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池子

    這個要用工業思維去理解了,否則不太容易理解。

    配套產業鏈

    現在的工業,不是作坊,而是有明確分工的產業鏈。

    而中國的工業門類是全球最齊全的(唯一全門類都齊全的國家)。

    因此,不是說不能離開中國,

    而是離開了中國之後成本變大了。

    國內的產業鏈都比較集中,要什麼東西打個電話,很快配送到位,而且很靈活。

    要離開中國,那這個週期邊長了,溝通成本也大了。

    成熟的產業工人

    很多人可能還思維在上個世紀,以為是手工作坊階段。

    其實現在的規模工業企業,都是半自動化、自動化,甚至在走向智慧化的。

    這就需要擁有一定素質的產業工人。

    以前,大家覺得,華人工成本高了,所以工廠往東南亞。

    想得是很簡單,畢竟,東南亞人工低,而且和中國近(不至於產業鏈溝通難)。

    但是很快也發現很多問題,包括效率等等。

    但是從長久的角度,國家其實依舊是希望高汙染、低附加值的產業,就去東南亞吧。

    所以,中國和東南亞是很好的互補。

    那麼中國呢?

    未來主要就是高附加值、智慧化生產。這個方向為主。

    產業升級

    另外就要動態看世界啦。

    你現在去看20年前的中國,和你20年後看現在,都會覺得不一樣的。

    20年前的中國,那個工業叫粗糙啊。

    這兩年,工業也在開始升級了,部分工業具有絕對領先的地位了。

    比如,這玩意兒。挖地道那個快啊。

    以前都是歐洲壟斷的,現在中國做得更強,而且成本極低。

    弄得很多過去歐洲暴利的領域,現在白菜價了。

    地上不夠,那就海上,這玩意兒也是霸道的,而且不賣。

    還有一個國際玩笑:

    奧巴馬說要支援國貨,然後一陣風把後面美國國旗吹開,露出了中國企業LOGO。。。

    所以,要動態看發展,中國的製造業,是在崛起。不是20年前了。

  • 2 # 背鍋小俠

    我來簡單說說。其實主要還是成本問題的考慮。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基本上一個產品的所有原材料和加工企業不誇張的說有時在一個縣城都能全部找到。所以原材料在最短的時間得到加工成型,也沒有物流的問題,再加上華人勤奮,總成本實在是大大的節省。所以跨國公司對中國的粘性很高,離開的成本和風險也太高,也造成了離不開中國製造的感覺。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很難一言蔽之,企業都是逐利的,中國製造能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就是最強的競爭力。

  • 3 # 頡永全

    人力成本的核心在向科技技術轉變,但還是需要時間和科技人才沉澱,畢竟發展才多少年還有很多瓶頸和技術難關需要攻克!

  • 4 # 老牛實驗室

    日本電視臺做過一個節目,就是把“中國製”產品全拿掉,結果會怎樣?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清理,在這個小小的家裡發現了619件“中國製造”。最後被搬空了屋子,被扒光全身中國製造衣物的男主人,一臉無奈地用中文喊出:“這是屈辱”。

    美華人也做過對中國商品依存度的實驗

    一個叫Sara Bongiorn的美國經濟記者,也做過一年的實驗,後來出版過一本叫做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的暢銷書。記述了這一年,沒有中國製造的痛苦生活。她的家庭不得不花更多的錢,給孩子買鞋子等用品,家庭支出大幅提升。傢俱壞了,也沒法維修。老鼠夾子,都買不了。燈泡壞了,也沒法換。

    就連特朗普競選宣傳的帽子,旗子,都是中國造。

    奧巴馬,2013年演講,呼籲“美國製造”。當時是在邁阿密港口,過程中,後面裝置上的國旗掉了,露出“振華”的中文。而後面裝置同樣位置,還有很多國旗。

    近兩年,美國特朗普一直在制裁中國,給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美國零售行業協會曾寫信表達自己的意見:超過41%的服裝、72%的鞋類和84%的旅行用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對這些產品徵收關稅將是對每個美華人徵稅”。

    中國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作為一個擁有10億人口基數的國家,經歷了從初期的引進外資,依靠優惠政策,低價的勞動力,低價的能源、資源輸出,不斷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在逐步發展壯大。

    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高素質的人口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擁有超過1億大學生,約佔人口比例為10%,這個比例與歐美還有差距,但在總的數量上,已經有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可能。華人的智力水平,在國際上是有目共睹的,我們需要加強的是創新能力。是踏踏實實的研究,認認真真的精神。

    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二:完整產業鏈和熟練工人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中中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近10年來製造業增加值穩居世界首位。

    產業鏈的完整,本身帶來的是效率,很多產品原型,專案落地,都容易的多。

    比如大疆無人機,起初他們就是窩在北京回龍觀一帶,後來搬到深圳,才能快速實現的原型迭代。

    一個朋友,從北方到寧波開廠子,原因就是當地能很好配套,他搞自動化裝置製造。今年春節後,他返回寧波,發現疫情原因不能開工。就在微信群裡,與行業裡的熟人聊了下口罩,結果正月15前,他設計出了新式口罩機,並委託南方渠道加工出原型機,好像每分鐘能自動產出300來個。裝置供不應求,訂單生成不過來,後來乾脆採取拍賣的方式,也不會得罪客戶。

    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三:完善的基礎建設

    中國的基建,在世界上出名,《大國重器》中已經有所介紹。中國在高速鐵路、公路、港口、機場等交通領域,在電信網路建設方面,電力設施及發電專案、礦藏資源開發,包括最近完成的北斗3期導航網路,都是明確體現。沒有一個足夠體量的國家,長期巨資投入,這些都無法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爸爸外出打工對於家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