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沉澱的理性
-
2 # 口袋裡的喵
西施長得非常漂亮,是中國的四大美人之一。沉魚落雁中的沉魚說的便是西施,但是這一成語最早出自《莊子》:“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意思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到了唐朝之後大家都認為沉魚落雁的沉魚代指西施。
西施做出的最大的貢獻莫過於用美人計幫助越王勾踐消滅吳王夫差,公元前494年,吳越戰於夫椒,越軍大敗當,越國此後便臣服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伺機謀求復國。這時大夫文種和范蠡向勾踐提出用美人計來迷惑吳王夫差的想法,於是范蠡在全國遍尋美女,西施和同村的姐妹鄭旦入選,她們在越王宮受了三年訓練最後被送到吳王夫差處。
西施不負眾望,吳王夫差見到她,果然被迷得神魂顛倒,為了她不惜大興土木建造館娃宮,因西施擅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建造了響屐廊。慢慢地夫差荒廢政事,將江山拋到一邊而勾踐卻在厲兵秣馬,伺機復仇。公元前473年,勾踐認為時機成熟,下令北伐。吳國被打得落花流水,夫差請和,勾踐不肯,夫差只好自殺,而西施的任務也就此完成。
但關於西施的結局千百年來眾說紛紜,但大致分為三種說法:一、西施當時在還未前往吳國時就和范蠡相戀。此時大功告成,兩人功成身退,泛舟太湖,不知所蹤。二、因西施的任務完成,勾踐見西施的美貌怕她再成禍端在吳國滅亡之後便將她沉於湖中。三、西施在做細作的時候愛上了夫差,夫差死後便追隨而去。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說法,雖然千百年來對於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故事一直傳頌,但這大概都是後世對這位女子的同情吧,希望她最終能有個好結局。
其實對於西施這位女子是否真的存在在歷史中其實是有很大的爭論的,一部分人認為像《史記》、《國語》這類的正史中雖然有寫道了吳越的這兩次交戰,第一次勾踐戰敗,第二次勾踐一雪前恥吳國滅亡的事情,但通篇未提到西施二字。《史記》中有記載范蠡的結局,雖然也是辭官,泛舟海上終不返,後化名為陶朱公。但也未提到西施這個人。第一次提到西施以美人計幫助勾踐滅吳的是在東漢時期的《越絕書》和同時期的《吳越春秋》然而這兩本書屬於雜記野史。還有學者指出西施這兩個字只是代指美女的意思,因為早於勾踐夫差兩百多年前的《管子》一書中就說道:“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所以這一部分人認為西施這個人物是被虛構出來的。
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古時女子地位低下,美女更是紅顏禍水的代名詞,用女子來謀得勝利也不是什麼值得宣揚的事情,故而那時候的史學家不屑將西施寫入史書。而《管子》一書,並不都是那個時期所做,裡面是後世的人往上新增的內容,所以不足以證明西施是不存在的。另外浙江曾出土過漢代製作的春秋人物銅鏡,畫像的題款有吳王、越王、伍子胥、和二女。他們認為這二女便是西施和鄭旦。所以這部分人認為西施是存在的。
我們不曾在那個時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許僅憑文獻和文物我們不能看出全部的事情,歷史的迷人之處也在於此。不過在我心底倒是想著也許當時真有這樣的一位姑娘,為了就自己的國家而埋伏在敵國,至於她叫什麼並不重要了。
回覆列表
唐代詩人 皮日休有詩云:“綺閣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不僅振振有詞地證明西施確有其人,而且還把西施當作越王滅吳的最大功臣。事實卻不然。西施之名並未見記載於《春秋左氏傳》和《史記》等正史,只出現於後漢時代編纂的《吳越春秋》等野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