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56261594913淡

    在中小學職稱與幹什麼工作無關,也就是說領導安排課程時,不根據職稱的高低,但卻與工資有關。一旦想方設法甚至不擇手段,弄上了職稱,就找點理由或與領導搞點關係,就退到二線乾點輕鬆的的了。拿著高工資,幹得是輕鬆的,職稱成了一勞永逸的法寶。這極大地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不正之風、腐敗現象頓生,並愈演愈烈。

    職稱已背離了其初衷,當廢止。用獎勵或績效來調動積極性或使能勞者多得,勢在必行。

  • 2 # 秦都情思

    中小學教師職稱是個大難題,職稱評定確實也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一線教師工作勤勤懇懇,幾十年都評不上高階,相反學校領導層哪個不是高階?建議按教齡自然晉級!

  • 3 # Fisher8481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樣,就我工作的學校及周圍學校(上海),評上職稱就不上課就是一個謊言!評上高階近二十年,要麼滿工作量,要麼超工作量,工作到退休,同事也一樣,。一個校長,願意拿出最高的工資,然後讓他不上課,或者去二線?是校長腦子抽筋還是編故事的憤青腦子抽筋?我不排除個別現象,但以此噴職稱評審我只能說你評不上是應該的———不僅僅是專業能力問題,也是人品問題。

  • 4 # 海思XlP

    從全國整體看,大多數高階教師仍在一線。按規定,根據學校層級、型別的不同,高階比例在5~35%,如普通小學可能在5%、頂級重點高中可達35%,從全國中小學教師整體來看,高階教師人數這麼多,不在一線,往哪安排?縣及以上中學尤其是這樣,不少鎮區中學也是這樣。就很多學校高階職稱的行政人員而言,他們在評高階之前必在一線,且大多是教學能手、教改標兵,如現行的教務主任、分管副校長等。如果你所在學校高階基本不在一線,很可能是你學校高階人數較少,要不就是普通小學,高階比例少,導致高階人數少;要不就是學校規模小,教師總數少,導致高階人數少;如果兩者都兼有,高階人數就更少了。就通常學校而言,大多數高階教師仍在一線。

    高階教師一線任務不一定要比年輕人重。“三十歲挑三十斤,則百歲應挑百斤”是違反人性的要求,就是評勞模也不是隻看工作量,又如醫院的主任醫生(高階職稱)一線值夜班工作總比年輕醫生少,年齡越大的醫生需體力的活就越少,重在發揮指導作用。教師也是如此,其實在學校中,教師到一定年齡,往往一線活比年輕人少些,這與其職稱高低無關。有的年輕人缺少人性的思考,太年輕氣盛、傲視一切,老教師在年輕時大都輝煌過,但隨年齡增大,敏捷度下降,這是人的自然規律,就如教練員賽不過現役運動員。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老教師的今天可能是你的明天 。

    大多數高階教師是憑真本事評上的。從宏觀上看,公辦教師只要大學畢業,其它條件不錯,不違規(如不違計生政策)、違法,不自棄,基本在退休前早就可評上高階,不信的,多去周邊學校瞭解,相信你很難找到一個可反駁的例項。現在較年輕教師有的缺少論持久戰精神,暫時評不上高階就怨氣沖天,甚至否定一切。如果你掌握周邊的人評高階有弄虛作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具體材料(不是道聽途說的),你可去舉報(匿名也行),全華人民都支援。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夠足夠上乘,周邊剛評上高階的人條件都不如自己,高階非己莫屬,是被甩了,你可向上申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討回說法,這是現代人應有的意識,比吐槽更實惠、更有效。如果你只是中師畢業,能評上一級是不錯的,企業工程師、主治醫生、大學講師也是一級,社會不少人還沒達中級,不要有隻是高階才算職稱的錯誤觀念。說來也怪,想評高階,在從教二、三十年期間也不去進修本科(函授也行),這與時代要求不符,書(證書)到用時方知少,不怨別的,首先就怨自己 。

    還有的人老是吐槽教師職稱工資差距,而教師職稱工資差距是正常的,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不是吃大鍋飯。寡聞確實限制了你的想像,多去國企、央企等看看,那才知道由於級別差導致的工資差距有多大,教師職稱工資差距與之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 5 # 英子和靜靜的老爸

    評上高階職稱後應該還有一個聘任檔案下發才能生效,並與工資等福利待遇掛勾。因此,評上後自恃高階職稱資歷而不教課不幹活那要你當老師幹什麼?上級組織人事部門應根據其德能勤績的表現,可以不聘他(她)啦,已經聘任的還可以解聘啦!

