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俠哲學

    齊物論說的總根是「道通為一」,具體是泯是非,息言辯,破生死、通人我。

    泯是非、息言辯

    一切的爭辯爭鬥,皆因「是非」而起。莊子就說,「是非」這玩意兒,不存在的。

    所謂的「是非」,都出於自己的主觀成見,我覺得「是」,你覺得「非」,如此而已。這其中哪有什麼客觀可言呢?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所謂的「是非」,不過是我覺得「是」,你覺得「非」。於是就爭辯起來了。

    莊子用絕對的主觀相對性來言「是非」。他認為「是非」就像「彼此」一樣,從我這角度來看你,你就是「彼」;從你的角度來看我,我就是「彼」。「彼此」都是在相對待的關係中而形成的,沒有絕對的「彼」,也沒有絕對的「此」,角度不同而已嘛。「是非」也是如此,不過是人的成見,沒什麼是非標準。

    言到是非標準,莊子從兩個角度來說。一個是具體的例子。猴子在樹上就很舒服,人爬到高樹上就驚懼。泥鰍在這潮溼的沼澤很舒服,人放在潮溼的沼澤,就要得病。人吃肉,麋鹿吃草。人類的美女,在鹿的眼中那就毛都不是。這其中,你如何劃定一個標準,孰是孰非?

    「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鰌與魚遊。毛嬙、西施,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另一個就是制定是非標準的困難。我們觀念不同了,那如何確定誰是誰非呢?請另外的人來評判。如果那個人和你的觀念一樣,他都和你觀念一樣了,他怎麼來評判?如果那人和我的觀念一樣,他都和我的觀念一樣了,他如何評判?如果那人的觀念和我們倆的都不一樣,這又多出一重是非問題,他又如何來評判我們的是非?總之,是非是無法確立標準的。

    這也同時是對辯論的的一種否定,是非都沒有了,還辯個毛。有什麼意義。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你贏了我,你就是對的?我贏了你,我就是對的?連是非對錯的標準都無從立,言辯還有什麼意義。贏了輸了有什麼意義?沒有意義嘛。

    世上本來就是猴子在樹上很爽,我在樹上就驚懼的狀況,沒法定是非。而一切是非又都是個人的主觀成見。我覺得在樹上驚懼,我就說在樹上不好。這是我的成見嘛。可是誰還沒有個成見呢?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

    人人以他的成見來定是非,那結果就是人人有一是非,於是世界紛亂由此而起,何必呢。

    本來沒有彼此,沒有是非,都是一體的嘛,「道通為一」,這指的是在認識上,萬物為「一」,沒有是非,沒有分別。硬劃出個是非來,是對「道」的損傷。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破生死、通人我

    既然沒有是非,那自然也就沒有利害了。順任自然,不拒不迎。

    「不從事於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遊乎塵垢之外。」

    沒有是非,就意味著一切都是自然之化,你不需要去有意追求,有意避免,安於自然之化,就把這一切當成一場夢一樣,才是應該的境界。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

    你夢見飲酒作樂,醒來發現自己處在悲傷的境地。你夢見悲傷哭泣,醒來發現自己處在快樂的境地。你沒醒的時候,你也不知道夢是夢啊。那麼現在你怎麼就能確定,你現在所處的世界,不是一場夢呢。一場夢而已,你還要追求什麼利害死生啊。夢裡是啥就是啥,採取一種觀賞的態度就完了。

    這部分的內容,在《德充符》和《大宗師》有更詳盡的表述。

    《齊物論》的主要內容還是「道通為一」,泯是非,齊物我。

  • 2 # 迷途中的玖伍貳柒

    《莊子》實在太難讀懂,《齊物論》可謂難中之難。

    且不說讀懂,就是把字句讀通都難。

    以下是明代郭之奇的內篇六言之二,供大家參考。

    此身此物齊歸,儒墨空勞是非。罔兩無形孰待,蝶蝴有夢相依。鷇音人語時錯,地籟天倪日微。生死百年易惑,成虧一事難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琅琊榜》後,胡歌又一力作《獵場》今天上映,有人說胡歌出品必屬精品,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