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海上名醫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張衛主任醫師介紹:

    對於大腸腫瘤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

    第一是環境因素,包括我們的飲食習慣和環境當中的一些汙染導致人體缺某些元素等,都會導致大腸腫瘤的發生。

    第二是遺傳因素,包括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結直腸癌。如果家族中有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那麼子女可能有一半的人有50%的機率會罹患腫瘤。

    另外,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性腸炎、腺瘤性息肉都是導致大腸腫瘤的危險因素。

    還有癌前病變,也就是說有些患者目前已經罹患了潰瘍性結腸炎等,或者是以前感染過血吸蟲,或者本身有息肉病變,那麼他們患大腸腫瘤的比例會比其他人要更高,因此這些人都屬於高危人群。

    大腸腫瘤之所以可以預防,從它的演變過程看,它從正常黏膜到最後的腫瘤,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會先經過粘膜的病變,然後增生變成息肉,最後透過一系列的變化再導致腫瘤的發生。這個過程可能五年,也可能十年甚至長一些。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透過一定的步驟,比如說用腸鏡發現息肉把它摘除了,這樣可以阻斷大腸腫瘤的發生。

  • 2 # 諾輝健康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前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總結國內一些文獻和專家的看法,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一、期望壽命大幅度提高。以上海為例,在解放初時,上海居民的期望壽命只有47歲,那時候可能還活不到腫瘤病發的年紀;但到了2014年,上海市的人均期望壽命已經達到了82.4歲,年齡越高,惡性腫瘤的發生機率也就越大。就像一個車子開了八十幾年,所以他的每個零件都可能發生損壞。

    二、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大腸癌是個“富人癌”,我們吃的更好了,運動減少了,肥胖增加了,都會提高患大腸癌的風險。

    三、環境的汙染。中國很多情況令人不滿意,比如食品汙染,水的汙染還有空氣汙染,這些都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四、得益於我們檢測裝置的發展和普及,結直腸癌的檢出率提高了。在七八十年代,很多病人由於經濟和醫療檢測裝置的問題,患了直腸癌卻沒有被診斷出來,最後就不明原因的死掉了。而隨著我們內鏡、CT等檢查手段的發展,95%以上的腸癌都得到了確診,這也使得大腸癌發病率“增加”。

    全國大腸癌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蘇展告訴我們“30歲之後,很多人缺乏運動,吃的油膩,不僅大腹便便,還經常鬧肚子、便秘,甚至大便出血。

    這些其實都是腸癌的高發人群,但可能一輩子都忍著不願意做篩查,等查出來了,已經是晚期了。”

    全國與廣州市大腸癌發病率趨勢圖

    大腸癌猖獗,大城市危險

    大腸癌這些年在天朝很猖獗,中國發病率已由上世紀70年代初的12/10萬增長到目前的56/10萬,升速約為每年4.2%,遠高於2%的國際水平。目前,中國大腸癌的發病數已超過美國,在一些大城市更兇。

    在北京,惡性腫瘤已連續10年為北京市居民第一死因,其中,結直腸癌是北京市居民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在廣州,每天有7.5個戶籍居民被確診為大腸癌,佔所有惡性腫瘤的13%;在上海,大腸癌已經從常見惡性腫瘤排行榜的第六位升至第二位,大多數患者診斷時已為晚期。

    天朝管嗎,當然管,腸癌盯上的可都是有勞動力的青壯年啊。

    這些年國家在大腸癌的早篩上花了不少錢,如在國家層面開展了農村和城市的大腸癌早診早治專案,有些地區如天津市、上海市和浙江海寧市也逐步將大腸癌篩查專案列入全民健康專案或民生工程。

    但在傳統大腸癌篩查方案中,簡單的便隱血精度不足,痛苦的腸鏡被很多人牴觸,高危人群就此錯失了早篩的良機。中國篩查普及率可能連8%都不到。

    而且,篩查專案真正想出效果,還得幾十年。比如在澳洲,用於腸癌篩查的便隱血試劑是挨家挨戶免費送,可是回收率並不高,他們近二十年大腸癌的發病呈現平穩的既無明顯上升也不見顯著下降的趨勢。

    但腸癌對你的危險,已經近在眼前。

    菊花不保事小,性命堪憂是大

    由於大腸癌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約四分之一患者首診時就已出現轉移;近一半確診患者最終將發生轉移,其中能生存5年以上不到5%。

    與大多數癌症一樣,大腸癌治療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去除腫瘤細胞,控制腫瘤細胞的再生及轉移。目前最常用的是手術、化療和放療,另外,免疫療法和基因療法也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但不管有多少種方法,外科手術治療仍然是治癒大腸癌的最佳方法。

    不過,為了將癌細胞徹底清除或其他原因,醫生會不得已切除患者的肛門,並進行結腸造口手術,也就是在你肚子上開個口子,拉出一小節腸子固定在肚子上,再用肛門袋收集糞便和廢氣。

