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葭明通半瓶歷史
-
2 # 小鴻哥
清朝這一點跟跟前代王朝不同,前代王朝只要是皇帝的兒子起步就是王。清朝跟宋朝有點類似。西漢時皇帝兒子都封王,有封地和兵權。東漢就只享有封地的稅賦。唐朝皇帝的兒子都封王並實領或遙領都督或刺史。宋朝爵位起步是國公,然後再升到郡王,最後受封親王。但宋朝的皇子除爵位外,還在朝為官,也可以出任地方官。明朝只要是皇子都封親王,初期有軍權,後來明成祖靖難後,藩王的軍權逐步收回。
西漢、東漢、晉、明,藩王是有封地的,而且不降爵。唐、宋是沒有封地,降爵。清朝藩王制跟唐宋差不多,都降爵。有一點不同,清朝藩王是不能離開京師。明朝藩王是不能離開封地。降爵,父親是親王,繼承爵位的兒子就是郡王,孫子就是國公。不降爵,就是代代繼承的兒子都是親王,其他庶子降。像明朝魯王朱以海,明太朱元璋的十世孫。
清朝的藩王制跟宋朝差不多,皇子起步都非常低。不同的是,宋朝的皇子慢慢熬,也許能封個王。清朝的皇子也許熬一輩子都不行。清朝宗室爵位有十二級: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下面例一些例項。
努爾哈赤十六個兒子,最終封親王的只有代善、多爾袞、多鐸、阿濟格。郡王只有阿巴泰。其餘兒子都是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這些低爵位。而且皇子起點都很低,升爵非常漫長,沒有功勞更難。例如努爾哈赤第三子阿拜在皇太極時只是三等鎮國將軍。第七子阿巴泰從貝勒熬到郡王,就差不多二十年。多爾袞兩兄弟從貝勒到親王,只用了八年,這還是因為他們兩兄弟有軍功。其他人熬一輩子撐死了也就國公。
皇太極十一個兒子,只有豪格、碩塞、博穆博果爾三個人封親王。豪格、碩塞都是有軍功的,博穆博果爾能封親王也只是順治特別照顧他。其餘兒子終其一生也只是輔國公、鎮國公,連貝勒都沒混到。皇太極好幾個兒子一開始只是鎮國將軍,熬了三十多年,到康熙時才給幾位叔叔升為輔國公、鎮國公。
康熙三十五個兒子,有十一個早夭。所以只剩二十四個兒子。封親王的有允祉、雍正、允祺、允祐、允禩、允祹、允祥、允禮八個兒子。康熙在世只封了四個兒子為親王,其餘三個是雍正、乾隆封的。剩下的兒子爵位都很低。八阿哥允禩在康熙時只是貝勒,雍正繼位才給了他一個親王。康熙封的四個親王,他們也是熬了二三十年。
-
3 # 圖文繪歷史
各朝代的皇子,只要是長到成年的,基本都能封王,有的朝代皇子是一步到位封王,比如明朝,有的朝代皇子由低爵位逐步升遷到王,比如宋朝,只有清朝的皇子,能否封王要看本事了,有的直接封王,有的一輩子與王無緣。
胤禮,康熙17子,擅長書畫,未參與爭儲,頗受雍正信任,封果親王,圖為胤禮畫的雍正像。清朝在皇子分封上,充分吸取明朝的教訓,決不濫封爵,制定爵位有12等,從上到下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等,《清史稿》記載清制以“錫爵之本意,酬庸為上,展親次之,故有皇子僅封貝勒、貝子、公者”,級別多,分封謹慎,使得起點低,又無任何建樹的皇子爵位很低,庸碌一生。
清 “和碩慶親王寶”鎏金印。皇子爵位只要夠上郡王,那就可以稱為王爺了,但並不是皇帝的兒子個個都能當王爺,特別是皇子多時,很多隻混到個貝勒,比如康熙的9子胤禟只是個貝子爵位,康熙20子胤禕,22子胤祜,23子胤祁,終其一生也是個貝勒,雍正的3子弘時一輩子無任何冊封,還有乾隆的17子永璘,只混了個貝勒,直到嘉慶時才升格郡王,乾隆帝的12子永璂,到死連爵位都沒有,只是個普通皇子,長子永璜活著的時候也沒爵位。
永璇,乾隆第8子,活了87歲,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子,圖為永璇儀親王墓,就剩個石橋了。在皇子管理上也比前朝嚴格,除了政治半爭被降爵革爵的,封王的被降爵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果親王弘曕因貪財放縱,被乾隆降為貝勒,惇親王綿愷與太監走得近,被懲罰降為郡王,好不容易恢復親王,後來又囚禁下人再降為郡王。後來清朝走下坡路,皇子也越來越少,爵位就很隨意了,有一個算一個。
-
4 # 玄坤文史
清朝宗室爵位有十二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四等是高階爵位,主要冊封給皇子們,也有少數蒙古貴族能得等以上高階爵位的冊封,同樣的,雖然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個別皇子最後只獲封鎮國將軍的爵位,鎮國將軍從上至下為宗室爵位第九級,職權等同於一品武官。
皇子們雖然生來就與眾不同,但清朝相對較為重視對皇子們的教育問題,所以要想獲得權力,要想得到爵位並不是生得好(生母的家世也很重要)就行,自己還得足夠努力,只有這樣到了適當的年齡後,才能得到朝廷的冊封。
與其他朝代不同是,清朝的皇子們很少有能在初次冊封時就能封到王爵的,比如雍正皇帝胤禛,他在康熙三十七年時被封為貝勒,過了十一年在康熙四十八年時才被封為郡王,這個時候的胤禛才能被稱為王爺。
雍正皇帝胤禛
