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嘉駿

    我最開始接觸諮詢工作的時候,整個公司非常的推崇制度化管理的套路,對傳統的中式人情化管理嗤之以鼻,我也由此掌握了基本的管理工具和思路,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問題出現了,企業裡面常常會有制度明確,但是卻得不到執行的情況。

    後來經過反思,我意識到一個問題,人不是機器,任何人都有情緒化和非理性的時候,單純的機械化制度管理沒有給人性預留出空間。

    沒錯,最近看了蔦屋書店創始人寫的《知的資本論》,裡面就提到一個概念,人性的空間。

    這個空間,無非就是人情,感受,模糊地帶。

    這裡我們就要回到管理的目的上了,管理是為了讓組織更加高效的達成目標,東西方文化不同,行為模式不同,一味的套用西方管理模式,未必就能適合我們自己的企業。

    其實管理學之父德魯克也曾經在他的著作裡論述過這個問題,在他的觀察裡面,一家企業90%需要依靠制度來進行管理,剩下的10%,則是為人性預留的空間,是不一定要完全依靠制度來執行的灰色地帶,他認為這10%,對企業發展是有利的。

    考慮到東西方的組織模式和人際關係的不同,在中國企業,根據企業性質的不同,個人認為預留20%-30%的人性空間,是比較合理的。

    最後,所謂的中式管理,其實就是華人的組織和運營機構的方式,大到國家政府,小到企業機關。

    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華民族除了近代200年來的低迷,大多數時間一直都處於遙遙領先於世界的狀態,尤其是近年隨著國力的提升,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自信進一步回升,只能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2 # 柳水之墨

    我是重慶一家餐飲企業的總經理,我們公司主要就是以中國式管理為主,我來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什麼樣都管理最好?在20世紀整個商業社會,全球基本上是美國的科學化管理為主導。這是因為美國很強盛,它的經濟很發達,所以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認為美國的管理是最好的。

    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式管理遇到越來越多的障礙。與此同時日本的經濟一下子就起來了。全世界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日本,因此日本式管理在國際上很流行,就是說只要你的國家很強盛,你的經濟很發達。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認為你的管理最先進的。

    現在到了二十一世紀,無論是美國式管理還是日本式管理都有很多的不適應,而中國正在崛起,中國改革開放所創造出來的經濟奇蹟讓全世界所有的目光都已經聚焦到了中國。中國式管理,簡單的說就是合理化管理。“中”就是合理的意思。西方的管理是以做出業績為目的,華人的管理是以安人為目的。西方只重視業績一切標準化標準化和制度化,講究個人能力不重視品德。中

    國式管理,更多的是偏重人情。我們不僅重視人的能力,更重視人的道德。美華人是一切都要搞得清清楚楚。華人的管理是糊里糊塗。但在糊里糊塗後面一切原則都是清清楚楚。西方人的管理,有三大缺失。第一個缺少團隊意識,西方人是重視個人英雄主義,比較注重個人能力,所以他們常常內部競爭,搞得大家缺乏凝聚力。第二個缺少的是實踐能力。西方人做決定很快,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經常變來變去,因為各種條件和因素時常變化,他們又喜歡董事會討論,爭吵都要半天,執行力和實踐性極差,第三個缺失最要命,叫做缺德。

    在西方社會,能力強的就是英雄。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能力越強,對公司的危害性越大。這是西方管理最要命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要成立一家企業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