮譽大獎。

    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就是世界級的,當時的獎金也相當豐厚,這也助力其最終成為世界最頂級的科學大獎。現在中國想創造一個與諾貝爾獎一樣的世界頂級科學大獎,基本沒可能。

    首先,你以什麼人的名義設獎?以馬雲?馬化騰?…,這些商人、明星的名義設獎,就算獎金再多,也只能算個娛樂大獎而已。中國到目前為止,沒有“世界級”的科技名人,有也是類似自己承認的“發現中微子新模式”的名人。

    其次,評獎不開放、不客觀,設立什麼獎最後都得爛尾。中國自己其實設立許多各式各樣的獎,許多都“內部運營”了,像商業大獎一樣,“肥水不流外人田”,“私下操作了”。華人太小氣,決定了其不可能創設出世界級科技大獎。

    目前,馬雲等商人也設了一個科學大獎,獎金是150萬美元,評獎、授獎條件都不十分清楚;他們確實也想把他們的這個大獎“拱成”“中國諾貝爾獎”。

    設立世界科技大獎,不是你有錢、有權、有勢就能行的,確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外加“運氣”,這才能成其“大事”。你以為創設企業,特斯拉、京東、拼多多、抖音、…,這類“莫名其妙”企業,有錢就能拱成嗎?國家科技發展不是設個什麼獎就促成的;瑞典道是有諾獎,科技先程序度也一般。科學技術發展需要需求牽引,人、財、物“齊心合力”促成,特別是,人要有創新思想。中國目前所差的是人缺乏創新思想,人的“目光短淺”,人的“自然探索興趣”不濃厚,科研目標都是“利、錢”牽引,所以,中國原創科學技術相當少,大多是“二手、三、四手”貨。中國“礦工級”科技人才非常多,“科學技術轉化應用”能力非常強。這就是目前中國科技引領國力發展的原因,但“科技發展後勁”確實堪憂,只能是華人的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能像美華人那樣了,才可能解決咱的“科技發展後勁”不足問題。咱不能靠設立什麼“中國諾獎”,或“世界最大對撞機”、世界“天眼”、2400米深暗物質探測實驗室、“中微子新模式”,來解決科技發展問題。

  • 3 # 東方紅亮

    諾貝爾獎都是一種形式,他沒有給中國頒過諾貝爾獎,中國還發展起來了,足以證明諾貝爾獎是以西方為中心的事物,要不要他都沒有意義?中國就是在發展了,他也不會頒獎給你,日本得的獎都是自己掏錢的,中國以後發展到全世界第一了,他也不會給你這個獎,道不同不相為謀,就這個道理。

  • 4 # 蘋果6634939482777

    諾貝爾獎是西方設立的名譽獎項。中國要設世界獎,請問為何要借別人的名頭呢?難度中國就不能以自已人的名頭設獎嗎?這題問太沒自信了,不值得商確!

  • 5 # 胡嘉福

    為什麼一定要用諾貝爾獎的名稱呢?眾所周知,諾貝爾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根據他生前的意願所設立的諾貝爾獎,從1900年(也是庚子年)至今,有120年的歷史了,這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和文化,後來又增加了經濟,共五大獎項。它在推動世界科學創新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這亇獎項經過歷史的考驗,評審客觀,公平公正,獎項全面,包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具有強力的權威性。這還要感謝這亇獎項的組織者,經過資本運作和瑞典政府和社會支援,能延續至今。其美中不足的是,在社會科學的版塊中,往往以人權為名,美化資本主義。

    實際上中國也一直有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各種獎項,在科學技木方面,國家設立技術進步獎和亇人突出貢獻獎等,每年有國家領導人親自盼獎。特別值得髙興的是,近幾年來,中國民間企業家自發組織的未來科學大獎和馬雲達摩院的青年科學獎,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特別是達摩院打破以年齡、資格、學歷、論文等各種傳統的條條框框,大力支援具有創新精神,前途無量的前沿科學。我相信只要長期堅持,不斷完善,這二個獎項定能辦成中國的諾貝爾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最敢拍的電影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