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之趣,蓋在賣弄。僕雖不善於此,然心好之不能罷。嘗遊弋於詩聯網上,見有佳上句而心大喜,搜尋枯腸以應對之。拙手偶得,輒欣然數日,把玩不已。 觀夫詩聯網之出句、對句,常犯聯之禁忌。雅俗之士,亦屢有心羨不明之嘆。小子不敏,敢呈陋學,道對聯之基本。冀以廣增同好,亦以得高人指摘。
要寫好一副對聯,大致可從三個方面著手。曰音韻、曰詞句、曰意境。
一 、先說音韻。
對聯沒有押韻的壓力,所以音韻的要求就全體現在平仄上。
1、仄起平收。上聯的最後一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字。
這一條是對聯必須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
2、平仄相對。上下聯相應的位置,要平仄對仗,上聯用平,下聯則用仄,反之亦然。當然這個要求太嚴苛了,不容易做到。變通的辦法是:關鍵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對就可以了。所謂關鍵位置,指的是詞的中心。片語末尾的那個字、以及動詞一般來說要求對仗。如紅花的花字,笑春風的笑字、風字。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做到這兩點,格律上就大致過關了。但還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稱為進階篇。要寫好對聯,這些進階的要求,也要慢慢適應。
3、勿連平。就是一聯之中,平聲字排在一起不能太多。一般來說,一聯的末尾,最多隻能有兩個平聲字,超過三個就不太好了。(仄起平收,這指的是下聯)一聯的中間,最多隻能三連平,超過四個就不太好了。
4、勿孤平、孤仄。就是一聯之中,最好別隻有一個平聲字或仄聲字。 這兩點要求我們平仄要叉花著來,別老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現代方言,有好多地方還保留了入聲調。比如江蘇、安徽中南部以及往下的江西、浙江、廣東、福建、廣西大部。北方也有一些地方保留入聲的(如山西的很多地方)。如果您的方言中上舉那些字讀的收音很短促,或者它們的聲調相同,但跟“衣、路、妻、趴、時、墓”的聲調不同,那恭喜您,您的方言有入聲。沒有入聲調的地方就要困難一些。但並不是毫無辦法。比如西南諸省。方言中念第二聲而普通話不念第二聲的(如木、八、六等字),基本上是古代的入聲字。
再不行的話,只好藉助工具書了。
總之,依方言而言,大概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可以憑自己的方言判斷入聲字。沒有入聲的地區,稍下功夫,依據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話,也能推測出大部分的入聲字。所以,以b作為標準並非遙不可及。
平仄舉例:野老溪邊沉冷月,英雄大漠直孤煙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邊、沉、月,這些位置比較重要。月、直為入聲字。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村路口西門記迎南北商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夜、前、氏、讀、秋、傳,這些位置比較重要。
(氏、記不對仗,有點可惜。但此聯難度很大,鄙人才淺,只好在格律上退一步了。)讀、北為入聲字。散曲自元以來千餘年靡音未已,周鍾入墓之後百十世正聲不聞。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上聯連平。(申明,上聯都是別人的,不關我事)這副對聯倒是很有情趣,只可惜上聯連平太多。如果改成“自元以降千餘載”就好了。曲、入、百、十、不為入聲字。
二、次說詞句。
基本要求。
1、勿重字,就是上下聯相同位置,不能是相同的字。如:我是誰,你是豬。就不行了。這方面,實字要求高一點,虛字(之乎者也等)要求低一點,如果重了虛字,也可以接受。另外,上聯用過的字在下聯其他位置也以不出現為妙。比如:我觀濤哥是君子,濤哥視我如小人。就不太好了。
2、詞效能對上,實字對實字,虛字對虛字,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如,鳳姐對濤哥,挺好。鳳姐對徵婚,鳳姐對清華,就不好了。孫行者對祖沖之,挺好。孫行者對豬八戒,就不好了。
進階要求,不光詞效能對上,詞的語義小類也能對上。比如季節,春夏對秋冬。四方,東西對南北。顏色,紅黃藍對綠赤紫。上聯賦詩,下聯可對個聽曲、舞劍什麼的。要是對撒尿、偷人就不好了。
