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原馮妮

    民國時期,我村就有一位傳奇人物,叫半拉頭。

    當年,我村一千多戶人口,都是一個姓馮,名字叫老下馮,都是從山西洪桐縣大槐樹下移民來的一個祖宗的後代,整個村十二個隊,一千多戶人口相當團結,英勇善戰,方圓上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令附近的土匪聞風喪膽,繞路行走!

    話說民國30年,還真有一幫土匪膽大的,半夜偷偷紮營在我村東北馮寨山五里處的有利地勢,第二天不停的放大炮向我村發起挑戰。話說此時正在理髮店理髮的半拉頭,聽聞竟有如此膽大嘯張的土匪,氣的立馬火冒三丈,剛立了一半頭的他,立馬帶領全村老少前去迎戰,由於他打前陣,所以首先被土匪炸死了,自此落下外號,“半拉頭”,因為那一仗土匪佔了有利地形,所以我村敗了,整個村被燒殺搶奪,損失慘重,但是村民並沒恢心,毅然堅強的慢慢重建家園。半拉頭也被後代世代記下大功。代代相傳……

    我村人不只對土匪善戰,在新中國解放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貢獻,我爺爺的三個哥哥都在新中國的解放戰爭中,戰死殺場。我爺爺的左手指也被炸飛三個!好多村民也都自告奮勇,前去現場殺敵!當然,現在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美好生活!但是都不會忘記當年的“半拉頭”和所有為我們創造幸福生活的勇士們!

  • 2 # 中原文化觀察

    有啊,綠色環抱著秀麗的當店王村。黃河故道南岸,梁園區劉口鎮當店王村孫場自然村,是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開國將軍孫端夫的故鄉,將軍戎馬一生,保家衛國,一世功勳,給家鄉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區領導到當店王村豐收田調研“三農”工作。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村北千畝光伏發電基地成為黃河故道一道風景線。英雄的家鄉英雄輩出,當店王村老百姓自古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有志之士從戎報國,有智之人從商下海,有力之民從農耕作。百年滄桑,小村裡演繹了不少艱苦創業的故事。

    100年前,當店王村曾以“當一物濟安渡危康復來,典三日消災彌禍劫自去”一副對聯聞名遐邇,因為在當時,這裡當鋪林立,是黃河岸邊商賈雲集的交易場所。如今,人們為了更好地傳承豐厚的村史文化,繼承性地建造了村史博物館,旨在銘記歷史,牢記祖訓,讓勤勞、賢孝、謙讓、和睦的淳樸民風發揚光大。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當店王村扶貧車間。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

    2017年春天,這個村又迎來了新的挑戰——脫貧攻堅。“九大工程”實施、貧困戶“六改”到位、扶貧車間建設、村文化廣場規劃與設計、街道鋪修與路燈安裝……在市區鄉三級領導的幫扶下,當店王村發生了很大變化,100多戶貧困人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村北是林洋光伏,30多名村民常年在此務工;村頭是扶貧車間,45名男女青年轉動機車掙“洋錢”,還有不少村民搞種植和養殖甩掉了貧困帽。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村口公廁也是一道風景。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別具風格的村史館。

    劉口鎮黨委書記祝玉波介紹說,這幾年,當店王村成功走出了一條“光伏+現代農業+產業幫扶”新路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同步推進成效顯著。村裡共流轉出土地2000多畝,流轉后土地由每畝300—400元的收入提高至每畝1200元。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村民到企業和種植基地打工,每天收入在80元左右。林洋光伏基地、扶貧車間、羊肚菌生產、一品草坪四大就業基地供貧困人口和留守人員就業,全村群眾務工收入每年可達200萬元。

    今年3月以來,當店王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精心打造幸福家園,清除了陳年垃圾,治理了髒亂坑塘,栽植了花草樹木,重新整理了黨建標語,小村莊舊貌換新顏。同時,他們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在全村群眾中間舉辦“重家教、正家風、揚家訓”活動,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賢媳孝子評選,透過積極向善的故事感染,催生了村風文明,眼下,全村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一心一意搞經濟,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越走越穩。

    【我和祖國共成長】劉口鎮當店王村 將軍故鄉的歷史變遷

  • 3 # 太陽芯

    很久遠年代我們德慶縣有個叫呀康的農民種的拮子很甜好吃,進貢上皇上吃了這柑橘與眾不同,就封桔子叫皇帝貢柑,封了縣城叫康洲市,用呀康名字。

    直到現在我縣出名的貢柑銷路很多地方,銷量大

  • 4 # 豫東小飛

    在我們村柘城遠鄉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泥人李世家。他叫李秀山、在2006年李秀山泥塑被列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1歲的李秀山,被命為首批河南省名曰傑出文化傳承人。在我們村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目前是李秀山的兒子李亞偉接管,

  • 5 # 重生的燕子15

    我們那裡有個世界級的科學家,百度都能搜尋到,被稱為電子之父,小時家裡特別窮,靠雞蛋交學費,走一天路去縣城上學,記得讀書那會兒,學校把報道他的報紙拿來讀,標題是山溝溝裡飛出金鳳凰,當時回國中央領導都親自接見,簡直就是傳奇的一生,不過現在好像定居荷蘭了

  • 6 # 創業超越夢想869

    民國時期,我村就有一位傳奇人物,叫半拉頭。

    當年,我村一千多戶人口,都是一個姓馮,名字叫老下馮,都是從山西洪桐縣大槐樹下移民來的一個祖宗的後代,整個村十二個隊,一千多戶人口相當團結,英勇善戰,方圓上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令附近的土匪聞風喪膽,繞路行走!

