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人物侃歷史
-
2 # 思鵬音訊
古代國學和鄉學都是達官貴族的學校,是貴族子弟接受教育的地方,其中國學一般是指正都(大學)和諸侯國(小學)的學校,而鄉學就是下面各地方的普通學校。國學和鄉學裡面都設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學科。後來出現了孔子,孔子是屬於私人辦學,從此平民百姓才有機會上學。
-
3 # 三觀粉碎機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只要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教學科目都可以稱作為國學,但是很顯然古代並不是這樣的,其實不管是國學還是問題中所提及的鄉學,從古至今都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概念變化,所以這裡我們就來簡單闡述一下吧。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的是,國學和鄉學並不是學科或者學別上的不同,而是學校之間的區別。如果非要用更形象的說法來比較的話,國學就是皇家貴族學校,擁有頂級學區房的學校,而鄉學則是普通學校。中國的學校產生非常早,早在奴隸制時期的商周就已經有學校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周禮》的規定,周代王城和諸侯國都的近郊為鄉,設家、比、閭、族、黨、州等6 鄉;遠郊為野,設家、鄰、裡、酇、縣等6 遂。住在6 鄉的人叫做華人,很顯然基本都是貴族,他們的小孩是有資格進學校讀書的。其中設在王城和諸侯國都城裡的學校就叫做國學。而除此之外其餘五鄉里面的學校則叫做鄉學,這就是先秦時期國學和鄉學最本質的區別。當然了,國學和鄉學學習的內容也都差不多,其餘的只是些命名上的不同。
啥,你問設在6遂的學校叫什麼?不好意思,先秦時期的平民並沒有資格讀書,所以當然也就沒有學習啦。
自秦之後的兩漢,鄉學還是那個鄉學,國學依舊是高高在上的國學,但是由於大儒輩出,書院林立,屬於鄉學裡面私學的蓬勃發展卻為之後鄉學定義的改變奠定了基礎。初唐時期的鄉學依舊還是地方政府性質的學校,但是自兩漢到唐,中國的私學(私人經師講學)發展已經越來越迅猛了,所以這個時候鄉學的界限就開始模糊了,它不在單單至政府在非國都所置辦的學校,同時也包括了部分私學的含義。
也就是說,到了初唐之後,鄉學所指的就不都是官辦學校了,還包括一部分私人經師講學所用的私學。而真正鄉學成為我們現代漢語語境中“鄉”這個含義的,其實是明朝。到了明朝,辦學之風非常興盛,落榜儒生、鄉紳商賈、地方官府和鄉紳商賈、歸隱大官都開始在地方上辦起了學校,所以這些就又歸到了鄉學下面咯。
其實總的而言,國學和鄉學,國學依舊還是那個頂級學區房,只是鄉學逐漸從貴族學校,到了普通學校,私人學校,民工子弟學校。
回覆列表
國學:先秦學校分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最初是指東周設於王城及諸侯國都的學校,是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和小學教學內容都是以“六藝”為主,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小學尤以書、數為主。後世的國學為京師官學的通稱,主要指太學和國子學。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立的學校。周代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