總之,這方面精益求精,需要雕琢,也需要一些詞彙儲備,就不多言了。
三、最後說意境 意境是最難說的了。對聯不是湊兩句話,讓它們各個位置都符合音韻、詞句的要求就完事了。對聯最妙的地方是要生出情趣來。生出情趣的辦法很多,這裡略舉一些。
最常見的是構圖。就是兩聯都表意生動,構成兩幅相應成趣的圖畫。如:孤舟遠去青山小,落日西沉斜影長。兩幅圖都描摹動景。再如:時常對月吟新句,從未向妻念舊人。結了婚的男人看了下句,估計會會心一笑。如來蓄髮真容改,參商相逢星斗移。如來蓄髮,言不可能之事,參商相逢,也是不可能之事。以上是順對,就是兩聯意思相近。還有反著對的,如:溪頭柳浪鶯聲軟,塞外雪寒馬鳴長。上下聯迥異,形成強烈對比。
二 ,藏典故,藏名物制度。如:拂袖胡歸去,動幡不是風。上聯說陶淵明故事,下聯講六祖惠能公案。再如,舉杯邀月影雙醉,醉裡挑燈劍朦朧。上聯用了李白的詩,下聯借了辛棄疾的詞。再如:南屏晚鐘霜月醉,翠湖春曉豔陽紅。南屏晚鐘,古詞牌,亦為歌名。翠湖春曉,古曲。
三,諧音雙關。如: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畫中數行青山,哪裡孔丘?莊子,既指莊園,也指先秦時代的人物。孔丘既指山丘,也指孔子。再如:百里煙溪出岫谷,石徑方塘伴人家。上聯暗藏古人名“百里奚”,下聯以石敬瑭相對。
四,一聯中用很多相同的字。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朝潮同用一個朝字,在古代是可以的。 五,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如:海深波濤淺,賦貴販賈貧。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等等。
還有迴環什麼之類的,暫不表了。 最後,才氣所限,音韻、詞句、意境三美難聚,難以兼顧。比如 :百里煙溪出岫谷,石徑方塘伴人家。裡、徑同為仄聲,溪、塘同為平聲,出、伴同為仄聲(出是入聲字)。在音韻上做得比較差,都沒能對仗。碰到這種情況,我是求意境而舍音韻、詞句。我覺得這樣會玩得開心一點。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幅對聯,我覺得下聯這麼對:
無慾無求寧靜致遠。
對聯之趣,蓋在賣弄。僕雖不善於此,然心好之不能罷。嘗遊弋於詩聯網上,見有佳上句而心大喜,搜尋枯腸以應對之。拙手偶得,輒欣然數日,把玩不已。 觀夫詩聯網之出句、對句,常犯聯之禁忌。雅俗之士,亦屢有心羨不明之嘆。小子不敏,敢呈陋學,道對聯之基本。冀以廣增同好,亦以得高人指摘。
要寫好一副對聯,大致可從三個方面著手。曰音韻、曰詞句、曰意境。
一 、先說音韻。
對聯沒有押韻的壓力,所以音韻的要求就全體現在平仄上。
1、仄起平收。上聯的最後一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字。
這一條是對聯必須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
2、平仄相對。上下聯相應的位置,要平仄對仗,上聯用平,下聯則用仄,反之亦然。當然這個要求太嚴苛了,不容易做到。變通的辦法是:關鍵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對就可以了。所謂關鍵位置,指的是詞的中心。片語末尾的那個字、以及動詞一般來說要求對仗。如紅花的花字,笑春風的笑字、風字。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做到這兩點,格律上就大致過關了。但還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稱為進階篇。要寫好對聯,這些進階的要求,也要慢慢適應。
3、勿連平。就是一聯之中,平聲字排在一起不能太多。一般來說,一聯的末尾,最多隻能有兩個平聲字,超過三個就不太好了。(仄起平收,這指的是下聯)一聯的中間,最多隻能三連平,超過四個就不太好了。
4、勿孤平、孤仄。就是一聯之中,最好別隻有一個平聲字或仄聲字。 這兩點要求我們平仄要叉花著來,別老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現代方言,有好多地方還保留了入聲調。比如江蘇、安徽中南部以及往下的江西、浙江、廣東、福建、廣西大部。北方也有一些地方保留入聲的(如山西的很多地方)。如果您的方言中上舉那些字讀的收音很短促,或者它們的聲調相同,但跟“衣、路、妻、趴、時、墓”的聲調不同,那恭喜您,您的方言有入聲。沒有入聲調的地方就要困難一些。但並不是毫無辦法。比如西南諸省。方言中念第二聲而普通話不念第二聲的(如木、八、六等字),基本上是古代的入聲字。
