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yw1953
-
2 # 司馬西坡處士
老秤一斤十六兩,傳說是南斗六星加北斗七星再加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缺一兩損福,缺二兩損祿,缺三兩損壽,告戒生意人作買賣不可缺斤短兩。不同時期儘管一斤都是16兩,但各個朝代卻又有很大差別,據說從唐朝到清朝一斤約合600克。十六兩的秤我小時候用過,過去的老秤比新秤一斤多二兩(我家解放初還有那種老稱)。經查資料證實公元1929年前老稱一斤16兩約合600克,民國時期1929年改為一斤16兩500克。1959年取消老秤,改用新秤,一斤10兩500克。
嚴格說是有差別的。這是因為古代的度量衡,本身不夠嚴密,加之地域之間的聯絡不夠密切,相對獨立封閉,所以同樣的一斤,常常都有差異。
新中國成立後,保留市制度量衡單位制,同時為了方便與國際接軌,也積極使用國際度量衡單位制。在質量單位“公”“市”制換算時,規定一“公斤(千克)”相當於二市斤,這樣一來 ,新中國的“一斤”規定,就因有公斤參考而不僅非常嚴格,而且全國統一標準,可靠性與原來的“老一斤”大不相同。
具體差值一是難說清楚,可多數情況是“老一斤”標準較“新一斤”要大一些。這是我小時候聽說過的 :因為當時的“秤”分“老秤”和“新秤”,交易使用時買賣雙方先要說清這是哪種秤 ,若是老秤,一斤的價格就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