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歸鄉
-
2 # 蘭臺
真實印度是一個發展前景很好,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的欠發達國家。
事實上相比中國,印度的國際地緣環境要比我們好得多。
首先,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其次,它還是英國殖民地,目前英聯邦成員;然後,它還是普京唯一承認擁有特殊關係的盟友,美國為了遏制中國,也在竭力拉攏印度。
另外,印度目前年齡結構非常合理,從年齡構成來看,2019年印度0-14歲人口占比26.62%,15-64歲人口占比67.00%,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6.38%。
換句話說,印度目前至少可以吃人口紅利二十年,可以大量承接從中國轉移而來的低端產業鏈,複製中國二十年前的發展模式。
對印度更為有利的是目前西方發達國家似乎達成了遏制中國的共識,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為了西方發達國家民眾的基礎生活需求,發達國家也會聯合起來扶持印度作為中國的替代國。
-
3 # 李不老
和中國相對比,瞧瞧我們這個鄰居阿三哥有什麼優與劣。
先說說領土面積,中國的實際領土面積為975.90萬平方公里,而印度的實際領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將到中國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但是印度可耕地面積佔總國土面積的一半,比我們有優勢,妥妥的一個地主成份。可是印度人裡吃不飽餓肚子的也不少,雖然這事無論哪國都在所難免,但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他們若不消除缺衣少食現象也會影響到世界的發展。若阿三哥也像我們那樣專注於扶貧,情況會好很多,實際上可能嗎?
阿三哥自立國以來在對外交往中奉行的是不結盟政策,也曾以第三世界領頭羊自居。國際環境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比我們寬鬆,冷戰時期在兩超之間能夠左右逢源縱橫來去,冷戰過後依然是各方爭相拉攏的香餑餑,表面上的原因是三哥為當世最大之民主國家,背地裡什麼目的不說大家都懂。
在人口結構上阿三哥很自傲,總覺得自己比東方大哥要年輕。認為將來的世界還是年輕人說了算,可想要說了算就得有文化有素質啊,居高不下的文盲率,重男輕女的社會氛圍,還有那積重難返的種姓制度讓三哥在前往世界舞臺的道路上舉步維艱,難受得很。當然啦,在教育方面阿三哥也不是沒有建樹,在科技資訊化領域也培養了一批高階lT人才,在大洋彼岸的矽谷裡混得遊刃有餘。這應該是屬於阿三哥的自豪,問題是自家養的鳥翅膀硬了卻不飛回來了,成了別人家的鳳凰。在這一點上不光阿三哥,我們也同樣應該自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阿三哥當家做主的時間比咱們早兩年,工業基礎的底子也比較厚實,而且因為人緣不錯並沒有受到外部封鎖,國家發展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可為啥都過了七十多年了國家實力卻只有我們的五分之一,人均GDP更是被甩幾條街,這就值得讓人玩味了。
我們剛站起來時舉目四望一窮二白,四周群狼環伺危機重重,可我們都咬牙挺過來了。因為我們的民族特性不允許屈服,壓迫愈狠脊樑越硬,膝蓋從不痠軟。面對無論外來還是內在的困難從不服輸,這才是今天我們取得偉大成就的底氣。
反觀三哥,骨子裡的惰性無時不在,爭小利棄大義的思想始終在頭腦裡貫穿如一。凡事還願意做個攀比,你有啥我也要有啥。修高鐵修了六年了光徵地這一項還沒見結果,造航母那麼多年還是個寂寞。他們的信條可能真的是今生認命修來世了。
說阿三哥的優與劣,還不如說是國家選擇走什麼樣的道路才能契合民意,這才是最重要的。
-
4 # 星雨馨語
在新加坡工作時跟印度團隊合作,在蘋果工作時又和印度團隊合作,我一直答應他們去那裡看看,但一直沒去,但有個特別要好的印度小哥,雖然還不至於無話不談,但確實讓我看到了印度的另一面。
場面話不去講,說些實在的東西。