另外一位混得有點慘的皇子是胤祥,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七年和康熙四十八年裡,兩次對皇子們進行加封,成年的皇子們幾乎都得到了封爵,就比如皇十四子胤禵,他也獲“貝子”爵位,唯獨胤祥在康熙一朝始終沒有受封,直到胤禛登基後,胤祥才被加封為“和碩怡親王”。
還有一類比較特別,早夭的皇子,或是因為疾病意外身亡的皇子,通常情況下是不予追封的,但如果皇帝特別寵愛這個皇子,也會另行追封,就比如乾隆皇帝的次子永璉,他在八歲時就病故了,乾隆皇帝追贈為端慧皇太子;皇三子永璋,在二十六歲時病故,追封循郡王。
乾隆皇帝
嚴格來說,貝勒,貝子兩等爵位也屬於超品,但並不是王爵,所以獲得貝勒,貝子爵位算不上王爺,只有郡王,親王兩等才能被稱為王爺,所以並不是每個清朝皇帝的兒子都能當王爺的。
回覆列表
在清朝之前的中國朝代裡,皇帝的兒子無論賢愚、無論嫡出還是庶出,確實生下來就是“親王”,也即是王爺。
但是中國社會三千年來是一直在進步的,歷代開創新朝的人主,從來都是把王朝長治久安放在第一位,父子親情在其次。
為了王朝的長治久安,王爺們的實質權力是一朝不如一朝的。因為新的人主總會借鑑前朝的經驗,完善封建制度建設,以儘可能地保持社會穩定。
即是說,華人自古就相信好制度比好人管用。春秋時期那些各國最早的君主,幾乎一多半都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兄弟子侄、姻親故舊,再就是各大功臣。周天子把他們分封天下各地,個個都佔有土地和人民,擁有軍隊和收稅權。
本來是希望大家都是親人,互相幫助,做生生世世的奴隸主。
結果,後來打成了戰國。
打的王朝也沒有了,親戚也沒有了。
最後打出了一個秦始皇,秦始皇的兒子們除了“被自殺”的扶蘇和奪了大位胡亥之外,其餘的連名字也沒有留下,王爺更是一個也沒有封。
秦始皇接受了戰國的教訓,實行的是“皇帝專制下的郡縣制”!完全沒有兒子做王爺。劉邦眼看了秦始皇的失敗,認為兒子還是管用的,但郡縣制也不錯,那些親戚故舊和功臣怕是不靠譜。
他的漢朝既不想步周朝的後塵,也不想重犯秦始皇的錯誤。
於是劉邦封了不少兒子去各地,令他們拱衛中央,但是把異姓王都殺了。
可是被劉邦封為親王的那些兒子們所掌握的權力以及可以控制的政治資源事遠遠不能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相比的。
但是,這些親王搞的事情也不少,什麼“七王之亂”泯滅了親情。
東西兩漢一直在努力削弱諸侯王。
到了唐宋的大一統時期,他們接受了教訓,王爺都成了空頭王爺,統治天下用的都是科舉選拔的人才了。唐宋兩朝開始信科舉制度,不再信什麼父子兄弟親情。朱元璋一來是從元朝搶過去的天下,元朝的政治不算成熟;二來朱元璋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有很濃厚的老農民樸素感情。他很愛他的兒子們。
於是他逆歷史潮流而動,給了親王們不少實權。
然後就是朱棣搶班奪權。
朱棣接受了老爹的教訓,把明朝王爺們的權力剝奪了很多。但是很是“恩養”他們,後來簡直養不起了。
明朝滅亡的原因當然不是一個,但王爺們花錢太多,招致的官怨民恨太大絕對是原因之一。大清朝當然要接受明朝的教訓了,清朝封的王爺很少很少。
其實嚴格說起來,大清朝是實行的“以皇帝為首的八旗旗主集體領導制”。除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大清兩百多年,並沒有再封多少王爺。
而鐵帽子王是開國之初就決定下來的。
後來的皇帝們的兒子,很少被封為王爺。
做不了皇帝的皇帝兒子們要做王爺只有兩條路:
第一條是被父皇寵愛。被父親寵愛,在普通人家裡很是容易,在皇室家庭很不容易。一來因為皇帝日理萬機,沒有多少時間享受天倫之樂的,二來,皇權周圍鬥爭嚴酷,家庭氛圍稀薄,各自防範,難以建立互相信任。
嚴格說起來,這種王爺只有兩個:
一個是怡親王胤祥
這個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為人天生恬淡,不愛錢財,還偏有一手治水的本領,北京周邊的水系被他治理的服服帖帖,康熙四處巡幸很愛帶著他。
但是,康熙也沒有封他為親王。
是雍正繼位之後,才封他為親王。
原因就是他天性恬淡,在雍正爭皇位期間,他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權力慾,還支援了雍正。
再一個就是恭親王奕訢
恭親王奕訢是道光的第六個兒子,他很得道光帝的喜歡。
上面說過了,大清朝其實是“以皇帝為首的八旗旗主集體領導制”,道光帝儘管很喜歡他奕訢,也並不能一言九鼎就讓他繼位,一來他是庶子,二來奕詝(咸豐帝)比他更得人望,還是嫡子。
道光帝臨死之際,宣佈奕詝繼位做皇帝,緊接著又封了奕訢為恭親王,即是著名的鬼子六,連慈禧太后也敢頂撞的鬼子六。
第二條路就是軍功封王了。早期的鐵帽子王幾乎都是這個路數,以軍功封王。比如安親王嶽樂、睿親王多爾袞、禮親王代善、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等。
這些人都是在開國之時立有大功的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