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夫也瘋狂
-
2 # 老農民說事
在中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們對於一些農業經驗的總結非常到位,這些經驗至今對農業生產仍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古代的時候對農業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人們往往會透過二十四節氣總結出來一些特別關鍵的時間節點,這些時間節點對農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前人們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有的經過實證的經驗往往是透過人們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能夠流傳至今的俗語肯定都是俗語當中的精華。“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俗語的意思很簡單,能不能豐收,就看五月二十六的時候有沒有雨水,如果有雨水的話,那農作物豐產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沒有雨水的話,那農作物就有可能會減產。
其實這句俗語的話還是要分情況來對待的,在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地區的小麥還沒有收割完成。在這段時間如果下雨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小麥發黴變質,小麥的整體品質就會下來,小麥的收購價格也會被壓下來。如果是對一些已經收購完小麥的地區,最近一段時間下雨,對農業生產是比較有利的。“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這裡的五月二十六其實並不是指的一天的時間,而是指的最近一段的時間。夏至以後,中國的的氣候大多地區都會進入高溫多雨的季節,有句俗話就這樣說過“大旱不過五月二十三”,意思就是說再幹旱的天氣過了五月二十三都有可能會下雨。
對五月二十三下雨其實要辯證的看待,不能只用一種角度來分析:一是對於玉米、稻穀、西瓜等糧食花果來說下雨其實正是時間。不管是糧食的播種,還是蔬菜的生長,都是需要一定的水份的。最近一段時間下雨可以保證土壤的墒情比較好,這樣的話可以有利於播種以及土壤根系的生長。二是對於一些將要收穫的農作物而言下雨就顯得不合時宜。不同的地方的農作物的生長需要的環境是有比較大的差異的,有的農作物比較喜水,有的農作物有比較耐旱,所以說降雨對不同的農作物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降水的多寡對農作物的生長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夏季的時候下雨如果超過其環境承載能力,那導致的後果就是農作物減產,只有降水比較適中,農作物的生長才會比較快一些。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已經提高了很多,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輔助人們進行農業生產。農業生產者如今再也不用俗語中講到的一些經驗技巧去判斷天氣狀況了,再加上在很多地方大型水利設施的修建,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幫助農業實現更好的現代化。五月二十六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它更多的指的是一個時間範圍,而不是說特定的時間。即使現代科學技術這麼發達,人們都不能透過一天的天氣來預判未來的農業豐收與否,更何況是在各種生產技術都不怎麼發達的古代。“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這句俗語有一定的借鑑學習意義,但是需要因地區制宜,畢竟中國的氣候變化是非常多樣化的。
-
3 # 張張課堂解答
對於題主所說的農村俗語,指的一般是中國的南方地區,因為南方地區主要種植稻穀。5月26這裡並不是指陽曆的5月26,而是指農曆5月26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夏至節前後。南方地區的人依然都知道種植水稻對於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出現乾旱的情況會相對比較。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年份在夏至節氣,由於氣溫過高,而且長時間的不下雨,如此一來可能就會給農作物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提出所說的農村俗語“成谷不成谷,但看5月26”,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水稻能不能長成,就要看5月26日會不會下雨了。因為通常情況下,5月26日是夏至節前後,這個時候水稻以及很多的農作物都是快速生長的時候對於水分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而如果在這個時間段之內如果長時間不下雨的話,那麼就可能導致水稻大量的減產,甚至導致直接沒有收成,所以是非常嚴重的。
但是其實在南方地區,夏至節前後一般都是雨季,所以南方地區,這個時間段之內下雨是非常多的,往往在這個時間段南方地區很多都會出現洪澇災害,出現乾旱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不過這段時間在北方地區就非常容易發生旱情,就比如今年的山東省,就發生嚴重的旱情,導致當地很多剛剛種下的玉米苗和花生都乾枯掉了,甚至直接死掉。
不過今年在南方地區基本上沒有出現乾旱的情況,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汛情,雨水非常的多。所以對於水稻的生長來說是比較好的事情,畢竟水稻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而在正常的年份,一般此時大部分都是雨季,所以南方地區的水稻很少在夏至的時候出現乾旱的情況。不過在七八月份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那麼好了,因為七八月份,南方地區雨水逐漸減少,所以水稻會出現乾旱的情況,因此這個時間段南方出現乾旱的話,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水稻的生長,導致水稻減產。
-
4 # 李阿冰
昨天就是農曆五月二十六,阿冰老家冀南地區好像約好了一樣,乾旱炎熱了一個多月,終於下了場小雨,這可把爸爸媽媽高興壞了,說家裡種的玉米、大豆有救了。我當時挺詫異的,不知道這麼一場小雨對玉米、大豆能起到多大作用。爸爸告訴我,可別小看這麼場小雨,老話早就傳下來過“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往年很多次這句話都是被驗證過正確性的。
爸爸看我有點疑惑,為了增加他說的可信度,還把爺爺搬出來了,跟我說,不信去問你爺爺,他吃的鹽比你走得路還多。其實爸爸說的這些我一開始雖然有點疑惑,多多少少還是相信的,畢竟這些類似的俗語之所以能夠經歷千百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必然是有其獨到之處的。
我知道在過去農耕文明時代,人們都是透過節氣、天氣,以及某些時間節點氣候變化來預測接下來一段時間氣象的走勢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所以很多農諺能夠流傳至今,肯定有其道理存在。
(上圖:玉米苗木)
其實像玉米、大豆這些喜歡高溫的作物,在夏季正是瘋長的時候,這個時候前期如果能夠有足夠多的的雨水滋潤,秋收時必然會顆粒飽滿,豐收連連,但前期雨水不足,一直乾旱,收割的時候也會表現得顆粒小,穗子小,收成也就不是很好。
去年整個夏天阿冰家裡的玉米、大豆就因為長期乾旱,導致收割的時候玉米棒子瘦小,大豆顆粒也非常小。我帶南方的女朋友秋天去我家玩,她還笑我家的糧食好小啊,其實就是因為乾旱導致的。
(上圖:大豆苗)
生活在北方農村的人都知道,像玉米、大豆、穀子這些喜歡高溫的作物,往往生長週期都比較短,甚至是早一天種植早一天成熟,早一天下雨早一天豐收。農曆五月、六月正是這些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風調雨順顯得非常重要,按照農民長期的經驗,在五月二十六前後如果出現下雨天氣,那麼在今後的一段時間,一定是三天一下雨,五天一大雨,非常有節奏的下雨,這樣對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好處。
因此才有“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的說法。
但為什麼是五月二十六這一天呢,五月二十六這一天到底是什麼日子?
