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衚衕
-
2 # 躁靜有徒
左宗棠本人很有才華的,時常以“今亮”(當今諸葛亮)自稱,但左宗棠一生有一個觸不得的痛點,那就是科舉。他十五歲成為秀才,二十歲中舉,本以為接下來取個進士如探囊取物。不想,一個舉人成為他功名的頂點。在這之後,他六年中三次會試,都名落孫山。後面就放棄不在應考,後湖南巡撫張亮基派人把他請出了山,通省要務,概以任之,但身份也僅為一師爺。
在曾國藩出任湖南團練大臣時和曾國藩相識,與曾國藩抗擊太平天國奪取武昌,在曾國藩的麾下快速晉升。咸豐十一年,曾國藩舉薦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太平軍攻克杭州後,清廷正式補授左宗棠為浙江巡撫。
在左宗棠擔任巡撫,而僅僅一年時間,就又擢升為總督。被升為總督一方面是軍功,另一方面是此時的曾國藩此時權傾天下,擁兵過廣,已經讓清廷不放心了。使左左宗棠與曾國藩能分庭抗禮,就是為了分裂湘軍,牽制“兵權過重”的曾國藩。
左宗棠成為清名臣與自身的功勞離不開的,一生經歷了與曾國藩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都要這重大貢獻。
-
3 # 澹奕
左宗棠,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是著名的軍事將領,也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左宗棠年輕時候,可以說非常聰明好學,也很有才能,但是一直都不是太得志。他真正發家,還是因為“太平天國運動”。清朝咸豐二年,太平天國圍攻長沙,左宗棠出山幫助湖南巡撫張亮基抵抗太平軍。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深受張亮基的信任。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都無法攻克,最終被迫撤去,而左宗棠的功名,也從此開始。
而後,左宗棠進入湖南巡撫的幕僚之中,張亮基、駱秉章等人對他言聽計從。由於左宗棠的輔佐,清朝在湖南搖搖欲墜的統治再次鞏固安定下來。咸豐九年(1859年),時人傳出“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當時的胡林翼、肅順等人與朝廷貴胄,紛紛舉薦左宗棠。
咸豐十年(1860年),左宗棠跟隨兩江總督曾國藩組建“楚軍”,次年,曾國藩親自上疏舉薦左宗棠為浙江巡撫。由於左宗棠傑出的政治與軍事才能,很快就嶄露頭角,同治二年(1863年)就成為了閩浙總督,成為朝廷少數封疆大吏之一。
同治三年,左宗棠攻陷杭州,加太子少保銜,賜穿黃馬褂。在鎮壓太平天國的行動中,左宗棠成就了功名。
而後的左宗棠,在鎮壓捻軍起義、陝甘回變中,也是戰功赫赫。而左宗棠收復新疆,也成就了他的百世流芳。
也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清朝的種種內憂外患,才成就了左宗棠的一生功名。左宗棠一生,鎮壓各地的起義,抵抗沙俄、法國等外患,為維護清朝統治而發揮了巨大作用。
-
4 # 草根一族的空間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民族英雄。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要論左宗棠如何達到人生的輝煌,只能是收復新疆,使他彪炳史冊,名垂千古,為後世所敬仰。
