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顏永2

    在史籍中很難找到關於熊貓的確切文字記載,不過據考證,這些古稱可能指的都是熊貓:執夷、杜洞尕、食鐵獸、竹熊、白羆、花熊、華熊、花頭熊、銀狗、峨曲、猛豹、猛氏獸等等。

    《辭源》、《爾雅翼》將雄獸稱為“干將”,雌獸稱為“貅”。

    《爾雅》雲:“貘,白豹。”郭璞注:“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節。”意思是說,這種動物像熊,頭小,腳短,身上黑白斑駁,能吃銅鐵和竹子製成的器物。傳說這種怪獸跑到山下,能把城門上的釘子都吃得乾乾淨淨。《蜀中廣記》稱之為“食鐵獸”。

    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博物館裡看到過兩張上古時期熊貓與古代戰事的插圖。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記》中記載,遠在4000年前,有一個部落的首領叫黃帝,他利用馴養熊、貔貅(大熊貓)等猛獸助戰,打敗了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

    還有一張講的是西晉時的一場戰爭,戰敗方是以舉騶虞旗(大熊貓旗)來認輸的。

    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公元658年武則天將一對活體白熊(大熊貓)和70張皮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

    大熊貓的地位主要源於他的特殊性,大熊貓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迄今所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地質年代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長期嚴酷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中,和它們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滅絕,但大熊貓卻是強者,處於優勢,成為“活化石”儲存到了今天。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中國的四川、陝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 在動物學上,大熊貓屬食肉目。熊貓從分類上講屬於哺乳綱食肉目動物,但食性卻高度特化,成為以竹子為生的素食者。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這使得它在西方的動物學歷史上與進化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再加上本身憨態可掬,符合西方人的審美,所以才會在國際上,尤其是歐美大受歡迎。

    再多說一句,其實中國的國寶不止大熊貓,比如,還有白鰭豚、四不像等。我們一說到白鰭豚就會想起長江,一說到四不像,就會想到神獸,封神榜,但是這兩種動物都有些遺憾。

    首先是白鰭豚,目前,已經沒有白鰭豚了。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佈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我們再說四不像,它的學名叫麋鹿 ,俗稱“四不象”,因其尾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面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原是中國特產的珍獸,起源於早更新世晚期,距今200多萬年。其化石從中國東北遼寧省到長江以南,幾乎整個中國的東部地區均有分佈。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和氣候的變化,使野生麋鹿種群在19世紀後半期絕滅。到清朝時僅在皇家獵苑北京郊區的南海子飼養著唯一的一群。1865年,法國傳教士大衛在獵苑隔牆發現了麋鹿,賄賂守苑人,取得麋鹿皮及頭骨,第二年麋鹿以大衛氏作為種的命名。其後,南海子麋鹿流入歐洲多家動物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加上水災,使南海子的麋鹿全部毀滅。50年代從英國接回幾頭種獸,1985年再從英國烏邦寺接回20頭,在它們祖先的故居北京南海子還家落戶,重建種群。所以,四不像已經不是咱們國家的特有物種,反而需要從外國引進,已經不能代表我們國家了。不多不說這是一個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