  • 6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這種現象是存在的。解決這個矛盾,我們這裡是和工資掛鉤的。雖然有高階職稱,不工作工資就不可能拿全。工作時間、工作量、教學時數國家都有標準的。單位根據政策標準,把個人工資拿一部分出來作實績考核,每學期一次,工作幹得好的多得,沒幹好的,未完成工作量的,得到的必然會少。這個方法實行十幾年了,大家都認為比較好。在鄉下生源不足的學校,這些高階職稱的老師,他們也爭著任課,就是到後勤他們也幹,只有做事了,才能保住自己的全額工資。

  • 7 # 伊莉紗

    我認為從兩個方面解決問題。

    一,領導要從高階教師的層面給他們分配工作。既然晉高了,就要以高階教師的標準要求他們。工作的強度與職稱成正比。他們在學校掙的工資最高,付出的必定要比一級教師要多,否則高階教師僅是高工資的標誌,而沒有發揮它的實質性作用。領導不把工作按職稱分配,也難怪高階教師不教課不幹活。

    第二。教師法規定,教師有享受教師待遇的權力,那麼就有履行教師職責的義務。高階教師己享受了高教待遇,責不旁待執行教師職責。若拒不執行,校方有權向上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反映其行為表現。上級可調杳瞭解實情,予於降級處分。

    我認為大凡晉升高階的教師,都具備思想境界高尚,熱愛教育事業,把有限的生命應用到無限的為教育服務中去。在晉升時填表格中就有履行高階教師義務的原則,簽過字,經各級主管教育部門的審批。他們怎會揣著明白裝糊塗?

    每位教師走到高階教師的位置,都付出了畢生的精力,高階教師的稱號是對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來辛勤工作努力鑽研教育的肯定,表現一般的教師是沒有晉升機會的。晉升到高階的教師會以高瞻遠矚的襟懷欣然接受領導分配的工作。

  • 8 # 吾本真人

    不知題主從哪裡得出的結論,教師教課不教課,幹活不幹活與評上高階職稱有什麼關係。職稱就是職稱,又不是官職。我只瞭解許多學校有一官半職的教師放棄了教課去幹點後勤,沒聽說由於評上高階職稱而不教課不幹活的。因為他沒有不上課不幹活的權利。

    學校的教師數量是按照國家教育主管部規定的師生比配備的,可以說一個蘿蔔一個坑。但由於下級部門的操作不當,有的學校教師超員,有的不足。這就有可能產生有一部分教師不教課的現象,並不是職稱問題造成的。

    如果真有這種現象,就完全和學校管理制度有關。評上高階職稱就不任課,學校領導是不能同意的。在績效工資分配方面對不任課的教師也應該有制約。對於教師任課的報表,上級主管部門應該嚴格審查。同時,在教師審報高階職稱時,要求晉職稱後必須在一線教學的承諾是批准職稱的一個條件,有關教師應該兌現自己的承諾的,不按承諾辦事就應該受到紀律處分。這一切都要求學校和相關部門監督管理。

  • 9 # 抱擁朝陽之秋爽

    這個問題反映了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

    未評上職稱前,教學積極(屬於加分專案);寫論文積極(誰寫的不知道);爭先進積極(因為可以加分);搞關係積極(因為需要有人投票)。

    評上職稱後,教學可以放在一邊,因為太累;寫論文根本不必考慮,因為不需要了;‘先進’還是讓給別人吧,不差那倆錢兒;關係也不用搞了,因為投票已經結束,這正常嗎?

    高階職稱,是對一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肯定,一旦與工資掛鉤,評定就變味兒了,評上的人,認為革命到頭了,再怎麼幹工作,也沒有現實意義了,還幹活幹嘛?

    不能讓高階職稱,成為悠閒的理由!

    要改變這一現狀,是否採取按勞取酬的方式,將工資同所從事的工作掛鉤,否則,中小學教師評上高階職稱後不教課、不幹活問題,就會成為常態!

  • 10 # 心聲abc

    朋友,確實這種現象在少數學校存在的,個別老師評上高階職稱後,認為職稱到了最高級別,沒有蹦頭了,就放鬆了學習,放鬆了工作,有些還得過且過的混。對於這種現象,學校應該採取相應的以下措施。

    首先,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時代教師十不準》、《教育法》、《教師法》等,進一步提高老師們的政治思想素質,讓老師們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教學觀,能認認真真做好教學工作。

    其次,建立健全配套的機制、體制。對於那些頑固不化的教師,學校只能用規章制度管理他們,建立考核機制、聘任機制、教學管理制度等,並且要嚴格執行,用制度來約束他們,不好好工作的人,可以採用高職低聘或可以不聘。這種辦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按照當前新冠疫情發展速度,美國,巴西會不會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