    話說民國30年,還真有一幫土匪膽大的,半夜偷偷紮營在我村東北馮寨山五里處的有利地勢,第二天不停的放大炮向我村發起挑戰。話說此時正在理髮店理髮的半拉頭,聽聞竟有如此膽大嘯張的土匪,氣的立馬火冒三丈,剛立了一半頭的他,立馬帶領全村老少前去迎戰,由於他打前陣,所以首先被土匪炸死了,自此落下外號,“半拉頭”,因為那一仗土匪佔了有利地形,所以我村敗了,整個村被燒殺搶奪,損失慘重,但是村民並沒恢心,毅然堅強的慢慢重建家園。半拉頭也被後代世代記下大功。代代相傳……

    我村人不只對土匪善戰,在新中國解放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貢獻,我爺爺的三個哥哥都在新中國的解放戰爭中,戰死殺場。我爺爺的左手指也被炸飛三個!好多村民也都自告奮勇,前去現場殺敵!當然,現在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美好生活!但是都不會忘記當年的“半拉頭”和所有為我們創造幸福生活的勇士們!

  • 7 # 東睿水性印花材料

    我們村有一個村長在80年代村裡發洪水,晚上為了轉移村民,後來被洪水沖走了,連屍體都沒找到,後來村裡給他立了個碑在村口讓人留念,流芳百世,浩氣常存。

  • 8 # 奇蹟光華

    我爸爸就是一個傳奇人物,在我爸爸十三歲的時候就得靠自己的雙手吃飯,沒有任何人幫忙、那時候牛也沒有,光靠鋤頭自己耕田。那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光靠肩膀去挑,在那樣的環境都能堅持下來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自信?

  • 9 # yanyan果語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父親的一生

    我的父親在家中排行最小,從小被鄉里鄉親看不起,從小也是個比較頑皮的孩子。逃學、打架那是家常便飯。我的父親也是位農民,種過地,開過河,後來開拖拉機,開貨車,最後的崗位是公交車司機……一生忙忙碌碌,在他剛退休的時候,查出了重病,永遠的離開我們了…

    聽我媽講,我爸從結婚開始一直被人看不起,說他是個壞孩子,我爸也是不蒸饅頭爭口氣,靠自己的打拼蓋起了三層小別墅,一生的奮鬥都是為了這個家。

    父親的這種精神我想延續下去,加油吧!

  • 10 # 飛翔影視TV

    以往我們為大家講過很多殘疾人創業的故事,但今天的主人公更加特殊。她叫朱曉紅,身高僅僅85釐米,沒有任何行動能力,不管做什麼事她都需要別人抱著,還成了當地致富的領頭人。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靠別人抱著的女 人,80年代成為萬元戶,90年代成為千萬富翁,奇蹟總是在她身上不斷上演,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朱曉紅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1988年,讓人抱著,離開了家鄉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的大楊樹鎮。就像今天一樣踏上了去哈爾濱的列車。她做了一件,她的身體狀況,很難堅持下來的事情,而且一做就是六年。

    17歲的她,作為家裡的長女,不願意因為自己的殘疾而一輩子拖累父母。她讓家人幫她在商場裡租了兩節櫃檯,做起了化妝品生意。

    剛到商場的時候,由於身體的特殊,人們總是對朱曉紅指指點點,有人甚至專門跑去商場看她。朱曉紅覺得無比尷尬,哭著回到家說不幹了。

    後來在爺爺的開導下,朱曉紅克服心理障礙,利用進貨的機會,主動和批發商請教,慢慢地還學會化妝,不僅讓她開始愛美,也開啟她的財富之門。

    朱曉紅妝畫的很好,吸引了很多顧客,她的生意越做越紅火。除了賣化妝品,朱曉紅還做服裝和鞋帽生意,她開始全國各地的跑,溫州、杭州、上海、北京、天津都遍佈著朱曉紅的身影。

    到了1994年,6年多的時間,朱曉紅存下了80多萬元錢,成為大楊樹鎮有名的富戶。這個時候的朱曉紅,才真的剎不住車了。她又把目光瞄準了家鄉大楊樹鎮豐富的豆類資源。朱曉紅要改行收豆子,家裡人卻急了。

    朱曉紅認為,大楊樹鎮的豆子以前都賣到當地糧庫,因為道路不通暢,訊息閉塞,還沒有人做過糧食貿易。如果自己將豆子收起來賣到外面,這是一筆大生意。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做化妝品生意 必須經常外出進貨。以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吃不消。

    不顧家人反對,朱曉紅瞅準機會,成為了大楊樹鎮第一批的農產品收購商。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當年每一條收豆子的鄉村路,比起眼前的這條路,都要難走無數倍。

    因為朱曉紅入行早,面對的競爭少。而且自己是殘疾人,對農戶的辛苦更加理解,她出手大方,從不斤斤計較,農戶們都願意把豆子賣給這個“不能走路的女人”。

    農戶:比如說現在一樣的糧販子來了,給我一元錢。到這邊看看給的更多。有時候往往一樣的價錢,給她留著不讓別人拉走。

    後來朱曉紅坐在家裡,農戶就把豆子送上了門。朱曉紅將收來的豆子賣到大連、南京等城市,甚至出口到國外。她終於實現坐在家裡賺錢的夢。

    藍莓,漠河縣日照時間長,溫差大,藍莓品質非常好。朱曉紅又看中了這個商機,野生藍莓可以提取一種叫花青素的物質,這讓原本就在尋找新專案的朱曉紅,動了心。

    花青素對人的抗衰老,抗氧化,眼睛、美容、化妝品,有很多東西離不開花青素。

    朱曉紅很快就開始四處調查、研究。她用了將近兩年時間,耗資100多萬元,終於掌握了藍莓花青素的提取技術。2013年,朱曉紅建立了藍莓研發的工廠,決解了很多當地農民的工作,讓農民也掌握新的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國外旅遊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