1864年,趁著滿清內憂外患、無暇西顧之際,新疆各豪強伺機而動,多個地方發生動盪,先後出現了5個封建割據政權,他們不但自立為王,而且相互攻伐。次年,一個佔據了喀什噶爾(今喀什)的割據政權,感到獨力難支,向新疆以西的浩罕汗國(今烏茲別克境內)求援。浩罕汗國大喜過望,立即派來軍事首領阿古柏帶兵入侵新疆。阿古柏先後攻下天山以南的整個南疆,並自立為汗。1870年,阿古柏又向天山以北擴張,在北疆擊敗了另一個割據政權,佔領了烏魯木齊等地,同時,一直虎視眈眈的沙俄也趁火打劫,侵佔了新疆伊犁,阿古柏以出賣新疆利益為誘餌與英國眉來眼去,勾肩搭背,也簽訂了一系列條約。至此,新疆幾乎淪為異域。 面對大片國土淪陷,清廷決議討伐阿古柏,收復失地。但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卻認為,新疆屬於不毛而未開化之地,朝廷就算收復了新疆,也毫無用處,只會成為朝廷的累贅。這個時候,清王朝應當集中所有精力,進行”海防“,為此可以放棄”塞防“。而陝甘總督左宗棠卻認為: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豐,實為聚寶之盆。海防與塞防應該並舉而不能偏廢。在左宗棠的據理力爭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下詔授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三軍,以將軍金順為副帥,擇機出塞平叛新疆。65歲高齡的左宗棠就這樣悍然承擔起了收復新疆的使命,他抬棺出征,誓死收復新疆。 出征之前,由於清王朝連連戰亂,國庫空虛,左宗棠不得不對西征軍所需軍費精打細算,從一個軍人,一匹軍馬,每日所需的糧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軍八萬人馬一年半時間所需的用度。糧食運輸所需的運費和消耗都計算在列,甚至親自試驗了毛驢、駱駝馱運、車輛運輸等辦法,得出價效比最高的方案。 對於收復新疆,左宗棠制定的指導思想是”先北後南,緩進速戰“,也就是先打北疆的薄弱之敵,最後攻擊南疆的敵軍主力。不輕易冒進,一旦戰機成熟,速戰速決。 1876年4月,左宗棠將大營安在肅州,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先後率師出關。他把大軍分作千人一隊,隔日進發一隊,劉錦棠走北路,金順走南路,到哈密會齊。 劉錦棠率領西征軍主力自肅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約1700裡,新疆地廣人稀,一路茫茫戈壁,又面臨著民族隔閡、語言不通等種種不便,大軍之艱難可想而知。經過三個月的艱難行軍,劉錦棠部達到濟木薩,匯合了先期到達的金順部,一起攻佔了古牧地,殲敵六千餘人,打響了收復新疆的第一戰。9月,首先攻下烏魯木齊。第二年三月,又先後收復達板城和托克遜城。不久,左宗棠軍又收復吐魯番,阿古柏眼看大勢已去,服毒自殺。到1878年1月,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攻克了被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領土。1881年,沙俄也被迫把伊犁交還給中國。至此,被外國勢力竊據達13年之久的新疆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在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受到挑戰時,左宗棠不畏強權、強敵,視死如歸,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和統一,展現了炎黃子孫高傲不屈的民族氣節,沉重打擊了英、俄兩個殖民大國的陰謀,遏制了他們掠奪中國西北邊疆的野心。使這個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1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領土永遠留在了中國的版圖。
-
5 # 狂人狂語
左宗棠,嘉慶十七年出生於長沙府湘陰縣左家,祖輩世代詩書傳家,可惜無半點讀書天賦。在左宗棠十七歲中舉之前,老左家已經八代沒有人考取過功名了,正因如此,左宗棠家在湘陰非常有名,被鄉鄰戲稱為“七代秀才之家”。很顯然,鄉親們口中的秀才應該是類似於對“孔乙己”這類人的稱呼,而不是因為尊敬左家才如此稱呼。
