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行與美食攻略

    雲夢澤 (Yun-meng Lakes ),又稱雲夢大澤,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總稱。南以長江為界。先秦時這一湖群的範圍周長約450公里。後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雲夢澤範圍逐漸減小。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縮小一半,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佈的小湖群。此後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充套件,洪湖就是在清中葉以後迅速擴充套件成的大湖。如今,雲夢澤古代湖泊群,已消褪為一些相互分離的湖泊。

    名稱來源

    據《左傳》、《國語》、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記載,先秦時期楚國有一雲夢澤 名為"雲夢"的楚王狩獵區。雲夢地域相當廣闊,東部在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長江江岸一帶,西部當指今宜昌、宜都一線以東,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縣一帶,北面大致到進隨州市、鍾祥、京山一帶、南面以大江長江為緣。其中有山林、川澤等各種地理形態,並有一名為"雲夢澤"的湖泊。"雲夢澤"因"雲夢"而得名,二者並非指同一概念。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洞庭湖亦古稱雲夢。[1]

    江漢平原地勢低下,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素有"九曲迴腸"之稱的荊江貫穿其中,構成典型陸上三角洲景觀。在地殼下降時期形成巨大窪地,加上江水累積而成巨大湖泊。春秋時代雲夢澤的主體位於今荊州市以東、江漢之間,南部以長江為界。

    先秦時期,由於漢水和長江所帶來的泥沙填充,原始地貌開始改變,雲夢澤演變為平原─湖沼的地貌景觀。當時雲夢澤兩側有兩大平原。這兩大平原在春秋時代已有村落出現。秦漢時期雲夢澤漢江北岸部分已化為平陸。雲夢澤西部接納了大量江水帶來的泥沙,不斷向東發展,形成漢江陸上三角洲。隨著三角洲的擴充套件,土地也大量被開闢。雲夢澤主體被壓縮在當時的華容縣境內。其東其北雖屬於雲夢澤,但已退化成為沼澤。隨著荊江三角洲不斷擴大,雲夢澤整體東移,至《水經注》時代雲夢澤主體已移到華容縣以東,南雲夢澤已被新發展的三角洲平原取代。

    變遷

    江、漢平原上的雲夢澤,在構造上屬第四紀強烈下沉的陸凹地,逐漸發育成為寬雲夢澤 敞的古云夢澤內陸湖盆。以後由於長江、漢水夾帶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積,逐漸形成江漢內陸三角洲,使湖面不斷分割、解體和縮小。在進入歷史時期時,古云夢澤已演變成平原--湖沼形態的自然景觀。雲夢澤在古籍中最早見於記載的有《尚書·禹貢》荊州:"雲夢土作乂";《周禮·職方》荊州:"其澤藪曰云夢"。又見於《爾雅·釋地》的十藪,以及《呂氏春秋·有始覽》及《淮南子·墜形訓》九藪中的"楚之雲夢"。只說雲夢澤在荊州,在楚地,而未言明其具體方位。《史記·貨殖列傳》:"江陵故郢都……東有云夢之饒"。《河渠書》:"於楚,則西方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意指從郢都鑿渠東通漢水,中間經過雲夢,說明雲夢澤在江陵以東的江漢平原上。又《水經·禹貢山水澤地所在》說,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東",華容故城在今湖北潛江市西南,與《史記》所述一致。

    "雲夢"一詞在先秦古籍中,並非專指雲夢澤而言,它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狩獵區的泛稱。《國策·楚策》:"於是楚王遊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雲蜺,兕虎之嗥聲若雷霆"。從所描述楚王在雲夢的遊獵生活中可見,所指雲夢是廣闊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澤。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也有云夢的描寫,其範圍東到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區,南緣大江。東西約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顯指楚王遊獵區而言。而他所說的南部"則有平原廣澤"。正是古云夢澤的所在。因此,"雲夢"一詞從廣義說,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種地貌形態在內的範圍廣闊的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的狩獵區,而"雲夢澤"則是其中侷限於江漢平原以湖沼地貌為主的一部分。由於先秦著作記述雲夢多以其澤藪為主,漢、晉以來的註疏家也就望文生義,將雲夢狩獵區與雲夢澤混為一談,並一直為後世所沿襲。

