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中無痕跡

    大多數人知道魏忠賢曾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曾想到過,魏忠賢讀書的數量有限。明朝有的內閣大臣都認為皇帝讀書少,怎麼會看得起魏忠賢的能力。

    魏忠賢能擁有權力,不過是因為皇帝為了制衡,賦予太監極大的權力。

    魏忠賢如果造反的話,就不能享受制度帶來的優勢,而要直接面對那些內閣大臣的發難。

    試問一個讀書少,但是經常跟國家重臣一起的人,會不知道他們的能耐嗎?

  • 2 # 無劍的劍客

    魏忠賢他是個太監,他造反有什麼用啊?失敗了,會萬剮凌遲誅滅九族;即使成功了,他有子孫後代繼承他奪下的江山嗎?

    魏忠賢在天啟年間確實位高權重風光無限,並被封為九千歲,乃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很多人巴結他靠攏他,在他身邊形成了一個較大的黨羽集團,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手中的權利那是相當的大。魏忠賢是天啟皇帝身邊的紅人,又有天啟皇帝的乳母客氏給魏忠賢保駕護航,所以他深得天啟皇上的信任和器重。魏忠賢又掌管著錦衣衛這一臭名昭著的特務組織,使他擁有了監管百官的權利,在當時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個厲害的角色。

    那麼這麼厲害的魏忠賢為什麼沒有造反呢?我認為其一是沒有造反的必要,其二是沒有造反的能力,其三,當他想要造反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首先來看,魏忠賢在天啟年間幾乎就相當於站著的皇帝了,天啟皇帝給了他那麼大的權利,幾乎可以為所欲為,那他為何還要冒著造反失敗被殺頭的風險去造反呢?在歷朝歷代,造反可是十惡不赦的第一大罪狀,造反失敗後受到的懲罰是相當嚴厲和殘酷的,所以魏忠賢完全沒有造反的必要。其次,別看魏忠賢當時位高權重,堂上一呼堂下百諾,似乎擁有著非常大的實力。然而,他的這些權利正好是天啟皇上給他的,沒有了天啟皇帝制作靠山,魏忠賢的實力將嚴重縮水。另外,在當時的朝堂上,還有很多文武官員跟魏忠賢作對,這些人也都是很有能力和實權的,所以說魏忠賢萬一真的想要造反,也不見得會成功,再說當時大明帝國的兵權也不在魏忠賢手中啊!沒有軍隊的支援,又如何造反呢?最後,當天啟皇帝駕崩崇禎皇帝繼位後,魏忠賢感受到了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這時候即使他真的想要造反,也已經遲了。崇禎皇帝繼位之後,並沒有當即對魏忠賢本人下手,但是對他的外圍組織及其黨羽卻絲毫不心慈手軟,很多人被剷除了。而另外一些人看到魏忠賢不再像天啟年間那樣得寵,並且發現了崇禎皇帝欲謀圖之的心思之後,紛紛主動脫離魏忠賢而去。魏忠賢的實力一下子就減少了很多,所以當魏忠賢發現崇禎皇帝要對他下手的時候,再想造反已經來不及了。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這才自殺而亡。一代梟雄就落得這一下場。

    從而可以看出,魏忠賢的得勢他個人厲害是一方面,而更大的因素,正是作為皇帝的天啟朱由校賦予他的。魏忠賢只有緊緊依附於天啟皇帝,才能確保他的榮華富貴和官職權力。天啟駕崩也預示了魏忠賢的滅亡。

  • 3 # 棲鴻看紅樓

    喲,我還真沒聽說過,哪個太監謀反的!

    一般而言,太監出身貧寒,沒有文化,應該只是做粗活的下等奴才。但是,很多皇帝都會信任太監,而且越是權臣外戚專權的局面,皇帝越容易寵幸太監。為什麼?

    因為皇帝需要自己人,來對抗權臣外戚的勢力。

    咦?要對抗權臣外戚,是為了加強君權。那把太監培植起來了,不會分奪君權嗎?