印度的教育在亞洲確實很不錯,東南亞很多國家教育都很不錯,比如泰國的基礎教育,馬來西亞的中學教育,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等都非常好,但要說理工科,那一定是印度最好。印度人口龐大,貧富分佈也不均勻,但社會福利很不錯,富人並不過分剝削窮人,底層有點亂,但溫飽大多無礙,生活習慣確實有點問題,所以他們學習日本和美國,因為中產數量佔比少,所以人才上升通道相對來說比較開放,但和歐美又不一樣的是,人口龐大意味著競爭激烈,所以上學考好大學,找好工作成為了底層人通往中產的重要通道,這點和中國九十年代初差不多。印度的幾所主要大學把醫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建築學等作為主要的拳頭專業封鋪到各個家庭,很多孩子很小還不太懂事的時候,已經有家長灌輸他們學好這些專業了,甚至認為是一家人的希望(是不是很中國剛開放的時候一樣)。印度社會比較開放,所以底層的聲音能夠傳達上來,幫助了這些學科不停改進教學方法和淘汰機制。這是印度現在IT界無與倫比的實力來源。
再說他們的內政,一般印度家庭很少關注社會動態,但他們從小的核心思維非常穩定,自由民主深入當代印度人的骨髓,他們一般很少在價值觀有衝突的時候妥協,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和歐美走得更近的原因。
最後說國際環境下的印度可以說是除了教育以外優勢最明顯的。我們都知道印度一直奉行宗教治國,有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國際態度。這兩點又迎合了東正教國家俄羅斯和美國左派的治國理念,所以在美俄之間,印度不像南韓,新加坡一樣政客都愛左右逢源,他們是骨子裡就這麼想,所以受到了兩個大國的喜愛,所以對印度也更開放,可以說印度中產無論去美國還是去俄羅斯,大門都是敞開的,這是國際社會資訊溝通的基本渠道。
接下來說說印度的問題。
印度太依賴IT,雖然做精做強是好事,但大量人才堆積,就會產生不公平競爭,這也是為什麼印度人才大量流向美國,東盟的重要原因,在歐盟沒有接受中東難民以前,印度人對歐洲也是青睞有加的。
印度保守派勢力強大,所以國家的大規模預算很難在國會被透過,所以即使他們之後工業崛起,也未必會讓基建崛起,所以國家面子工程建設和東歐很多國家差不多,孟買等幾個大城市不算。
印度是一個宗教勢力強大的國家,所以執政的政客確實不太行,被固有教條框死了,大膽改革的進取心就沒有了。
最後就是印度人才大量流出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周邊中東國家都有點問題,因為地緣政治關係,印度在巴基斯坦下游,所以中國一帶一路到巴基斯坦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印度最怕的是恆河水源被切斷,所以印巴衝突就是一個死結,他們也是被長時間殖民過的,所以不像南韓人那麼心大,他們都害怕戰爭(其實印度軍事實力一點不弱),語言沒障礙,護照沒障礙,所以他們掙了一點錢以後都會想著去美國
-
5 # 鳶飛九天2018
一直以來,在各路媒體的宣傳推廣下,印度的形象在華人眼中總是和滑稽,落後等貶義詞掛鉤。
作為人口第二大國的印度,在華人印象中就是:火車上掛滿人,到處都是平民窟,喜歡飲用恆河水,並且還試圖把恆河水賣到世界各地,賺取外匯的可笑國家。
而且,這個國家的軍隊似乎不堪一擊,國內針對女性的犯罪事件頻發。總之,在大多數華人眼中,印度是一個奇葩並且髒亂差、悲劇色彩和喜劇色彩混在一起畫出來的一個神奇國度。
但是,從國際社會公開的一些資料中,我們也能看到另外一個印度。這個國家似乎並不完全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南亞次大陸毋庸置疑的大國,土地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達到了中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則和中國相當。
而印度的資源也十分豐富,煤、鐵、鋁等礦產含量位居世界前列,近些年,印度森林覆蓋率也開始明顯上升,達到了22%左右,資料方面接近中國的水平。
另外,印度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內有大大小小的民族一百個,印度斯坦族是人口數佔比最大,也是印度的主要民族。
而且,印度還有世界排名前列的武裝力量,他們的國家武器庫中包括多種型號的核武器,至少從硬體來看,實力不俗,不過,軍隊的戰鬥意志存疑。
印度實行的是西式聯邦制共和國,也因此,印度也一直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由於歷史上曾長期被日不落帝國掌控,曾被譽為是“英國女王CROWN上的明珠”。目前的政治制度受英國民主制度影響較大。