    演變

    先秦時期,在郢都東南,是一片由江水及其岔流夏水和湧水沖積而成的荊江東岸陸上三雲夢澤 角洲,見於《左傳》昭公七年的章華臺,即位於這一三角洲江陵以東百里處。又《左傳》桓公十一年和《楚策》的州國故城,則在城陵磯至武漢的長江西側的泛濫平原今洪湖縣東北新灘口附近。"方九百里"的雲夢澤,便處於這東西兩大平原之間,北以漢水為限,南則"緣以大江",約當今潛江、沔陽南,監利、石首北境。

    《水經·沔水注》:"又東南過江夏雲杜縣東,……《禹貢》所謂雲夢土作乂,故縣取名焉"。按漢雲杜縣治今京山縣,轄境兼有今應城、天門二縣,可見先秦時期雲夢澤的北限曾遠及漢水以北。戰國中期以後,應城、天門一帶的雲夢澤,為漢水所挾帶的泥沙所湮沒,雲夢澤已略見縮小。

    西漢時期,因江、漢兩水泥沙的淤積,荊江和漢江兩內陸三角洲聯為一體。在荊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側的原章華臺地區新設了華容縣(故城在今潛江縣西南);在漢江三角洲頂部建立了竟陵縣(故城在今潛江西北)。揚水兩岸的雲夢澤區逐漸淤填分割成路白、東赤、船官、女觀等湖,雲夢澤的主體已南移至華容附近。以後,隨著江漢三角洲的進一步發展,又繼續向南、向東推移,南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東略無阻攔,到東漢時,已移至華容東南。澤區隨著江漢輸沙的堆積,日益縮小淤淺,而以沼澤形態為主。東漢末年,曹操赤壁戰敗至烏林,已能"引軍從華容道步歸",只不過道路泥濘難行而已。

    萎縮

    由於江漢地區新構造運動有著自北向南傾斜的趨向,荊江東岸分流夏、湧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東南方伸展。至魏晉南朝時期,隨著雲夢澤主體向東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雲杜縣遷到了沔南(治今沔陽縣西)。接著西晉分華容縣東南境增設監利縣(治今縣北)。

    東晉又在漢南平原與夏州的接壤地帶,即今沔陽縣城關附近增設惠懷縣。南朝時,雲夢澤的主體漸次東移至雲杜、惠懷、監利一線以東,伸展到江畔的沌陽縣境(治今武漢市蔡甸區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縣也為水體所淹而撤銷了。整個雲夢澤被分割為大滻湖(今沔陽縣西)、馬骨湖(相當於今洪湖縣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漢陽縣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範圍也僅餘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時,隨著江漢內陸三角洲的進一步擴充套件,日漸淺平的雲夢澤主體,已大多填淤成陸。唐宋志書已不見大滻湖的記載。馬骨湖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夏秋汛漲",雖"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為平田。週迴一十五里"。太白湖周圍也沼澤化,陸游、范成大舟行經此,已是一片"葭葦彌望"的"巨盜所出沒"的地區而有"百里荒"之稱。北宋初期,在今監利縣東北六十里設定玉沙縣,管理和開墾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基本上消失,大面積的湖泊水體已為星羅棋佈的湖沼所代替。到了1934年就減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至2000年已只剩下300裡。

    1949年後成為江漢分洪區。同時江漢平原排水不暢,洪湖為積水匯聚。19世紀後,洪湖發展成為江漢平原最大湖泊。

    雲夢澤的萎縮與消失給人們以很大警示。現今長江南岸的洞庭湖亦面臨此命運。而江漢平原上的湖泊數量也大幅銳減。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危機。如何防止湖泊的消亡與萎縮,延長湖泊的壽命,是很多生態及水文學家面臨的挑戰。

    歷史

    自"華容隆起"北側至漢江以南的廣大地域,在古代統稱為雲夢澤。秦漢以前(距今兩千多年前),雲夢澤是連綿不斷的湖泊和沼澤,長江流到這裡呈漫流狀態,江湖不分,隨季節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長。雲夢澤全盛時的水面總面積達26000平方千米,成為長江和漢江洪水的自然調蓄場所。因此,當時長江中下游的"洪水過程不明顯,江患甚少"。

    在九穴十三口分流洪水的同時,大量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來越小,人們在分流河道淤塞的先決條件下,將九穴十三口先後堵口築堤,進一步擴大了耕地面積。明嘉靖年間(公元1524年),最後一個位於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連成一線的荊江大堤,也形成了單一的荊江河槽和廣闊富庶的江漢平原,雲夢澤全部消亡。