    當然會,但是機率會小一點,危險會少一點。權臣外戚大權在握,很可能謀朝篡位、改朝換代,像曹丕廢漢獻帝、王莽廢漢平帝與孺子嬰一樣。但是太監,因為沒有後代子孫,即使奪了皇位,也無人可傳,所以很少、幾乎沒有太監想著篡位的。

    魏忠賢也是這樣。雖然他是成年後才淨身入宮,但是他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乾兒子幹孫子當然很多,但沒有血緣,畢竟隔了一層。

    沒有兒子,就容易失去篡位的慾望。這,也是朱由校信任他的重要原因。

  • 4 # 鐵錘妹妹的哥哥

    明朝的太監屬於狐假虎威的走狗,他們的權力,全部來自於皇帝的授權,一旦授權被收回,則萬人之上的太監,也不過是一條失勢的落水狗而已。

    要說這封建制度,發展至宋明以後,尤其是到了清代,已經被統治者玩的爐火純青,皇權已經被牢牢地掌控在皇帝本人手中。其他人要想插手分一杯羹,幾乎是不可能的。

    明朝像魏忠賢這種太監,雖然權勢熏天,但是在極權的統治制度之下,歸根結底,他們也不過是皇帝的狗奴才,他們的一切權力,都來自於皇帝本人的授權。他們對於皇權根本構不成大的威脅,總體上還是一切行動聽指揮的狀態。

    他們這些太監,表面上看好像有自己的黨羽,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黨羽,根本上也是隻聽命於皇帝的旨意。他們這些太監要想幹壞事,還得千方百計從皇帝那裡哄騙來一道詔書,或者一句聖諭,然後才能指揮手下人去放手大幹。

    這一點,可以說幾乎完全不同於以往朝代,在以往的朝代裡,得勢的太監,是絕對性地掌控了皇帝本人的自由。比如秦末的趙高,比如漢末的十常侍。他們把皇帝把玩於股掌之間,使得皇帝本人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權力,在指揮下屬方面,皇帝完全像一個影子,帝國的一切都在掌握權勢的太監的手中運作。

    那麼,為什麼大明王朝的太監沒能做到像他們的前輩那樣,玩弄皇帝於股掌之間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大明王朝對於封建制度純熟的掌控能力。說到底,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他的後繼者,把大明王朝的統治制度制定的萬無一失,而且得到了全面有效的實施。比如大明王朝嚴格管控太監的知識水平,人員數量,以及他們對於朝政的參與程度。雖然這種制度自古以來就存在,但是很少有哪個朝代落到了實處。總體上,大明王朝在這方面,做的相當好,太監想要在這種制度之下搞小動作,幾乎是絕無可能的。太監,即使得了勢,充其量也只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偷偷摸摸地搞一點事情,要說想翻起什麼大風大浪,恐怕還差的遠。

    當然,我們要知道,明朝的太監雖然對皇權沒有造成大的威脅,但是,對老百姓來說,他們可算是惡貫滿盈了。他們仗著皇帝的授權,打著皇帝的旗號,在民間無惡不作,欺壓百姓,欺侮良臣,讓人心寒。

    算起來,明朝很是出了幾個權勢熏天的惡霸太監呢,像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他們藉著皇帝本人的愚蠢與偏見,借用皇帝的外衣狐假虎威,千方百計地為非作歹,一切行動都打著皇帝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危害國家,危害人民。

    朱元璋時期,太監的地位就僅限於打掃衛生,端茶倒水這一類事情。太監想要讀書識字,根本就不可能,也不被允許。

    到了朱棣時期,他給了宦官什麼樣的權力呢?大概是五大權力。出使,就是到外國,當特命全權大使;專征,就是帶兵去打仗;監軍,別的將領打仗,由太監在背後看著;分鎮,就是到地方上看住地方官;刺探臣民隱事,就是刺探大家的各種情報,當特務。

    現在的許多影視作品中,對於大明王朝的東廠,西廠這些太監特務機構的演繹刻畫,很容易讓我們誤以為太監有著無上的權力,這很顯然是錯誤的。所謂東廠西廠,聽起來威風八面,權勢熏天,實際上也不過是皇帝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替皇帝跑跑腿而已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不詳徵兆和極寒風暴的被動減速是能一起疊加的嗎?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