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何況左家已是七代落榜之家,經濟自然窘迫,全家九口都是靠祖上祖宗留下的薄田收租度日,年收糧食四十八石,日子過得是捉襟見肘。11歲時,左宗棠大哥暴亡,其母從此抑鬱寡歡,四年後撒手人寰,三年後其父也跟隨而去。接二連三的變故,讓左家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在其父去世那年,家中負債已達白銀百兩,為了緩解壓力,其父給左宗棠找了一門親事——入贅湘潭富戶周家。
自古上門女婿地位低下,明清更是如此。當時對上門女婿態度大多非打即罵,按明清律法,即使上門女婿被打死,大多也只要賠錢了事。很幸運的是,周家並沒有因左宗棠是上門女婿而輕看他。左宗棠自幼輕狂,又好大言,喜爭論,八歲時其祖父教其八股,每逢文成便四處誇耀,同伴稍有不屑就會招來左宗棠的言語討伐,從性格上來看,根本不是做上門女婿的材料,如果周家稍微計較,那左宗棠的未來就是一片黑暗。好在周家不僅有錢,周家小姐周詒端也非常賢惠明禮,對左宗棠的脾氣也是無限容忍,在左宗棠因科考失利,怨氣滿腹時,總會輕聲勸導左宗棠要修心養性;而左宗棠科舉之心熄滅後,又是周詒端陪伴左宗棠熟讀兵書地理,從這一點上來說,周詒端,是左宗棠人生路上的第一個貴人。
左宗棠自幼聰穎,卻考運不佳,15歲時,左宗棠首次赴長沙府試,即考取第二,但其母隨後去世,只得回鄉丁憂,把到手的秀才資格失之交臂。三年後,父親又故去,連續五年,左宗棠只能在家蹉跎歲月。居喪期間,左宗棠得到了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此書是清初學者顧祖禹為了反清復明所著,具有濃厚的軍事地理色彩,書中州域形勢、山川險隘、關塞攻守,引證史事,推論成敗得失,以古今之史,質之以方輿。左宗棠很快沉迷,讀完之後,又不過癮,又找來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閒書”研讀,用以打發時光。
十九歲時,左宗棠考入長沙城南書院,師從書院山長賀熙齡。賀熙齡的哥哥賀長齡是魏源伯樂,兄弟二人都是著名的經世派官僚。賀熙齡對左宗棠十分賞識,並將魏源主編的《皇朝經世文編》送給了左宗棠研讀,左如獲至寶,潛心鑽研,並在上面留下了許多批註。後來有人認為,正是這些年間,左宗棠沉迷於研讀這些與“制藝”無關的“閒雜書籍”,以至於荒廢了本業,導致後來的屢試不中。
二十歲時,左宗棠守制期滿,恰逢道光皇帝五十大壽,雖然生性節儉的道光只殺了兩頭豬,請朝臣吃了一碗麵就算過壽,但朝廷還是決定開恩科以示慶賀。為了參加考試,二十歲的童生左宗棠不得已花錢捐了一個監生獲得了鄉試資格。考試完畢,同考官認為左宗棠文章狗屁不通,被打入“遺卷”。山僧不識英雄漢,報應很快到來,同考官閱卷期間暴病而亡,主考官徐法績只能親自閱卷,徐法績是典型的陝西人,心眼實在,居然將5000多份遺卷全部看了一遍,從中補錄六位考生,其中就有左宗棠。
中舉之後,左宗棠愈發迷戀各類“雜書”,他在妻子的伴讀下花費大量的精力繪製研究全國地圖,再無興趣研習八股文等經典制藝。三次赴京會試,三次名落孫山。對於這三次赴京,左宗棠曾自言:“孟浪進京,全無佳想。”再加上左宗棠年少輕狂,進京後幾乎天天和胡林翼等友人喝酒飲宴,到第三次進京,左宗棠錢財耗盡,在京又得重病,被迫向同來會試的老鄉陳堯農借銀百兩才得以渡過難關。這次之後,左宗棠決意不再參加科舉,專心在家研讀經史、地理、農藝,期間著有《廣區田製圖說》和《樸存閣農書》。
左宗棠儘管科場不順,但圈子不低,而他的真才實學,也讓他受到不少高官名儒的肯定。左宗棠老師賀熙齡,歷任湖北學政,山東道、四川道監察御史。對左宗棠賞識有加,他評價自己弟子:“季高近棄詞章,為有用之學,談天下形勢,瞭如指掌。”而賀熙齡的哥哥賀長齡,曾任江寧布政使、雲貴總督,也對左宗棠青睞有加,稱左宗棠為“國士。”晚清重臣陶澍,更是和左宗棠為忘年之交。左宗棠每次謁見,陶必留左住署中,與之談論旬餘。陶澍經常鼓勵左宗棠:“汝之言論志向,我俱明白,將來勳業當在我上。”陶澍去世之前,特邀左宗棠擔任獨子陶桄的老師,和左宗棠定下兒女親家,請其代管自家家務。
