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料完善度低
-
2 # 保家衛國丨
前不久,銀保監在其官網公佈的2019年1月至5月保險業經營情況表顯示,前5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1854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原保費收入1.7049萬億元,財產險原保費收入0.4805萬億元。根據經營情況表,前五月原保險賠付支出5252億元,其中,人身險賠付支出2807億元,財產險賠付支出2445億元。
相比於加拿大、美國、日本等保險強國,中國的保險資料看似已經成為了保險大國,但其實對比一下資料就會很直觀看出中國的人身險理賠率並不高,大多是因為錯誤的配置和保險理念的扭曲,很大一部分“保民”都把保險當做理財“保本”的一種工具,導致人身險保費中有非常大一部分都是兩全險和年金險,這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作為家庭保險配置的首選,就是本末倒置了,因而我們只是保險大國,還遠遠不是保險強國。不過像樓主說的保險業是否存在類似於黑幕等情況,大可不必擔心,保險是合同商品,保險公司受銀保監會的監管和保險法的約束,國家政府多次大型會議中都反覆強調商業保險的重要性。
買保險本身永遠不會被坑,反而是必須的財務規劃行為。只有買錯了才會被坑,所以與其問保險是不是騙人的,不如多花點時間瞭解一下的財務狀況,多瞭解一些必要的保險知識,不上當不受無良代理人的銷售誤導,控制好預算,關注好配置。
-
3 # 涵晉
說一下我的理解,為什麼保險是騙人的:
大眾缺乏基本保險知識。相比發達國家,保險在中國發展還是處於起步階段。絕大部分老百姓對保險相關知識的理解非常的匱乏,而保險又是個高頻話題,少數人對保險不好的體驗,會造成大多數人這樣的誤解,聽說xxx買保險被騙了。對於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對於這樣的事件是沒有辨別能力的。保險從業人員並沒有統一的專業標準。不乏有從業人員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未盡到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客觀、中立的幫主客戶甄選最適合的產品,而非最貴的。投保時保險合同內容不夠清晰。保險合同說的都不是人話,購買保險相信沒人會逐字逐句理解每一項合同條款,只會想當然的認為,得了大病就能賠。但真到生了病去找保險公司理賠的時候,卻被告知不符合合同xx項條款。此時才恍然大悟,買保險的時候我怎麼不知道,這不就是騙人嗎?所以在購買保險之前,我們首先應該要知道:保險是科學的風險轉移工具 - 將我們不能承受的風險事件結果轉嫁給保險公司, 比如得了大病沒錢治病;其次,要根據個人需求理性分析配置產品組合。
說白了,問自己“得了大病要50萬治療費,我拿得出來嗎?”“拿出來這50萬後,對我生活有啥影響?”
我始終認為 保險從來不會騙人,騙人的只會是人。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才不會被不專業的從業人員誤導。
-
4 # 使用者shlsuo
保險事業從開創以來都是穩賺不賠的行業,這是因為高賠償和零少投入的誘惑,他的本身並非騙人。為什麼人們都認為騙人,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定額搭配,並非自願,習成為規。如機票,車票,車險……
二.沒有多少人能看懂保險合同條文,只知賠償,不知責任。
三,索賠時下屬保險公司為了業績,在模擬兩可的問題上沒做認真調查,敷衍塞責,總想推託,損害客戶。例如買一份醫保只要每年交一次款就行了,但憑醫療單報銷花費的時間損失工資有時要比報銷錢多。
四,賣保險做人在上門推銷保儉時,為了賣險提成對客戶只說得利,不說得失。
五,醫托,房託的做法感染了賣險,賣險活動繳請的是有錢人士,一個買險的旁邊坐著兩三個賣險職員。
總的說,外資保險進入中國,如果不是政策限制,中國保險必然走入窘境。
-
5 # 讓子彈飛一會兒ooo
弱智被認為保險是騙人的。保險是一種長期投資。發達國家商業保險是人人必備的。華人為啥覺得保險是騙人的?那是因為從業者不夠專業,為了業績啥話都敢說…一旦有了險情拒賠就覺得上當了!
回覆列表
誰說保險是騙人的?還都說,胡扯八道。
保險是將某些社會功能“社會化”。比如,人總是要生病的。在傳統農耕社會,會存點錢以備急需,其中就包括”治病”。醫療保險就是將“治病”儲蓄這一功能分工出來,就有了“醫療保險”。按保費,當你生病時就能減輕你經濟上負擔,這對你難道不是大大的好處麼?
社會保險,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城市有單位和組織的,退休後由單位組織負責。現在由社保統一管理,由社保管理發放退休工資,本質一樣。其它保險都同理,只是功能丶專案不同而己。
當然,保險是自願的,愛保不保都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