再不行的話,只好藉助工具書了。
總之,依方言而言,大概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可以憑自己的方言判斷入聲字。沒有入聲的地區,稍下功夫,依據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話,也能推測出大部分的入聲字。所以,以b作為標準並非遙不可及。
平仄舉例:野老溪邊沉冷月,英雄大漠直孤煙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邊、沉、月,這些位置比較重要。月、直為入聲字。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村路口西門記迎南北商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夜、前、氏、讀、秋、傳,這些位置比較重要。
(氏、記不對仗,有點可惜。但此聯難度很大,鄙人才淺,只好在格律上退一步了。)讀、北為入聲字。散曲自元以來千餘年靡音未已,周鍾入墓之後百十世正聲不聞。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上聯連平。(申明,上聯都是別人的,不關我事)這副對聯倒是很有情趣,只可惜上聯連平太多。如果改成“自元以降千餘載”就好了。曲、入、百、十、不為入聲字。
二、次說詞句。
基本要求。
1、勿重字,就是上下聯相同位置,不能是相同的字。如:我是誰,你是豬。就不行了。這方面,實字要求高一點,虛字(之乎者也等)要求低一點,如果重了虛字,也可以接受。另外,上聯用過的字在下聯其他位置也以不出現為妙。比如:我觀濤哥是君子,濤哥視我如小人。就不太好了。
2、詞效能對上,實字對實字,虛字對虛字,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如,鳳姐對濤哥,挺好。鳳姐對徵婚,鳳姐對清華,就不好了。孫行者對祖沖之,挺好。孫行者對豬八戒,就不好了。
進階要求,不光詞效能對上,詞的語義小類也能對上。比如季節,春夏對秋冬。四方,東西對南北。顏色,紅黃藍對綠赤紫。上聯賦詩,下聯可對個聽曲、舞劍什麼的。要是對撒尿、偷人就不好了。
總之,這方面精益求精,需要雕琢,也需要一些詞彙儲備,就不多言了。
三、最後說意境 意境是最難說的了。對聯不是湊兩句話,讓它們各個位置都符合音韻、詞句的要求就完事了。對聯最妙的地方是要生出情趣來。生出情趣的辦法很多,這裡略舉一些。
最常見的是構圖。就是兩聯都表意生動,構成兩幅相應成趣的圖畫。如:孤舟遠去青山小,落日西沉斜影長。兩幅圖都描摹動景。再如:時常對月吟新句,從未向妻念舊人。結了婚的男人看了下句,估計會會心一笑。如來蓄髮真容改,參商相逢星斗移。如來蓄髮,言不可能之事,參商相逢,也是不可能之事。以上是順對,就是兩聯意思相近。還有反著對的,如:溪頭柳浪鶯聲軟,塞外雪寒馬鳴長。上下聯迥異,形成強烈對比。
二 ,藏典故,藏名物制度。如:拂袖胡歸去,動幡不是風。上聯說陶淵明故事,下聯講六祖惠能公案。再如,舉杯邀月影雙醉,醉裡挑燈劍朦朧。上聯用了李白的詩,下聯借了辛棄疾的詞。再如:南屏晚鐘霜月醉,翠湖春曉豔陽紅。南屏晚鐘,古詞牌,亦為歌名。翠湖春曉,古曲。
三,諧音雙關。如: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畫中數行青山,哪裡孔丘?莊子,既指莊園,也指先秦時代的人物。孔丘既指山丘,也指孔子。再如:百里煙溪出岫谷,石徑方塘伴人家。上聯暗藏古人名“百里奚”,下聯以石敬瑭相對。
四,一聯中用很多相同的字。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朝潮同用一個朝字,在古代是可以的。 五,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如:海深波濤淺,賦貴販賈貧。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等等。
還有迴環什麼之類的,暫不表了。 最後,才氣所限,音韻、詞句、意境三美難聚,難以兼顧。比如 :百里煙溪出岫谷,石徑方塘伴人家。裡、徑同為仄聲,溪、塘同為平聲,出、伴同為仄聲(出是入聲字)。在音韻上做得比較差,都沒能對仗。碰到這種情況,我是求意境而舍音韻、詞句。我覺得這樣會玩得開心一點。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幅對聯,我覺得下聯這麼對:
無慾無求寧靜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