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來智慧指紋鎖體驗館
-
2 # 布瑞克農業資料
每一次回到那安靜的農村,踏上那溫情而踏實的土地,見慣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後,好似萬古不變的,這如死水般的寧靜帶給人的是心靈無比安逸的享受,然而年節回家時,本是熱鬧開心的正月,在初十前卻沒有了熱鬧的景象,一個正月初十以前,不得消停。從初二開始,就開始做五十二(就是為親戚裡面今年五十二歲的人做壽,以祝福其多福多壽,以下同),初三有七十三,初四有八十四,初五有六十五,初六有六十六,初八有八十,初九有九十……,鄉親們儘管不情願,還是每天東西跑著去走人情。如鄉親們的收入,從2005年至今好像也就翻了不到一番,就拿同一個親戚來說,人情錢已經由最初做六十五的50元變到了現在做七十三的300元,整整翻了6倍。
其實人情往來,是維護親情友情的重要途徑。農村有句老話“走親戚,親戚要越走越親”。然而隨著商品化的逐漸深入,金錢也取代了原來具有象徵意義的粉條、掛麵、豬肉,似乎“走親戚”變成了金錢的走動,隨著禮金的越來越多,在少數農村比較富裕的分子的推動下,人情費也節節高升。從感覺而言,似乎錢越多,就越親,人情就越濃郁,但是事實卻並往往不是這樣子。
就拿為老人“做歲”來說,一是擾亂了人們正常的節日生活。從初二到初十左右人們不得不忙於奔波在各個親戚或朋友的老人家裡,就拿我們那一個村片來說,十幾戶人家幾乎每家在這幾天都會有事,甚至在六十五這天會有三四個老人的親戚,那麼這一家人就要兵分四路,錢分四處,經常聽到鄰里的叔嬸抱怨累得要死,節日的快樂被忙碌的應酬取代,有的年輕人索性就等過了初十再回來。二是加重了部分人的負擔,使得親戚開始分化,甚至會把親情走散了。記得2012年在後屋的大奶奶84歲,大家為上多少禮吵了起來,因為幾個家裡條件好的叔伯想要掏200元而大家的預算都是100元,最終大家被迫都掏了200元,因為大家屬於親戚裡面的同一個級別,是要保持一致的,否則會讓別人笑話的,而一個姑父家裡條件不好,五年都沒有為自己買過新衣服,每年來都是那一件,讓人寒心。正如賀雪峰在鄉村社會關鍵詞裡所說的,過高的人情使一般的農民不再交朋友,甚至不再能與親人建立正常聯絡,人情成為排斥窮人的力量。人情正在由互惠變成赤裸裸的社會排斥與社會分層的工具。人情成為經濟分化的社會強制機制,是有經濟分化到社會分化的一個關鍵環節。
人情是一個怪圈子,每個人都不想這樣,但是都擺脫不掉,像我們村的一戶人家,與自己的親戚保持一份非常的關係:咱們走動,但是隻在結婚等大事上有金錢往來,而不參與像老人“做歲”等事情,自然節省了很多的成本。其實以前,各種事情的往來走動大多是靠物,靠親戚之間的互惠互助,曾經的“叫人幫忙”變成了“僱人幫忙”,有人說是勞動的價值的體現,我看到的卻是美好的習俗的消失。
然而事情到了這一步該是個怎樣的解決方法,都老死不相往來?有人提到了政策,比如由村規來規定禮金數額作為參考標準,把群體中收入較低的部分的難言之隱表達出來,其實這些方法都不現實,問題的關鍵是除了金錢,我們該拿什麼來維繫人情,我們該如何重建那互惠互助的情,如何找回遺失的淳樸價值觀,有些事情的發展我們無力抗拒,可是我多想回到那個淳樸的年代,看到真實的親情而不是赤裸裸的金錢的流動。
回覆列表
過去因為大家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家中遇到紅白喜,鄰里鄉親都自願帶幾塊錢呈上,而且自願上門免費幫工,幫助你度過家中經濟,人手少的難關,至於說到做歲,很少有人為之了,大家相亙之間都也很體諒,生怕啟動大家,今後難以還情。這樣的傳統亙助友愛的方式,至今延續了幾千年,從沒變味⺁,可是,到了如今的經濟社會,我們大家確實發現他變味了,拋開家中辦紅白喜事我們不說它,畢竟人的輩子結婚只有一次,家中白喜字也沒有那麼多人死,還可以諒解,至於說到做歲,大家話題就多了起來,是的,各人喜好不同,有些人不喜歡做歲,而另有些人就只怕沒有種種藉口了⺁,臂如家中兒子辦滿月酒,週歲,三歲,六歲,還有的做九歲,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反正九年一次,你家中如有兩個女兒,加上自己夫妻倆,老父母親,一家六口人,基本上年年者有人生日做壽,藉機斂財,而且做歲的彩禮年年在上升,弄得鄰里鄉親們都苦不堪言,去也不好,不去又會說你瞧不起他,真是進退維谷。至於此局如何破解,今年過年我回了趟鄉下,我們當地是這樣對待做歲的,在這裡我與各位讀者們分享一下我們老家杜絕做歲的經驗,家中鄉親們大家都配合很默契,對於每一個都是這樣,小孩做歲不理他,不來往,大人做歲,你只有一次機會,那就是八十大壽,如果你要做什麼三十六歲可以,你只能免費發請帖去請各位前來祝壽,決不準乘機收取禮金,說實話鄰居們也不會送禮金與你,大家如此一來,做歲之人就少之有少了,這樣賠本的買賣又有誰願意為之,勞心虧本,至於說到八十大壽,那是大家現在相互之間,在進行健康長壽比賽了吧!過得了八十你就是壽星,值得大家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