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DOIF裴

    解放後,溥儀-次去故宮遊覽,到一個房間說是光緒寢宮,牆上掛著一張照片說是光緒,溥儀 ̄看是他爹載灃,就找講解員說這不是光諸,講解員不認識溥儀,就去找了個專家,專家也不認識溥儀,就對著溥儀一通嚷嚷,說你懂歷史嗎等等,溥儀等他吵吵完了,就對他說:雖然我不懂歷史,但我自己的親爹我還是能認出來的。專家一聽他是溥儀,立馬慫了,後來照片也撤了。

  • 2 # 財叔說

    請考證一下這個故事的真假:溥儀獲得特赦後去故宮參觀,走到一幅照片前停下了腳步,看到照片下面的說明文字時,皺起了眉頭,跟旁邊的人說:“這不是光緒帝,是醇親王。”故宮的專家有些不屑地說:“我們是研究歷史的,是你懂還是我們懂?”溥儀回了一句: “我不懂歷史,可我認識我爹。”

    先說結論:溥儀去故宮博物院指正照片這件事是有的;與專家鬥嘴,說什麼“我不懂歷史,可我認識我爹”云云,則只是後人腦補的段子。

    此事見於李文達撰寫的一篇回憶文章,題為《溥儀遊故宮追記》。李文達是群眾出版社的編輯,也是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的執筆人。

    據李文達講,事情發生於1961年。當時,為了給回憶錄《我的前半生》“尋找線索和寫作靈感”,出版社的編輯(可能便是直接執筆的李文達)帶著溥儀前來故宮參觀遊覽。故宮當時正在佈置養心殿,希望將其恢復到光緒皇帝時代的原狀,溥儀當年恰好住過養心殿。故宮方面遂希望溥儀也能順道給他們的復原工作提供一些建議。於是,在這次參觀裡,溥儀成了“導遊”,出版社編輯和故宮方面的專家成了“遊客”。

    關於“照片指正”,文章是這樣講述的:

    “在養心殿,溥儀根據記憶,指出了光緒寢宮陳設上的兩件細小差錯。一件是寶劍的位置,另一件是陳設工作者誤把他父親即攝政王載灃的照片,當做光緒的了。”

    也就是說:故宮方面請溥儀來給養心殿的佈置挑錯,溥儀挑出了兩個問題。其中一項是錯把載灃的照片當成了光緒的照片。故宮方面接受指正,沒有發生互懟。專家們未曾傲慢迴應“我們是研究歷史的,是你懂還是我們懂?”,溥儀也沒有嘲諷人家“我不懂歷史,可我認識我爹”。

    李文達這篇回憶文章,是唯一記載了溥儀給故宮挑錯的史料。它最早刊登於《旅遊》雜誌1979年第1期(創刊號),作為封面策劃《頌北京》的一部分。後來被收入到《現代遊記選》(1980)、《中國當代遊記選》(1982)等多種著作之中。後又由《旅遊》雜誌於1996年第12期改換標題為《末代皇帝故宮導遊》重新刊發。賈英華1989年出版的《末代皇帝的後半生》,也原文引用了李文達的這段回憶。

    ♦ 《旅遊》雜誌1979年第1期刊載的《溥儀遊故宮追記》

    其實,即便有專家質疑溥儀的指正,溥儀大概也不敢強勢迴應“我不懂歷史,可我認識我爹”。他當時的心態不足以支撐他做出這種嘲諷。

    一個可供參考的證據是:溥儀當時正在李文達的幫助下重新改寫自傳《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要全面改寫,是因為溥儀獨力撰寫的原始版本“是一種反覆唾罵自己的典型的獄中風格”,連李文達都認為“他認罪悔罪的描述有些過頭”。這種過頭的認罪描述,很能反應溥儀當時的心態。所謂過猶不及,原始版本必須全面改寫,才適宜公開發表。李文達承擔的便是這項任務。

    今人見到《我的前半生》的流行版本,其實已是李文達大刀闊斧重寫後的產物。這種重寫,不僅包括重新調整全書的架構與內容,還包括四處調查採訪、尋找檔案以補足溥儀缺失的記憶——溥儀當時的記憶力已嚴重衰退,原始版本的回憶錄史實少認罪多,也有這方面的緣故。改寫過程中,溥儀的心態也未有轉變。據李文達的助手回憶:“溥儀在談論稿子的時候,很少和李文達爭論。有時候說著說著,溥儀就哭了,他一直覺得很多事他有罪。”

    ♦ 1961年10月13日,溥儀(中)在政協禮堂與鹿鍾麟(左)、熊秉坤(右)合影。熊參與了武昌起義,鹿則曾率軍將溥儀逐出紫禁城。溥儀後來在日記中說:“我再1961年和鹿鍾麟、熊秉坤吃飯、談話,……這是歷史空前的奇蹟。”

    此外,故宮工作人員在1961年誤將載灃的照片當成光緒皇帝,也不值得驚異。因為故宮實際上沒有光緒皇帝的照片存留。

    故宮出版的《故宮舊藏人物照片集》(1990年)和《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1994),收錄了上至慈禧太后,下至太監宮女諸多紫禁城歷史人物的照片,其中唯獨沒有光緒皇帝。以至於編纂人員曾感慨:“何以故宮舊藏慈禧照片如此之多,而光緒皇帝的照片一張也沒有!”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紫禁城開始用照相機拍攝個人照片始於1903年,而光緒當時已被慈禧軟禁在了瀛臺。在慈禧的嚴密控制下,光緒皇帝沒有拍照自由。慈禧禁止光緒拍照的用意有二:(1)慈禧晚年常常向外國政要贈送自己的油畫像和照片,且將此舉視為一種重新塑造個人開明形象的政治活動。她不希望光緒如法效仿,不希望光緒透過照相活動來彰顯其政治存在感。(2)慈禧多年來致力於對外宣傳光緒皇帝身體已極為糟糕,她不希望皇帝身體的真實狀況透過照片的形式外傳。

    ♦ 左,載灃像;右:光緒皇帝畫像

    因為慈禧的管控,光緒皇帝雖然是一位近代歷史人物,其真實容貌卻變成了歷史謎團,只有宮廷畫師的繪像留存。於是,從晚清開始,中外媒體(如著名的《萬國公報》)便常常誤將載灃的照片當成“光緒皇帝像”刊登。誤認的原因當然也很簡單:載灃與光緒乃同父異母的兄弟,面容上本就有相似之處(見上圖)報紙拿到載灃的照片後,若只向那些入宮見過光緒一兩面者求證,就很容易將載灃誤認為光緒。1961年的故宮工作人員,便是犯了這樣一個“傳統錯誤”。

    ①文達:《溥儀遊故宮追記》,《旅遊》雜誌1979年第1期。最早追溯源頭至李文達的回憶文章者,是知乎網友“老悟”,特此致謝。

    ②賈英華:《末代皇帝的後半生》,群眾出版社1989年版,第345頁。

    ④王蘭升口述,楊時暘整理:《編輯記憶中的溥儀》,《中國新聞週刊》2011年第2期。

    ⑤《<我的前半生>最早的源頭找到了》,《中華讀書報》2018年7月1日。

    ⑥《溥儀和鹿鍾麟等在北京會見》,中新社北京1961年10月13日電。

    ⑦溥儀著、李淑賢提供、王慶祥整理註釋:《溥儀日記》,群眾出版社2018年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中國最大的在建機場在哪裡?未來會給城市建設帶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