近年來,這個國家在現任總理莫迪的帶領下,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經濟發展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一度是成為了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
而且,在引進外資等方面,印度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不管某些自媒體為了流量如何抹黑印度留不住外資的事情,一個真實的情況是,印度在這一方面正在不斷取得進步。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相信,印度人的確在搶走華人的飯碗。儘管他們受制於國內基礎設施和各種問題的影響,這個情況似乎還不太嚴重。也在我們的可控範圍之內,但是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走在孟買的街頭,明顯可以感受到印度這個國家也有很濃郁的現代氣息,現在的孟買已經基本看不到想象中成片的平民窟。
來自印度全國各地的打工人創業者,開始或者正在這個城市裡實現自己的理想,同時他們在這裡施展自己的才華,也為城市和國家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並且無論是孟買或者是新德里抑或是其他印度的主要城市,你都能感受到印度的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其實已經是相當發達。
在一座座高樓大廈中,來自世界各國的高科技服務業、製造業的企業正在印度紮根落戶,有的甚至乾脆把總部搬到了孟買等城市。
所以,在全世界都看好中國的同時,也有很多國家的企業把雞蛋放到了印度的籃子裡。沒錯,他們同樣看好印度的前景,至於他們的投入是否真的能夠換來理想的回報,相信不久之後就有答案了。
同樣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13億數量的人口一方面會湧現出各種社會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這個數字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寶貴的資源,印度是人力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並且年輕人的佔比很高。
正如印度總理莫迪所說“擁有8億年輕人的印度,什麼樣的奇蹟創造不了?”我們不可否認印度的人口優勢,目前已經開始變成他們的人口紅利。
就好像當年盡享人口紅利的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就好像坐著高鐵一般飛速前進。8億年輕人,不僅是意味著勞動力、創造力,同時也是極其廣袤的市場,這個市場大到可以容得下任何奇蹟的發生。
還有一個真實的情況是,印度的僑匯額度世界第一,在“海外”工作和經商投資的印度人正在把源源不斷的外匯大筆轉移回印度,外匯對於現階段一個新興經濟體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在筆者看來,現階段阻礙印度突破瓶頸的最大障礙,是他們的種姓制度,這個制度不僅強行將印度社會割裂,同時還衍生了無數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制約了印度經濟規模的發展。
以2019年資料為例,那一年,中國的GDP已經達到了14.36萬億美元,而印度只有2.85億美元。
的確,印度有著8億體量的年輕人群體,但是中間有多少人因為種姓制度而戴上了無形的枷鎖?
有一點可以確認,只要種姓制度存在一天,莫迪所謂的“偉大印度”就一天實現不了,可是一旦徹底抹殺了種姓制度,印度人千百年來賴以維繫的社會關係體系將土崩瓦解,殘局如何收拾,誰都沒有辦法給出正確答案。
同時,作為一個“沒有歷史”的古老國度,印度從來沒有一本正常的史書傳世,有的只是各種口口相傳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這也造成了印度人的迷之自信和清奇的三觀。
換句話說,印度沒有孔孟之道,也沒有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和相應的天下一統的價值觀體系,自然更沒有像中國一樣“大印度”的全民奮鬥的思想基礎。
在歷經千年被外族反覆征服反覆殖民影響下,印度始終迷茫,印度的大國夢想要實現任重道遠!