陶澍任兩江總督時,林則徐與賀長齡都是他的屬下,三人志趣相投。在雙方的書信來往中,陶賀二人對左宗棠的極力推崇給林則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50年元月,已是名滿天下的林則徐告老還鄉,路過長沙,不顧湖南文武官員之拜見,卻特意派人請遠在湘陰柳莊的左宗棠來長沙。雙方交談之下,相見恨晚,林則徐以垂暮之身,不顧旅途勞累,竟與一介布衣之身的左宗棠暢談通宵,並將自己當初在新疆所畫之新疆地理輿圖全部轉交左宗棠。一年後,林則徐在往廣西途中去世,給朝廷的遺書裡特意舉薦了左宗棠,稱之為“天下奇才。”至此,左宗棠在士林中已是名聲在外。
1851年,廣西學渣洪秀全在高考的壓力下揭竿反清,這場起義是大清的噩夢,但卻是左宗棠的機緣。若無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左宗棠終其一生,很可能就是一個安貧樂道的名士而已,太平天國引發的亂世讓左宗棠的滿腹才學有了用武之地,短短數十年間,南征北戰,從一介布衣成為了封疆大吏。
1852年,雲南巡撫張亮基調任湖南巡撫,奉命於長沙抗擊 太平軍。張亮基曾是林則徐的學生,而林則徐對左宗棠的欣賞,天下皆知。所以張亮基在上任途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繞道湘陰,邀請左宗棠為幕僚。在張亮基和世交胡林翼的極力勸說之下,左宗棠最終決意出山,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政治生涯。
當時長沙形勢危機,四面被圍已達兩月之久,四面城門皆以封死,左宗棠是以“縋城”的方式得以進城。張亮基聽聞左宗棠來投,“悉以兵事付之”,左宗棠果然出手不凡,太平軍久攻不下,三月後不得已退兵北上。隨後張亮基轉調湖北,左宗棠亦跟隨北上,半年後張又轉戰山東,左宗棠便辭職回鄉。
兩年後,駱秉章任湖南巡撫,多次攜禮入山聘請左宗棠出山入幕,但俱被拒絕。1854年4月,太平軍二次入湘,兵鋒距長沙僅七十餘里,形勢危機,駱秉章再次請求左宗棠入幕,左宗棠臨危受命,這次,在駱秉章幕府,一干就是六年。
在這六年當中,左宗棠過足了巡撫癮,駱秉章對左是“推誠委心,軍事一以付託,所計劃無不立從,一切公文畫諾而已,絕不檢校。”以至於湖南官場到了“文武官紳非得左歡心者不能得意的地步,”大家稱左宗棠為“左都御史”,駱秉章則只管簽字畫押,被稱為“駱圖章”。而左宗棠也不曾辜負駱秉章,他不僅軍事上指揮若定,並將湖南境內打理得井井有條,號稱“內清四境,外援五省,籌餉備械、整飭吏治。”
左宗棠在湖南鎮壓太平天國所展現的軍事和組織能力,讓朝野矚目,也因此得到了朝廷的賞賜,開啟了功名之路。1853年,左宗棠“防守湖南功”,得查以知縣用,並加同知銜;1856年,以“接濟軍餉功”, 奉旨以兵部郎中用;1858年,以“連年籌辦船炮,先將練勇”,詔賞四品卿銜。雖然皆是虛銜,但至少左宗棠已不再是一介布衣了。
1859年,樊燮京控案發,湖廣總督官文上文彈劾左宗棠,左險些性命不保,於年底被迫離開駱秉章幕府。1860年,朝廷下諭,為左宗棠平反,授左宗棠四品京堂候補,襄辦湘軍軍務。左宗棠隨即在長沙金盆嶺募兵五千,號稱楚軍,經兩月短暫練兵後,援馳江西,從此開始了青雲之路。
1861年1月,封三品京堂候補;6月,封太常寺卿;1862年1月,補授浙江巡撫;次年5月,授浙閩總督;1864年,加太子少保銜,賜黃馬褂;11月,詔封二等恪靖伯;1867年,以欽差大臣身份督統甘陝軍隊;1866年,甘陝總督;1873年,一等輕車都尉世職;1874年8月,補授大學士;從這些眼花繚亂的升官記錄我們可以看出,左宗棠的每次升官基本上都是伴隨著自身的軍功,這些都得益於左年輕時所學之雜書積累,也有其時代的特殊性。
回覆列表
對左宗棠的人生,其實曾國藩有過恰當的預料,曾國藩說,作八股文,左宗棠比不得我,但打仗,我不如左宗棠。這話後來也得到應證。眾所周知,曾國藩不僅仕途順利,而且冰鑑一書道盡觀人看人的門道,左宗棠與曾國藩是舊識,在曾國藩進士及第後,左宗棠還在落榜,左確實不會寫八股文,也自然中舉難,但晚清是風雨飄搖的時代,戰爭時不時爆發,左宗棠自然有了用武之地,事實上,朝廷果然用人用其長,左宗棠在新疆的功績,至今傳頌。