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鄰人
-
2 # 一農說教學
一、培養興趣
我們都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你所說,三年級的小孩不愛學習,教的記不住等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貪玩,對玩的興趣大於對學習的興趣。我教過的三年級學生中,也有這樣的情況,學習上不上心,上課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課下作業完不成……但是一提到學習之外的事就特別來勁,我們討論起來就是“還是沒把心思用在學習上”,這樣的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大錯,只是不自知,不自覺。隨著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教育,逐漸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情況就會有好轉。
二、培養習慣在孩子逐漸意識到學習重要性的過程中,家長要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但不限於: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做課堂筆記、課下自覺複習、認真完成作業、建立改錯本自覺改錯,每週寫學習清單,每天課外閱讀……只要習以為常,這些學習習慣將適用於孩子的整個小學階段。
三、諮詢老師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最直接的就是去諮詢孩子的任教老師。任教老師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是最瞭解的,也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有時候,家長單方面下結論,可能有失偏頗,不如去問問老師,孩子的課堂表現啊,課下與同學間的相處情況啊,作業情況啊等等,在家長努力的同時,請老師多多提醒,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會更好。
學習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現在大部分家長和老師的教導方式都毫無樂趣可言,試問作為家長的您還有在繼續學習嗎?
教導孩子學習,讓孩子愛上學習三部曲:
1、家長愛學習,示範性學習
2、講學習內容趣味化,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甜頭”
3、從生活中學習,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有用處
我們家孩子目前還是喜歡學習的,生活中乘坐公交車、地鐵、散步、超市購物都是學習場所,也有學習素材,學習了還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