其實一直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們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認為我們國家各種髒亂差,而我們的國民同樣也對印度的現狀有極大的偏見。
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居,未來的競爭對手、合作伙伴,無論將來是選擇龍象之爭還是龍象共舞,都需要我們對這個國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
6 # 實時全球觀察員
被嚴重低估了。就是因為我們某些媒體大量宣傳印度的負面新聞。導致我們誤解認為印度很弱,很髒,很變態。這就和西方國家某些媒體一樣故意抹黑中國。
印度人口超過13.5億,僅次於中國位居全球第二。
印度的上市公司有5000多家。美國的上市公司有4000多家。中國的上市公司也有4000多家。
2020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約為2.709萬億美元,全球佔比3.2%,位居世界第6位。
在軍事方面,核武器,航母,飛機坦克,這些人家也有。
並且人家印度有世界上最多的年輕人。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
印度在物理和數學方面不可低估。未來印度也會淡化種姓制度。如果印度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國家。他能更好的對接西方。取代中國的低端製造業。慢慢爬他們自己的科技樹。
印度還有好多優點的地方。我沒法寫完,但是缺點也很多。總之印度值得我們正視的競爭對手。不能貶低小看印度。
-
7 # 果樹旁的阿杜
我們確實低估了印度,
1、我們低估了印度的侵略性。
我們的教材告訴我們,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和中國有著相似命運的,是一個物產豐富,欣欣向榮的國家,講我們建國一窮二白情況的時候,有一個表格上面有中國,美國,印度的發電量,鍊鋼量,鐵路里程的比較。書上對此的描述是“連印度都不如”。所以說大部分華人如果不上網,那對印度是沒有任何負面看法的。
而在某些公知和旅遊博主口中,印度人那各個都是寵辱不驚,安於現狀,極度平和,這種言論影響了大批網民,
綜合以上,導致我們好多人都認為印度人是愛好和平的。
實際上呢,
印度這個國家是極度飢渴的,而且好賴不挑,能吃的都吃,天然的具有侵略性。
華人無法體會印度的可怕,因為我們比它強的多,但那些比印度弱小的周邊國家,無不對印度感到恐懼。
印度將長期是咱們地緣政治上的負載,我們不可忽視之!
2、我們低估了印度的穩定。
印度就像殭屍,穩定的爛,穩定的低效率,穩定的落後,它不遵循王朝週期律,極其穩定!
印度文明沒有興盛,也沒有衰落。它一直就是一攤爛泥,就那麼擺在那裡。
任憑內部農民風浪起,任憑病毒肆虐,任憑外敵入侵,它自巋然不動。
現在呢,
這樣的殭屍國家是其擁有眾多的年輕無業人口,又擁有一定數量的核武器,正常情況下,它已經無法被外部摧毀,它只需要等待其他國家的王朝週期律到了,然後就像那烏鴉、禿鷲一樣,啄食一具不反抗的屍體!
換句話說,咱們和印度相處,要以100年計算時間,必須構思深遠!
-
8 # 深度思考方能悟道
應該說,我們一直高估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而一直在低估且貶低自己的國家。
1、我們曾經高估了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在許多人的眼睛裡,只有一個處處落後的中國,以及一個處處領先的外國;
2、以至於當我們開始不斷取得進步的時候,許多人依然會跳起來痛心疾首的疾呼:我們不行,我們很差,我們落後幾十年;
3、假如沒有網際網路……“德國良心下水道、大美麗牛X小護照、日本匠心工藝好、倫敦地鐵只看報……”這些跪伏在地,極盡吹捧外國的假象,我們還要當做真相來看待多久呢!