    由於荊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進一步擴大,替代雲夢澤成為了調蓄長江洪水的天然場所。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磯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橫亙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千米。洞庭湖進入了全盛時期,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泊。

    從1524年荊江北岸最後一個"郝穴"堵口後,荊江大堤連成一線,到1860年荊江南岸藕池潰口前的300多年間,江湖關係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湖區農業生產穩定發展,人口由約20萬人增長到150萬人左右。也就是說,洞庭湖的全盛時期維持了300多年。[2]

    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荊江南岸的藕池潰口,因當時朝政腐敗、財力拮据而未能修復;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發生特大洪水,將原潰口擴大並衝出一條藕池河。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一次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使荊江南岸松滋潰口,當年堵復,由於堵口不牢,同治十三年(公元1873年)再潰,洪水又衝出一條松滋河。

    從1873年開始,形成了荊江洪水從松滋口、太平口(虎渡口)、藕池口、調絃口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1860年到1873年的14年間,是洞庭湖由興變衰的轉折點。四口分流,不但加劇了洞庭湖區的洪水災害,而且將大量泥沙帶入洞庭湖,洪水從城陵磯又匯入長江,而泥沙卻淤積在洞庭湖。據實測,平均每年有9800萬立方米泥沙淤積在洞庭湖,水面面積以平均每年約18平方千米的速度銳減。1650年至1852年間,湖水面積約達6000平方千米,容積約在400億立方米以上;到1949年,湖面已縮小到4350平方千米,容積約為293億立方米;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湖面又縮小到2691平方千米;全國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讓位給鄱陽湖(水面面積5030平方千米)。

    水情

    明、清兩代,由於荊江北岸穴口大多堵塞,荊江泥沙改向南岸排洩,江漢平原又開始出現了眾多的湖泊群。明代茅江口(今新堤鎮)因修築新堤而堵塞,江漢平原的地表逕流,大部彙集於原已消氣蒸雲夢澤失的太白湖,明末清初已成為周圍二百餘里的淺水湖泊。清乾隆年間改稱赤野湖,周圍還有六十多公里。清末光緒年間,已因泥沙的長期淤填被分割成若干較小的湖沼。與太白湖淤淺消失的同時,明嘉靖年間,在今洪湖市境開始有洪湖的出現,清末光緒年間卻已擴大成為周圍二百里的大湖。當今,江漢平原上仍星羅棋佈地分佈著被稱作"鄂渚"的二百多個淺小的湖泊群,正是古云夢澤被分割、解體而殘留的遺蹟。由於河流堆積作用的加強,內陸三角洲的逐漸擴大,以及圍湖墾殖的普遍進行,其自然發展趨勢正走向逐漸淤塞消亡中。

    每年汛期,長江和漢江洪水進入雲夢澤的同時,江水攜帶的大量泥沙也被帶到了雲夢澤,由於水流流速減緩,泥沙也就淤積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先淤出小的洲灘,再逐漸淤出大的洲灘。自春秋戰國以來,開始逐步墾殖開發。東晉永和年間(公元345年),人們為了保護已開墾出的土地不被洪水淹沒,在今江陵縣城南開始修築堤防。到南朝時期(公元500年前後),洲灘圍墾日多,使得雲夢澤的水面面積銳減近半,逼使荊江河段水位抬升,江水自城陵磯開始倒灌入洞庭湖,從此,洞庭湖進入了發展與擴大階段。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和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先後兩次大的決口,迫使人口大量南遷。這一時期,江湖不分的雲夢澤已不復存在,代之而存的是大面積洲灘和星羅棋佈的江漢湖群,人們在荊江北岸分段修築的堤防,形成了今天荊江和荊江大堤的雛形,當時荊江兩岸尚有九穴十三口分流荊江洪水,"北岸凡五穴六口,南岸凡四穴七口",通江的大小湖群的水面總面積仍在1萬平方千米以上。《湖北通志》記載:"荊江九穴十三口分洩江流,宋以前諸穴皆通,故江患甚少。

  • 2 # 飄渺9913

    古時候的雲夢澤應該是長江水匯積成的吧,雲澤和夢澤有三百里乘三百里那麼大,位置在長江、漢水交匯處。不知道古時候八百里洞庭湖有沒有和雲夢澤連成一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雷軍可能成為中國首富?這些年雷軍和小米投資了哪些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