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L食品
-
2 # 非虛構
社會對每一種職業都有不同的認知度,僅就教師職業而言,大學教師受尊重程度遠遠高於小學教師。顯然,高中教師有更好的社會地位。從社會資源積累來講,高中教師更容易積累豐富的社會資源。再者,藝術類教師收入並不低。希這些實實在在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
3 # 小兵老師要堅強
當然去高中教音樂好。只要你有這把刷子,到高中教音樂收入高,升學壓力小,因為不是數理化,直面升學壓力。最主要,沒有成堆的練習冊,卷子,作文等作業要批。高中孩子們大了,也懂事,好溝通。有機會,儘管去高中。另外,對將來你的兒女考大學有好處。你能儘可能多地瞭解考大學的報考,錄取情況及名師團有哪些,便於你孩子拜師或考學。
而小學語文老師,每天面對一百多學生,一百多本練習冊,還有日記,作文等,一本一本批改,很辛苦的。加上孩子們小,調皮的也多,沒耐心不行,沒威嚴也管不住。管得嚴,孩子們苦,管得松,不出成績。家長的密切關心和緊張情緒都會化成壓力。
親,總之一句話,教體音美都挺美的。到高中教音樂,更好,多少人求之不得。去吧!
-
4 # 荷塘教苑
去高中教音樂好還是去小學教語文好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問題。只存在哪個更適合你,哪個你更專業、更精通!選擇你精通的,你專業的,就是對的。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小學語文和高中音樂怎麼去教,然再看自己比較具備哪方面特長。
小學語文要怎麼去教呢?四個方面:
一、深挖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對創造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拓思維,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面的思考問題,探求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的思維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注意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新穎性、獨特性、多向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教學《燕子專列》時,可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人們為了燕子,做了什麼?從中體會到什麼?一位教師教《稱象》問學生:還有沒有更好的稱象辦法?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一個學生說,稱石頭太麻煩了,可以讓隨行官員一個個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畫線的地方,稱稱每個人的重量,把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多麼與眾不同的又切實可行的辦法!多麼可喜的求異思維的火花!學生不是不能,關鍵在教師的啟發引導。
二、鼓勵質疑,培養多向思維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要從鼓勵學生髮問質疑開始。我記得曾有這麼一個調查實驗:在一張紙上畫了個這樣的圖案——“○”。當去測試學齡前兒童時,20個孩子竟能說出100多種答案,當去測試高三的學生時,答案卻只有兩種。
的確,在中國以往乃至今天的課堂上,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已的真實理解發表意見的機會,學生被動學習多,主動學習少。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生的發問家。對兒童而言,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問號構成的,所以他的問題很多。為什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少,很多孩子最後不會問問題,提不出問題來,這跟我們的教育方式是相聯絡的。對於孩子的很多荒誕不經的問題,我們常常採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
這樣時間長了後,孩子的質疑問難的精神就會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髮問質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學生始終有一種比較強的問題意識。要使學生能夠不斷的提出問題來,教師還應該有正確的應對發問的策略。在課堂裡,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學生髮表的意見,教師應該冷靜地對待和思考,特別是對於那些跟教科書、跟老師設定的不一致的意見,教師更應該慎重地給予解答,在不明確的情況下,最好延遲做出判斷。而不應像我們所形成的習慣,教師馬上要給一個反饋,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是習慣性的、條件反射式的給予否定。這樣,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在老師不經意間就可能受到傷害。
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主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創造能力
語文教學應當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要根據年段的不同、課文的內容和形式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可以讀讀、畫畫,詩歌可以讀讀、背背、唱唱,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可以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會,而且能發展語言,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探究、發現的環節。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探究與發現,一方面要切實加強潛心讀書、獨立思考的環節,要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到尾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的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別是那些膚淺的,但確實是自己在讀中悟到的見解,教師對獨立見解應熱情鼓勵,對有價值的見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堅持下去,每個學生一定會在探究中有所發現,創造性思維能力一定會逐漸提高。
另一方面要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例如在教學《灰雀》一課中,有個學生問:“列寧為什麼跟不會講話的灰雀講話,而不跟會講話的男孩講話呢?”當時,我沒急於回答,而是因勢利導,引發孩子思考討論:“啊!我也弄不明白。你們想想這是為什麼?可以討論討論。”一個學生說:“列寧怕小孩傷心,所以不直接問小孩。”另一個學生說:“列寧表面上是對灰雀講話,實際是跟小孩說話。
”一位歷史巨人像一個普通百姓一樣跟小男孩交朋友,跟灰雀交朋友,列寧愛小孩、愛灰雀之情盡在不言中,課文所蘊涵的人文精神都充分體現出來了。可見,在課堂上營造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自由爭辯的氣氛,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此堅持下去,全班一定會形成探究的氛圍,從整體上具有較強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放飛想象的翅膀,培養創造力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只要教師創造條件,正確誘導,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學生讀有情有景的課文時,教師要啟發學生進行再造想象,邊讀邊在頭腦中浮現圖畫。這樣既能用圖畫幫助理解內容,又培養了想象力。同時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讀寫練習,培養想象力。
如教學《狼和小羊》後,重新播放錄相,當狼撲向羊時,引導想象,問:“小羊最後被狼吃掉了嗎?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給故事加個結尾。”學生興趣盎然,思維的閘門開啟,很快就編出了好幾種故事結尾。我在課前透過個別瞭解把一個學生的想象的故事結尾製成光碟,此時播放說:“這就是李如意同學所編的故事結尾,真生動!請同學們繼續大膽想象,大家一起評出幾個精彩的故事結尾,老師再把它製成光碟,我們一起欣賞。”這就更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課堂上,同學們躍躍欲試,連平時不大愛發言的幾個同學也舉起手來。大多數學生都想象小羊急中生智,想出種種逃脫的辦法,沒被狼吃掉,或把狼打死;也有的學生設想小羊太善良了,跪在地上求饒,結果還是被狼吃掉。這裡還有一個美國的教學例項:一處小學曾出過一篇作文《郊遊》,它給出了作文的開頭:四個小朋友出去效遊,在樹林裡發現了一個蛋………讓學生續寫這篇作文。
一個小學生的作文是這樣寫的:四個小朋友爭論不休,有的說是烏龜蛋,有的說是鱷魚蛋,還有的說是蛇蛋……到底是什麼蛋?有個小朋友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說:“我們把蛋拿回去孵化,不就知道是什麼蛋了嗎?”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好,於是就把蛋拿回來,像孵化小雞那樣精心呵護。然後又細寫了孵化過程。終於有一天,蛋裂開了一條小縫,裡面有個東西也一動一動的,大家爭先恐後地去看,結果你猜猜,孵出了什麼?孵出了一個——里根總統。這不就是放飛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的結果嗎?