4、印度的公費醫療被這些人謳歌,卻視而不見落後到極限的印度公立醫院的設施與治療水平---畢竟初生嬰兒死亡率在那擺著呢。
5、這些人吹噓說“印度保護農民的土地私有”……卻忽略了大部分印度農民根本沒有自己的土地;
6、他們吹噓印度的“民·-主-制·度”……但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卻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無語的階級劃分,竟然還有與奴隸無異的賤民;
7、人無完人……國家也是一樣;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國家的優勢,那麼你怎麼都可以找到;同樣的道理,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國家的缺點,你也可以;
8、我對印度的看法是:只要種姓制度不改---那麼他們的基礎教育就會一直很差(你沒看錯,是很差)---少部分的精英人群雖然可以完成上層建築的構築,但是一切的實施與操作,一定是靠著大部分的基礎人員---在基礎教育嚴重缺乏的情況下,印度的崛起就是天方夜譚;
9、之所以大美麗對印度輸入武器,一則是為了將印度當做印太戰略的棋子,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根本就沒有把印度當做有威脅的發展者。
10、美國多少非常具有遠見的戰略家,在談到世界格局時,也只是談到中俄,也從來沒有將印度當回事;
11、我們不會妄自尊大……但是也不會妄自菲薄;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將印度當做我們的學習物件、參考物件、競爭物件;原因是什麼?---呵呵呵
-
9 # 輿論譁然
定論:印度的真實實力永遠無法支撐它的野心。
從目前的國內媒體來看,嘲諷印度的居多,嗤之以鼻的也不少,誇讚印度的也有極少一部分,所以可以看出國內媒體對印度的態度就是看不上,國際媒體對於印度的態度就很值得玩味了,日常嘲諷當政要訪問時就是褒揚,總之一句話就是玩。
實力才是地位的象徵,所以印度在世界大國中的真實地位可見一斑。沒人把印度當回事,最多就是一個有點份量的棋子,對於印度最好的形容就是,南亞霸主,亞洲強國,世界二流。
印度的發展潛力還是有的,但目前經濟發展還是吃人口紅利,經濟還是處於最低端的增長層級(舉個例子,以前只能吃咖哩,現在可以多吃一個雞蛋一個雞腿),產業還是低附加值為主,在現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國際大環境下印度拿什麼來競爭?當然印度還有一些知名產業,軟體航天仿製藥?但是中美俄英法德日哪個比印度差?
說到歐美扶持印度遏制中國,那也是笑話,當印度發展到一定階段西方國家也註定會打壓印度,而一切靠買提升實力的印度也定會如同日本一樣被迫屈辱簽訂城下之約。歐美不會同意出現第二個中國,這是前提,所以印度真正崛起一流國家極難。
文化是國家發展的底蘊,引導人民社會行為的準則,但是印度的文化在一次次被入侵之後,早已經不是原來的古印度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卻不徹底的不完整文化,導致社會分級嚴重,種姓問題突出,社會分裂嚴重,國家內鬥嚴重消耗國家實力,與其說印度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幾個不同文化國家的組合體,社會不統一怎麼可能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國家?文化融合失敗,所以印度國內各種奇葩行為就有了解釋。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印度佔幾樣呢??
因此華人對印度的評價還算中肯,與真實實力相差不大。最後想說的,國家只有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才配稱為強國,如果西方對印度實施制裁,印度哪些產業還能執行?所以印度的實力就如股票,完全把握在大環境之中。
-
10 # 日日悅讀
印度是一個大陸,是一個社會,是一個小雞社會,主體虛弱愚蠢,從古至今,那裡的政權並不具有國家性質,政權本質上基本上是社會交往和關係的協議或規則。如果對印度下一個定義,印度的本質就只有一個,從古至今都是,那就是印度是一個500人就可以征服的大陸和社會,現在來說,也就是一個合成營而已,認清印度的這個本質,我們才能正確分析印度的有關問題。
與印度這個大陸這個社會交往,要有完全獨立只適用於印度的思維和政策辦法。印度並不真正具有國家性質,所以用對等國家性質與其交往效果會極差,這是歷史至今一直在證明的。印度的資源和市場可以利用,印度這個大陸這個社會完全可以成為我們資源和市場的緩衝器。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全球戰略格局中,西方在更明顯地控制著印度這個政權和社會。印度作為一個大陸的潛在戰略價值使得我們需要全盤考慮,所以,印度問題的挑戰不在征服,而是其它。困難有兩點,1是如何隔絕外部主要是西方勢力的影響,2是假如征服以後,如何處理印度社會,這是兩個難點。也是印度問題的關鍵所在。