    好的話是臨時性的,不好的話,有生之年可能都要習慣在袋子裡排便了。

    但這還不是最痛苦的。大腸癌常常需要強化治療,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疾病負擔,也增加了併發症的風險和高額的醫療費用。

    2016年,著名的《柳葉刀》雜誌研究指出,城市地區的常見癌種中,大腸癌患者是常見癌症中最重的疾病負擔之一,人均就診支出為10978美元 ,但同年中國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只有3469美元。

    醫療投入有待提高,人均可利用醫療資源不足

    雖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醫療衛生投入佔GDP總量依然不高,患者自費承擔支出比例較英美還有不小的差異。

    從上表中,還可以看出雖然中國癌症臨床試驗數量雖超過印度、俄羅斯兩國之和,但依然不足美國的1/10、英國的一半。發達國家更多的臨床試驗意味著產出更多的新治療方法、新理念,欠發達地區引入新科技的滯後導致部分患者沒有爭取到治療機會。

    癌症死亡發病比率一項,中國處於最後一名,也就是說中國70%的癌症患者最終死於癌症,而美國僅33%,英國40%。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醫保出現赤字,這是早晚的事情,未來的抗癌鬥爭必將越來越慘烈。

    但需要尤其指出的是,治療不是攻克癌症的最佳選擇。以中國為代表的欠發達國家,儘管治療方法在進步,卻仍有40-50%的患者從無症狀的大腸癌惡化為轉移性大腸癌,最終致命。

    而發達國家則透過儘量做好篩查工作,將腫瘤遏制在早期,往往能夠極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美國大腸癌發病率與死亡率降低因素分佈

    把握時機,早五年發現腸癌

    大腸癌是一個多步驟、多階段、多基因參與的過程。除1%~5%的大腸癌為遺傳性惡性腫瘤外,其大部分為散發性,機會因素和環境因素至少可以解釋70%的散發性大腸癌。

    散發性大腸癌的癌變過程多遵循從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期腺癌→晚期腺癌的演變順序,這一過程一般需要10年或10年以上的潛伏期,為大腸癌的發現和治療提供了契機。所以大腸癌也被公認為是全身各系統中最可預防的腫瘤之一。

    目前,大部分國家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皆呈上升趨勢,而在美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了下降的趨勢。根據一項研究顯示,1975年後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12%歸因於醫療進步,35%歸因於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有53%歸因於大腸癌的篩查。

    特別是近些年,美國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均很明顯,大腸癌的篩查依從率也從19%升到55%。研究顯示,透過大腸癌篩查並且切除腺瘤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達76%-90%。

    他們的技術是有講究的。

    居家檢測,精度媲美腸鏡

    2014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宣佈,批准糞便 DNA 檢測方法用於結直腸癌的篩查。相對糞便隱血免疫化學檢測(FIT),糞便 DNA 檢測無痛無創,結果更加準確,比值為 92% vs 74%(P=0.002)。

    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主任鄭樹表示,“大腸癌患者的生存率與診斷時機有直接關係。就中國國情來講,要求所有人全部做腸鏡是不現實的,

    高危人群推薦使用分子檢測手段(糞便DNA檢測)提高腫瘤檢出率。常衛清®是基於中國腸癌特徵的糞便多靶點FIT-DNA分析技術,更適合華人群。”

    這種無創技術只需化驗一點篩查者的糞便,檢測其中是否含有大腸癌(結直腸癌)相關的突變基因和甲基化基因,便可知道篩查者的結直腸是否有癌前病變或癌。

    專家患者一致推薦

    從已經做過早期基因檢測的人群裡,浙醫二院消化內科專家宋震亞發現這項技術確實有其便利之處: “有一位68歲的萬女士,她第一次做基因篩查,結果是陽性的。

    但她平時沒有任何大腸癌的不適症狀,所以她不相信,又做了一次基因篩查,還是陽性。最後,她決定做腸鏡檢查,結果確診為腸癌Ⅰ期。幸虧及時發現,只需手術切除病灶。”

    現在,國內腸癌領域的權威專家,也在無創腸癌基因檢測(糞便 DNA 檢測)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援與推動。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普外科首席專家顧晉指出“從最初單個細胞出現異常並長成息肉,到最終發展為結直腸癌,大約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絕大多數息肉都可以在早期檢測到,並在發生癌變之前切除。

    但是,早期腸癌患者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目前中國腸癌早診率低於10%,很大原因就是害怕腸鏡檢查的疼痛。無創腸癌基因檢測在保證準確度的同時,避免了創傷,是普及早篩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

    現在我們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人民越來越富裕的同時,相信在政府、醫護工作者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癌症形勢將出現轉變,癌症治癒率也將越來越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小學教師的校本研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