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者善狩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內陸羅布泊,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包括美國、前蘇聯等國家的地震監測站均收到了這一個意義非常的訊號,很快,中國正式對全世界宣佈,中國已經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進行核試驗的大背景是面對美俄兩極在這個藍色星球上劍拔弩張的對峙,並對其他非核國家進行核訛詐。不敢屈居人後,剛剛站起來的華人決定站的更穩當一些,而更穩當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擁有自己的核武器,而在這一天,中國終於做到了。

    中國核武器是在極為難以想象的困難中取得成功的,我們一度視之為老大哥的前蘇聯,在關鍵時刻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和技術支援,並一度動了對中國核試驗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的念頭,最終在中國義正辭嚴的譴責和威懾中,取消了念頭。一句話,很慫。

    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原子彈的國家,其重要意義在於,有了它,我們腰桿更硬,誰敢再使用核訛詐,我們將奉陪到底。

    然後中國一發不可收拾,又試驗成功了威力更大的氫彈和中子彈,同時也做到了小型化,可以透過轟炸機或者戰略導彈進行發射了。這樣一來,我們有槍也有彈,基本上處於不敗之地了。

  • 2 # 東方神盾

    這不太像一個問答題,非常像一個搶答題!

    在五十年代的中蘇關係蜜月時期,在核武器研發方面,蘇聯老大哥曾給予了熱情的幫助!但隨著兩國兩黨關係的破裂,在一九六0年蘇聯停止對中國的所有援建專案,撤走專家。當然其中就有幫助中國研製的原子彈!

    蘇聯專家撤走以後,中國時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其它已經立項的在建專案不得不下馬!但共和國的主席毛澤東高瞻遠囑,別的專案可以下馬,但唯有原子彈專案不能停止!

    隨後中國成立了以鄧稼先為首,聚集了以錢三強、周光召、朱光亞等為主的大批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經過數年努力終於在赫魯曉夫下臺的兩天之後,即一九六四年的10月16日試爆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毛主席幽默的說,應該給赫魯曉夫送個一噸重的勳章去!

  • 3 # 戰武奇兵

    1964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時,羅布泊的一聲巨響震撼了整個世界,從此中國步入有核國家,再也不用擔心核大國的核敲詐,華人民從此站了起來。國家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核事業發展做過貢獻的人。

    此致 敬禮

  • 4 # 心有靈犀73024986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紀錄片裡的高高升騰的蘑菇雲和試驗人員歡呼雀躍的場面現在還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那是鼓舞人心的大事。1964年10月16日臺北時間下午3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核武器試驗場爆炸成功,從此中國走出了核威脅和核訛詐的陰影。當天傍晚,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給3000名演職人員宣佈這個驚人的好訊息,23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才正式對外宣佈。這顆原子彈在羅布泊102米的高塔上爆炸的,根據試驗場的爆炸效應,估計當量約兩萬噸級。第一顆原子彈中國耗資約28億人民幣,僅用了2年零8個月就試驗成功。

  • 5 # 震長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巨大的破壞震撼了全世界。1951年11月,法國著名科學家裡奧·居里傳話給毛澤東,要反對核武器,自己就應該先擁有核武器。1950年10月,華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美國多次企圖對中國使用原子彈。

    正是基於這種巨大的核威脅,尤其是在1954年秋天,中國發現了有鈾礦,沒過幾個月,毛澤東就作出了中國要發展核工業的戰略決策,標誌著核工業建設的開始。1956年,毛澤東對赫魯曉夫提出,蘇聯能否在製造核武器方面給中國以援助,對方開始予以拒絕,後來又答應幫助,但後來又宣佈撤回全部在華專家。毛澤東在嚴峻形勢的壓力之下,審時度勢,決定自己搞。

    核工業戰線的廣大職工頂住壓力,奮發圖強,先後排出了數千個技術難題,奮力攻關,逐項攻克。1963年3月完成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1964年1月14日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的濃縮鈾,1964年4月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彈上用的核部件,1964年6月6日在研製基地爆炸試驗了一顆準原子彈。

