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職業是韭菜

    在歷史學上,文化和文明和生產力,對於後人研究很混淆,沒有統一的標準,也不可能有。比如遼金和宋,誰更發達更代表中原政權?

    長江和黃河,在對文明的貢獻上,差不多。但如果就影響力,還有個遼河,其實比長江對於腹地的影響更大。

    如果河姆渡還屬於矇昧時期,如果良渚,已經有城市出現,我們認為進入了開明時期,那麼在最初影響中國最大的是長江文明(東夷人)。

    然後緊接著遼河,以紅山文化開始出(也是東夷人),一直到商結束,算第一個時期,很長,幾千年啊。遼河的第二個時期,就是東胡,雖然沒有成為主角,但一直也是北方的代表。後來匈奴興起一直到契丹出現之前,遼河慢慢衰退。第三次是契丹興起,大概又是800年。一直到金滅亡。再後來,隨著經濟中心又回到長江,遼河就沒有後勁了。

    而黃河流域,其實一直都是次生文化。在神話前,一直跟隨著長江文明的東夷人(他自己也可能是東夷人),而後則跟隨著紅山文化。一直到了周崛起,才進入文化的中心地位,創造了周禮,創造了各種的神話(華夏神話),我是一直不承認夏的地位。黃河流域成為中國的中原和中心,是商帶來的,由周確定的。而各種的傳說,為什麼起於炎黃,因為是周的先人,也恰好反應了周起家,是周部落加4個姜部落。然後被神話了。炎黃堯舜禹。炎黃是典型虛構,託物言志,堯舜禹確實存在,而堯舜則是紅山文化的次生文化,禹很例外,說的很詳細,卻很難考證,周人在裡面又掉包了,生生插了一個夏進來。其實禹也是所謂黃帝(古羌人)一支,出生綿陽,而後夏後人又是匈奴,然後還有湖南湘妃的傳說。無不說明以下事實:黃帝文化起始於西南(符合基因南來說),經四川進入西北。而傳說中的神農氏,是在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文字考古陷阱太多。倒是蚩尤很典型,先是九黎頭領,後來又是三苗頭領,從遼河紅山,到河北山東,然後到湖北一帶。路線很清晰,也符合正常狀態。夏,我認為,是和唐,虞,商,同期的一個在四川,或者甘肅割據的地方勢力。沒有入主過中原。

    如果如上文推測,則黃河流域成為文明中心則起於商湯遷都中原,周則是確定了黃河流域的中心地位。一直到北宋。

    蒙元時期,蒙元的文明層次很落後。所以文明中心還是在長江流域。然後是明清,則是黃河流域。

    民國整個時期,分成1927年前,是廣東為主,1927年後南京。

    黃河流域,作為文明中心地位,是周確立的,各種人物的被神話,也是周的作用。周才是真正的漢人始祖,文化奠基人,以至於我們現在獨特的祖先崇拜,不進鬼神,都是周的貢獻。

  • 2 # 歷史寶藏

    縱觀世界上幾大文明古國,埃及文明有尼羅河的滋養,兩河流域文明誕生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華文明就是在黃河流域發源起來的,故有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這一說。天然河流有便捷的水資源、交通條件,更有河流沖積而形成的肥沃土壤,這是農業文明誕生的重要基礎。

    要談到黃河孕育文明的優勢,其實是黃河所在的黃土高原以及中下游所在的沖積平原對文明誕生的優勢。歷史地理學有一個專業方面的研究,黃河流域文明產生的氣候機理,講的就是這個問題。距今5000年至4000年的仰韶文明時期,氣候比現在溼潤,黃河流域的黃壤土質疏鬆,土壤肥沃,適宜生產工具較為原始的人類耕作種植。農業發展起來之後,人口增長,聚落、城市發展,才有文明的產生。而此時期長江流域降水比現在多,湖沼廣佈,不適宜原始農業的發展。直到秦漢時期,長江流域的開發依然比黃河流域落後,故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江南卑溼,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長江流域直到唐中期之後,才逐漸發展超過黃河流域所在的北方。其中的原因,重要的一點就是唐中期後氣候變冷,降水變少,南方的溼地逐漸被開發成田地,再加上北方人口、工具、技術的南遷,最終促成了南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如今考古學發現諸多黃河流域之外的早期人類文明遺址,但是黃河流域在早期人類活動數量和範圍分佈上,還是有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附圖為中國原始社會考古遺址分佈圖,可以簡要說明這個問題。除此之外,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對中華文化的誕生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人類的長久開發也造成了很多的環境問題,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黃河歷史上的無數次氾濫改道等,都是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反面影響。

    更多文史類知識與諮詢,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防醫學本科需要學好哪些科目?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