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磊珞

    我想:對於這個問題,提問的人,應該多唱幾遍《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並且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來為難大家啦。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孩子在享受媽媽愛的過程中,也同時在媽媽愛的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愛他人,亦即:學會了奉獻。不是嗎?

    而相反的情況則是:“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幸福哪裡找?”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一個沒孃的孩子,在孤獨的環境中,只能依靠自己微弱的力量獨立支撐。餓了,吃草根,吃野果,吃比自己弱的小動物。在他獨立奮鬥的過程中,何曾有人給予他關愛或曰“奉獻”?所有的,如果只是猛獸的盤剝或恐嚇。那些猛獸們,不吃了他,他就萬幸了。如此一個缺乏關愛,缺乏精神支柱的人,他所懂得的,只有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切靠自己!”

    試問:他又怎麼會想到“奉獻”二字?即使他想到了,他又能奉獻給誰呢?

    所以,筆者以為:所有思考這個問題的人,都應該首先從“我”做起:奉獻自己,服務他人,快樂自己;創造一個“你幫我,我幫你”,亦即:充滿奉獻精神的人文環境給年輕人看。帶動他們,薰陶他們……那麼,年輕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必將自然而然地懂得了:“為什麼人要具備奉獻精神?”同時,也就學會了“如何奉獻?向誰奉獻?”而且,一代一代的人,都這麼做下去,那麼,未來的年輕人,必將越來越具有“奉獻精神”。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傳一部分球迷為了讓李盈瑩能首發,不惜黑噴中國隊教練和女排隊員,是真的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