    重要歷史時刻終於到來,1964年9月23日,周恩來總理召集賀龍、陳毅、張愛萍、劉傑、劉西堯等人,正式傳達了毛澤東和中央常委的決定。1964年10月14日,張愛萍在新疆核試驗基地向中國首次核試驗委員會全體成員宣佈中央的命令,原子彈試驗的零點時間定為臺北時間1964年10月16日15時。

    1964年10月14日下午7時20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老邱被吊裝到羅布泊地區一個102米高的鐵塔頂部,10月16日早晨6點30分完成了爆炸前的最後一項準備工作,10月16日下午2時59分40秒,主控站操作人員按下原子彈起爆按鈕,10秒鐘後自動控制系統進入自動控制狀態,這時倒計時從10到零順序跳動,在10秒內,原子彈從雷管點火、炸藥起爆開始,能量向內心聚焦,高溫高壓壓縮鈾235,核材料達到超臨界值,中子轟擊原子核,鏈式反應快速形成,原子核不斷產生裂變,釋放出巨大能量,只見零點一到,強光閃亮,天地轟鳴,巨大的蘑菇雲翻滾而起,直上藍天。這就樣,我們成功了!

  • 6 # 來看世界呀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試驗成功,在當年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成功,極大地鼓舞了華人,也讓中國在國際交往中有了更多底氣。其實當年原子彈剛試驗成功,國外媒體還是有質疑,因為當年原子彈試驗時是將原子彈事先固定在一個鐵架子上,然後引爆。美國在中國試核爆試驗成功後進行了一些檢測,發現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並不是美國事先估計的鈹彈,而是鈾彈,也說明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比美華人估計的更為先進。因為工業發展還比較落後,美國等國家並不看好中國的原子彈,因為它們認為中國沒有能力、沒有合適的裝置進行原子彈隨意投放。直到一年多年後,中國軍工科學家們,改造轟炸機,裝設了原子彈儲存、投放所需的裝置和人員防護裝置,於1965年5月14日9時59分10秒完成第一次原子彈空爆試驗,成為了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武並能空投的國家。此時距離中國第一次原子彈試驗也剛剛過去了不到兩年,足以證明中國科研人員的能力。

  • 7 # 科羅廖夫

    4月24日,是中國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50年前的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中中國產衛星的國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有必要聊一聊中國“兩彈一星”的那些事。

    壹:“曼哈頓工程”之難史無前例

    人類最早的原子彈研發計劃“曼哈頓工程”,迄今為止依然稱得上超級工程,花費了將近20億美金,相當於2018年的300億美金。其中所用到的研究院、大學、工廠以及人員更是無數。原子彈的最大難處在於高濃度鈾的獲取。鈾礦中有鈾-235和鈾-238兩種同位素。但只有鈾-235才有用,偏偏鈾-238難以分離,而且自然界中的鈾礦中99.3%都是鈾-238,只有一丁點鈾-235。

    為了篩選出來,美華人用了整整三種方法,可謂是費盡心機。前邊說過,整個曼哈頓工程耗費資金約20億美金,而這些錢中的90%多都被用於建造工廠和製造原材料。人類第一批原子彈的原材料獲取到底有多難,由此可見,而且那時候美國還雲集了世界上所有的優秀科學家(除納粹德國之外)。曼哈頓工程之難,由此可見。

    貳:來自羅布泊的爆炸更為艱辛

    美華人研發的人類首顆原子彈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成功爆炸。人類首顆原子彈爆炸19年之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彼時的榮耀,至今猶在。但對於美國都非常吃力的事情,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當了褲子”才搞出來。

    ▲原子彈研發歷史老照片

    作為最難最複雜的技術,當年只有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原子彈的核心技術,而且對中國完全技術封鎖。經濟和技術幾乎都是空白的中國,想要啃下原子彈這塊硬骨頭極其困難。至少當時世界大國可能沒有一個認為中國可以做到,但最後中國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成功研發出了原子彈。

    ▲當年的研發人員 真正的“科技拓荒者”

    中國就有了一個美國“曼哈頓”的存在,那就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稱九院,而九院主要的工程和生產部門就是221廠。