處理印度問題有時機好壞的問題,當西方實質和表面完全和我們對抗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處理印度問題的最佳時機。所以當我們需要緊急處理印度問題本身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增加對西方的壓力,對西方壓力越大對印度問題處理就越容易,因為西方與我們越敵對,西方它們在印度問題上攪局造亂的空間越小。
過去幾十年印度一直在西方教唆和指揮下,時不時來噁心一下,猶如蚊子,常出來嗡嗡一下,所以,處理印度問題,也要用對付蚊子的辦法。現在我們主要就是用驅蚊劑的辦法,過去幾十年,我們處理印度問題,主要的辦法就是用驅蚊劑。62年用了一次殺蟲劑,早已經失效。
很明顯,過去幾年現在我們仍然主要是用驅蚊劑的辦法,不過現在環境越來越有利,這次疫情,西方歐美想與我們不脫鉤都不可能,我們與歐美脫鉤與否,判斷的最重要標準是,西方政權的政策不在具有對經濟文化關係有實質影響,脫鉤的時候,就是我們對印度使用殺蟲劑的好時候,其實只需要一個普通合成營,就完全可以徹底消滅印度所有武裝,徹底征服印度這個大陸這個社會。至於接著以後怎麼辦,則必須準備好萬全的正確的辦法和措施,這才是真正的難點和關鍵。
-
11 # 機率炒股
沒有誰低估這個國家,印度現在經濟還是不發達的國家。
印度2019國民經濟總值為2.79萬億美元,全世界排名為第6名,排在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德國、英國之後。2019年世界人均GDP為1.14萬美元,印度人均GDP為2104美元。在202個國家中排155名。大家非常關心的中國大陸人均GDP剛接近世界人均GDP,為1.03萬美元,排名第80名。印度近幾年經濟發展較快,估計十年時間,經濟總量會超過英國,德國排在美國、中國大陸和日本之後,排在第4位。由於現在的印度經濟還非常落後,要發展成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
印度的優勢產業只有軟體外包服務、電影行業、仿製藥行業,紡織業由於人口眾多和人力成本低,與世界相比有一定的優勢。中國工業是世界唯一一個全品類的,所以印度無法和中國比,但和南亞各國相比工業還是有優勢,只能說是區域優勢。因為國家大,國家資源多,人口多,經濟總量大,購買力也大,印度在今年的相當長時間內也會和中國一樣,為世界經濟發展重點關注的國家。
-
12 # 唐鏜
一個被低估的國度,真實的印度,究竟是什麼樣子?
(本文只對印度優勢作簡要闡述)
並非是我們一直和印度作比較,而是印度一直將我們當成假想敵!
曾有印度媒體公開嘲諷華人,他們認為“愚昧”的華人,並不瞭解他們國家的強大,但其實我們很瞭解印度,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
印度是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大,各種自然災害不斷,譬如旱災水災,而且大部分地區治安很差。
從我們日常刷到的影片中就可以瞭解到,用髒亂差形容印度,絲毫不為過,所以很多人,都會像看猴子一樣,對待那些整天嚷嚷著,中國超過印度,至少還需要三十年的印度人;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兩個國家的人,對彼此的態度,卻是天壤之別?或者說,有什麼東西,在一直支撐著印度人這種觀念?
軍事
在核武器方面,兩國並沒有明顯差距,但因為工業水平薄弱,印度武器基本上都是進口的,由於其三面環海,北邊又是喜馬拉雅山;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其國防壓力小了不少,所以印度這些年主要的發展在海軍上,並且已經在印度洋上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軍費方面,中國軍費已經突破萬億大關,是印度的3倍,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軍隊數量要遠低於中國軍隊,相比之下,軍費反而略高於中國。
但印度此舉有傾半個國家之力的嫌疑,所以短期內如果遇到持久戰爭,僅依靠本國國力,必然會快速崩潰。
文化
印度與中國都屬於文明古國,只不過印度文明出現過斷層,其中,印度引以為傲、甚至已達痴迷程度的佛教文化,也成為了中國五大宗教之一;
同時,印度人口基數十分龐大,區別於我們國家的是,印度暫時以及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存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前些年印度總理在訪問南韓時演講說道:
“擁有8億新青年的印度,將引領亞洲夢的實現,而亞洲,將引領全世界!”