如果具體的追究,五月二十六這個日子,其實就是非常普通的一天,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而五月二十六處在五月下旬,這個時候正是播種後的農作物快速生長的時候,如果此時有足夠的水分吸收,對於作物的發芽生長都是必不可少的,若此時沒有足夠的雨水補充,必然導致作物生長不足,最終導致收割時成谷不佳。
事實上五月二十六並不是具體指的這一天,而是五月”的色彩,以祈求豐收罷了。
-
5 # 百哥知曉
昨天,陰曆五月二十六,我們鄂南地區,持續中小雨。 這一天的雨讓久違乾旱的我們看到了希望,家裡還放起了鞭炮來慶祝。這一天的雨對我們農民來說太重要了。作為老一輩的農民,且聽戲說如何看待 “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俗語“成谷不成谷,但看五月二十六”
這一俗語是老一輩農民智慧的結晶,透過口口相傳留下來的,意思是說能不能豐收,主要看五月二十六有沒有雨水,如果有雨水,那麼家作物豐收的機率就大,如果沒有雨水,那麼農作物的收成就會減少。
為何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為陰曆五月初,小麥已收割完畢並曬乾,新一輪的農作物種植開始,如玉米,花生,大豆等,這些農作物種植了那需要水分,因為氣溫高,日照長,光合作用就會強,那麼就需要水分來配合。任何農作物的生長都是離不開不子分的。沒有水,這些農作物只能被氣溫高的夏天曬死。所以這一段時間下雨,是對農作物的眷念與關照,有利於農作物根系的穩固生長,對生長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過猶不及,如果持續下雨,對農作物的生長會產生負面影響,造成內澇成災,那農作物就廢了。
農業現代化技術提高,俗語需因地制宜隨著農業科技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老一輩傳下來的俗語雖然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性。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科技的一面,如機器灌溉農田,修建水利設施,人工降雨等方式進行澆灌,這些也是同等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而且更加方便快捷。
回覆列表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句很經典的俗語了,在各地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秋收不秋收,先看五月二十六”,還有的地方是“大旱不過五月二十三”。其實說法不一樣,但是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當年的雨水很少,但是到了農曆五月二十六這天,基本上都會下雨的。如果到了這一天降雨了,那預示著這一年不會出現旱情,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因此各種穀類作物在秋季的時候都會豐收。反之,如果前面的雨水很少,到了農曆五月底了還不降雨,那意味著這一年的雨水就不多,而這樣秋收穀類作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如此一來這一年的糧食收成也就不好了。
就如同老人常說的“十諺九真”一樣,聽村裡的老人說基本上每年到了農曆五月二十六日這天,都會或多或少的下一點雨。而今年也不例外,今天就是農曆五月二十日六(陽曆6月28日),在國內不少地區就降雨了,由此可見這句俗語的準確性還是挺高的。
那透過這一天有無降雨來預測穀類作物是否豐收,有沒有道理呢?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地區,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底這個時間段了,那麼像稻穀、玉米、高粱等穀類作物也就開始瘋長了。因為在這個期間氣溫高了,日照時間也長了,這樣穀類作物的光合作用非常的旺盛。但是光合作用也是需要水分的,植物要瘋長都是離不開水分的。如果光照時間長、溫度高,但是卻天氣幹好少雨,那別指望漲價能瘋長了,不被太陽曬死就很不錯了。所以如果前面雨水少也沒什麼影響,進入農曆五月底只要降雨了,那像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喜高溫的秋莊稼也一樣可以快速生長,這樣等到秋收的時候收成自然就好。
但如果這個期間還不下雨,那就影響了莊稼的生長了,即便是後面雨水多,但因為錯過了補水的最佳時間段,時令錯過了會影響到當年莊稼的收成!在過去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缺乏今天這樣的一些灌溉工具,如果幹旱天氣一直持續到了五月底或者是六月初了,那對這一年的莊稼收成影響很大,甚至還可能會絕收。
農曆五月二十六日是什麼日子?至於為什麼在農曆五月底的時候一般會下雨,農曆五月26日是什麼日子?其實這個是很普通的日子,只是古人發現,如果這一天下雨了,那後面的雨水比較多這個規律而已。這個是因為在五月底的時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眾多夏至,這個期間正常的天氣特點是高溫、多雨,像南方地方就進入到汛期了,降雨是十分頻繁的。如果在這個期間還不下雨,那就意味著這一年夏季的雨水很少,可能會出現旱情,這也是古人長期觀察發現的規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不過這句俗語也是有一定的地域性的,並不是在國內都適用的,其在今天也僅僅是起到參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