那麼高中音樂呢?
一、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偶像。
我們知道,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有追星的現象,而且還很狂熱。明星之所以被學生追捧,那是明星的才藝吸引學生。學生們會很主動地瞭解明星的近況,模仿他們的言行。我們姑且不論追星的利弊,但我們從中可悟出一個道理:只要教師成為了學生的偶像,那就可以受到學生的追捧和熱愛,他們就會主動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偶像,必需具備一定的才藝。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一定是音樂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須全面掌握專業知識,有熟練的技能技巧。只有這樣,才能靈活駕馭課堂,開展其它音樂課外活動。音樂教師除對本專業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揮等技能,還有作曲知識、中外音樂史及重要音樂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樂理論必須掌握外,對文學、歷史、美學、地理、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瞭解,音樂教師只有博學多才,教學時才能運用自如,才能改變那種迂腐陳舊、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成為學生的偶像,才能真正勝任高中音樂課的教學工作。
二、巧妙運用音樂教育教學藝術。
高中音樂欣賞課內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受閱歷和知識的制約,學生不可能對這些內容都很感興趣。他們往往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對不同的樂曲採取不同的學習態度。喜歡的就抱積極的態度去欣賞;不喜歡的,就表現出厭煩情緒,以消極的態度去應付,不認真聽,不動腦想。籤於這種情形,在教學中,我就先從導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導語是教師匯入新課的語言,是課堂講課的第一個環節。俗語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時,課前就有聽到同學說民歌沒意思,土裡土氣的,不喜歡聽,沒興趣欣賞。然而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蒐集資料,設計方法。上課一開始,我就播放劉歡唱的《好漢歌》,這首歌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他們大部分人都會唱。然後,我再播放民歌《王大娘釘缸》,學生們就議論開了,說怎麼這兩首歌有點相像,我就讓同學們視唱,並分析、比較它們的異同點,然後說明,《好漢歌》是以民歌為《王大娘釘缸》基礎,演變加工而成的。這說明民歌是音樂創作的源泉,它在音樂創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後,教師提出要求,這節課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幾首民歌,這樣,同學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則上得很順利。
三、精心傳授音樂作品欣賞方法。
音樂欣賞僅僅停留在興趣階段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充分體驗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達到欣賞的目的。這就是欣賞音樂的三個階段:直覺(感官)欣賞----感覺(情感)欣賞----理智的欣賞。不同體裁的音樂欣賞的要求、方法也不同:對於歌曲的欣賞:一般可以藉助歌詞較直觀地理解歌曲內容,達到欣賞的目的。對一些歌詞內涵較深或者寓意較朦朧的作品進行欣賞,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學及文化素養。而對於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國的藝術歌曲、歌劇、詠歎調等作品的欣賞,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之外,還要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創作動機、民族習俗、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有充分的瞭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容。
對於器樂曲的欣賞:對一些近代的、單一形象的輕音樂樂曲,可以根據標題的啟示,透過自己的聯想,去體會樂曲的內容和情緒。如:賀綠汀的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對於大型的器樂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情況,尤其是一些無標題音樂;對於一些大型的標題音樂作品,除了瞭解其時代背景之外,還可以根據樂曲的說明去理解、欣賞作品。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作品是中國民間傳說梁祝的愛情故事為題材,借鑑民間器樂的表現手法,並以華人民的欣賞習慣,根據情節的發展順序加以概括而創作成的。在欣賞時,要求學生按照揭示的情節順序:“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長亭惜別----逼婚----樓臺會----抗婚----縱身投墳----化蝶”靈活去理解欣賞樂曲內容。
四、藉助多媒體音樂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主動藉助有關圖片、幻燈、錄影、電腦進行教學,但必須強調“以聽為主,以看為輔”,以加深學生對作品內容的理解。
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將音樂知識講解與樂曲欣賞相結合。
沒有一定的音樂知識,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而孤立地講授音樂知識,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不容易記。因此,在透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欣賞樂曲的同時應結合音樂知識的講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欣賞器樂的時候,可讓學生看一些音樂會的演出,引導學生認識其中樂器的形狀及音色特點;欣賞舞曲的時候,就播放該舞曲的舞蹈表演,讓學生領會演員如何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音樂,還可讓學生模仿或創作來體會音樂。
搞好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任重而到遠。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斷創新,為高中音樂欣賞教學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