很多人乍一看可能會覺得,印度這一番牛逼。著實有點吹大了,但其實在某些領域上,這番話還真不是託大。
精英式教育
從1901年諾貝爾獎項開始頒設,到去年為止,諾獎獲得人數最多的便是美國,有接近400人,亞洲第一是日本,一共有29人,第二則是印度,有9人,我們簡單列舉幾例:
1913年,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30年,錢德拉塞卡拉·拉曼,因為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他成為亞洲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2009年,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因提出了 小亞基雙重檢查的分子尺機制 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坦白講,即便有些人可能看不上這個獎,但內心多少還是會有些失落感。
納德拉
此外,從世界500強的公司中,有幾乎30%的CEO是印度人,2020年1月30日,IBM董事會正式任命桑迪普·馬蒂拉尼,為公司下一任CEO;繼比爾 · 蓋茨和約翰 · 湯普森之後, 納德拉成為微軟的第三位CEO,特別提一點,微軟在他的帶領下,市值已經直逼蘋果;
除此以外,比如谷歌、諾基亞、軟銀這些大公司的CEO,都曾有過印度人的身影。對比之下,華人能在國外獲得如此殊榮的,僅僅只是鳳毛麟角
這就又不得不令人反思,到底是印度人腦袋聰明,還是印度教育存在著哪些過人之處?
當然,這些也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科技
普遍認為,中國的科技水平是要遠強於印度的,但在一些領域當中,我們不如印度,首當其衝的便是軟體技術,印度研發的軟體數量,已經佔比世界軟體數量的30%,與其說美華人喜歡印度的軟體技術外包,倒不如說是依賴。
自2000年以來,中國在軟體領域的政策,已經十分豐厚了,但軟體人才的問題也一直都得不到很好地解決,不是說我們沒有軟體人才,而是我們經驗深厚的軟體人才,確實少得可憐;
受傳統文化影響,很多人根本不能埋頭一輩子鑽研技術,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能在二十幾年寒窗後,放棄富貴生活,而繼續默默無聞,如果到三十歲依舊如此,那他們大機率會在中國成為一個不成功的人。
所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市場與國情以外,主要還是人為因素。除此以外,還有火星探測與生物製藥方面。
經濟
印度雖然在經濟發展上,與中國有較大差距,但由於曾經被殖民過的緣故,一些先天因素,是我們所不具備的,比如在民營企業發展上,不論是在水平上,還是歷史上,相比於國內,都就更加具有優勢,除此以外,印度的資本市場也是很發達的。
雖然說印度犯罪事件層出不窮,但國家卻對市場,有著一套健全的法律體系,國內曾經依靠著龐大人口資源,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便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隨著老齡化、以及人口成本的上升,很多外資如今都更願意把企業遷移到了印度,也就是說,印度也會有一波依靠龐大人口基數,釋放出的紅利,肉眼可觀的便是:
2016年,印度經濟超過英國,成為世界上第六大經濟體,2018年,GDP增速超越中國。
總結
印度一直都有一個大國夢,因為美俄兩國的緣故,要想成為大國,避免不了與中中國產生競爭,引用一句偉人所說過的話:“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而不是一味的只看到印度的“髒亂差”!
回覆列表
印度是一個被英國殖民統治的國家,1947年前後才獨立,英華人走的時候,給中國埋下一個隱患,即麥可馬洪線,把中國的亞東土地劃給印度,至今還佔著,並不斷蠶食,是西臧的江南,雨量充沛。
七十年代初和中國的國力差不多,現在比中國差幾個等級,如中國的去年的經濟總量人均收入超過一萬美元,印度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遠超印度,如高鐵網,公路網,飛機場,完整的工業體系,航母建設,天眼建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這些都是印度沒有的。印度的貧民窟也沒有得到改善,他們的出行,還是擠公交車,至今還沒有高鐵。國防工業也是去美國買武器,俄羅斯買買航母,法國買陣風戰鬥機。
還可以從這次新冠疫情中可以看出,一團糟,我們沒有低估印度,這就是真實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