    ▲《第九所》還原三頂帳篷起家

    我們國家發展核武器的全部過程,是從三頂帳篷開始的,你要在風沙漫天、大雪紛飛的青藏高原,建起一座規模龐大、功能齊全,能夠容納幾萬人生產生活的科研基地。還要隨時面臨糧食短缺、人員匱乏和因物資缺乏而帶來的巨大研製風險。可以想象,當年肉身通關的科技拓荒者們,到底是如何撐下來的。

    ▲《第九所》還原科研基地自然環境

    那個年代剛好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全華人民吃飽飯都是一個問題,但從長遠考慮,重要的原子彈研發工程沒有被停止。就是今天來看,這也是壯士斷腕的壯舉。基地糧食非常緊缺,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自謀生路。除了各地援助的一些糧食之外,基地還專門組建牧場和漁場來度過這個難關,於是就出現了一邊放牧打漁,一邊基礎建設,同時原子彈研發製造也沒停下的情況。

    ▲《第九所》還原當時的住宿條件

    為了早日取得粗鈾原料,我們國家在大力建設大型工廠的同時,也用傳統的土法提煉鈾礦。實際上在大型工廠還沒有建成之前,我們就已經得到了150噸鈾原料。這是怎麼來的呢?這是雲南礦區的群眾用籮筐篩選、豆腐包過濾以及鐵鍋烘乾出來的。硬是憑藉著堅強的決心和毅力,屬於華人的蘑菇雲在1964年10月16日騰空而起了。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能研製出核彈頭,並不意味著就能夠將其實戰化,不做個幾十萬次各種實驗,連門路也摸不到的。中國當年為了搞出超級可靠和精確的多點起爆原子彈內爆裝置和核扳機,造了1000個戰鬥部用於實爆試驗,最後達到可靠性百分之99.999以上,也就是俗稱的5個9,才裝到原子彈上面。

    想核武器實戰化,就必須進行大量的核試驗和模擬實驗,美國進行了1032次核試驗,蘇聯和俄羅斯進行了715次核試驗,法國進行了210次核試驗,英國進行了45次核試驗。

    中國也進行了45次核試驗,包括23次地上核試驗和22次地下核試驗。中國在當年爆炸原子彈和氫彈以後,就迅速進入兩彈結合試驗與核武實用化的階段,並取得了成功,小型化和實戰化的核彈頭被安裝到東風2/3導彈,以及配備給轟6轟炸機。透過二十餘次核試驗完成了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從東風二號導彈到東風五號導彈等第一代核武器的研製。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用了不到20次核試驗,就突破了核彈頭小型化的關鍵技術,在核武器設計的核心技術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並確保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訂後中國核威懾力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九所》還原核爆畫面

    叄:感知歷史,致敬科技拓荒者

    即使在常規武器裝備已經高度智慧化的今天,核依然是大國戰略的基石,是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下,維持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的必需品。如果說第九所在金銀灘淬鍊的“兩彈”給了當時的新中國一定的國際話語權和地位,那研發兩彈過程中誕生的“兩彈精神”,更是成了後來中國科研的重要精神核心。它給了當年的中國科技拓荒者巨大的信心和力量,它用事實證明了,外華人能做的,我們也能做。自此以後,中國在大型科研工程上,進入了穩定持續的發展階段,無論軍用、民用,航空、航天,遍地開花。

    ▲向共和國科技拓荒者致敬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航天日”,在我們為中國的航天事業鼓掌自豪的時候,再講這段歷史,是希望大家理解,今天的成就正是這些共和國的科技拓荒者,一點一滴,一步一步,從0開始建設起來的。從戰後重建到改革開放,再到今天,中國科技每一次攀上新的高峰,始終離不開從221廠,從第九所誕生的“兩彈精神”。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們老話講,“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光腳的時候,說這句話是一份豪氣和傲氣,但我們今天穿上鞋了,更不能丟了這份豪氣和傲氣。從三頂帳篷開始建設基地、研發核武。並且最令我難忘的是,《第九所》講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那些曾經出現在我們書本上的英雄故事。我們的年輕一代,應該瞭解這些故事,瞭解國家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在各方面條件都遠遠超越那個時代的今天,當我們再面臨科技挑戰的時候,更應該秉承“兩彈精神”,創造新的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朝對外戰爭時,有沒有自稱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